3月28日,廣東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珠海舉行。記者獲悉,作為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三地合營公司的廣東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有限公司,兼具大橋穿梭巴士的後勤保障基地功能。大橋通車後,該公司主要面向旅客提供往來珠、港、澳三地口岸的巴士出行服務,珠海口岸至香港口岸之間的單程巴士票價暫定80港幣。
據廣東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廣友介紹,在舉行廣東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有限公司珠海基地揭牌儀式當日,同時召開了粵、港、澳三地穿梭巴士營運公司第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審議穿梭巴士營運的各項相關制度,全力推進通車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目前,第一批已購置了20輛雙層巴士、100輛單層巴士。據初步核定,港珠澳大橋橋面穿梭巴士的單程車票價格(珠海口岸至香港口岸)暫定為80港幣。
張廣友表示,廣東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有限公司的揭牌,也標誌著港珠澳大橋橋面穿梭巴士後勤保障基地正式啟用,該公司將以「乘客滿意,員工滿意,政府滿意,股東滿意」的服務理念,為廣大旅客提供舒適、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務。
截至目前,港珠澳大橋29.6公裡長的主體工程和13.4公裡長的珠海連接線已經具備通車條件,約12公裡長的香港段接線工程繼2017年5月18日公布全線貫通後,香港路政署於今年1月20日公布香港接線的路面鋪裝及道路設施已順利完工,餘下正在進行的工程主要包括交通管理及監察系統的最後安裝及測試,以及其他配套設施的收尾工作。此外,港珠澳大橋珠澳人工島的澳門口岸已於3月15日正式交付澳門使用,港珠澳大橋珠澳人工島的珠海公路口岸的通關有關區域也即將竣工。
航拍港珠澳大橋 (資料圖片)
港珠澳大橋出入口收費處(資料圖片)
口岸將實施「三地三檢」模式
港珠澳大橋24小時通關
【據新華社香港十七日電】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今日表示,粵港澳三方政府已達成共識,同意港珠澳大橋三地口岸自開放通行之日起,實施廿四小時通關。港珠澳大橋口岸將實施「三地三檢」模式,三地的口岸均位於各自屬地內,並由三地政府各自負責設立。
加緊完善口岸通關
陳帆於當日出席特區立法會會議,並回答議員關於港珠澳大橋的提問。陳帆表示,繼大橋香港接線高架橋、隧道及地面道路在二○一七年五月全線貫通後,大橋路面鋪裝及道路設施將於本月廿一日前全線完成。至於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日期,三地現時正加緊完善口岸通關條件,並將報請中央確定大橋開通的時間,有定案後將盡快公佈。
陳帆說,關於港珠澳大橋中長期大橋車流量的估算,三地聘請的顧問預測在二○三○年及二○三七年每日分別會有約二點九萬架次及約四點二萬架次行經大橋;每日客流量則分別為十二點六萬及十七點五萬人次不等。
但他同時表示,由於中長期預測的年期距今有十至二十年,上述預測會受地區的實際發展、新規劃等種種外在因素影響而產生變化。
縮減港珠行車時間
陳帆表示,港珠澳大橋通車後,香港口岸私家車泊位將有不少於六百五十個。他希望大橋開通初期,市民可多使用跨境交通工具,也會有新巴士路線直達香港口岸。
陳帆表示,港珠澳大橋是首個連接粵港澳三地的跨境運輸基建項目。車輛取道大橋,可大幅縮減往來香港與珠三角西部的行車時間,將珠三角西部納入香港三小時車程可達的範圍內。例如,往來珠海與葵湧貨櫃碼頭的行車時間可以由目前的大約三點五小時縮減至約七十五分鐘;往來珠海與香港國際機場則可以由目前的約四小時縮減至約四十五分鐘。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全貌。 陳新年 攝
據上海華東設計院珠海口岸項目負責人潘勝龍介紹,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佔地面積約70.33萬平方米,在設計上,根據三地攜手通關的特點,從空中俯瞰,整個口岸外形按照「如意」造型設計,寓意「一地三通,如意牽手」。
潘勝龍稱,其中的珠海公路口岸在設計上突出綠色理念,在交通設計上,按照「立體疏導、逐級分流、單向循環「的原則設計交通線路。
其中的旅檢區,在設計上採用立體疊層、高效集約、人車分離、出入分層、導入商業、動線融合的方式,讓出入境的旅客可以到達口岸的任意一個區域。
此外,在設計口岸交通時,堅持大容量公交優先的原則,設置了大型客車、公交車停車場,同時在交通中心與旅檢樓之間的負一樓之下,預留了地鐵接駁線路;在交通連廊的北側地面,也預留了有軌電車的通道和設備。
珠海口岸俯瞰效果圖。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是珠三角唯一的三地互通、客貨兼重的陸路口岸,建成後將成為集交通、管理、服務、救援、觀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運營中心。其口岸功能區主要包括旅檢區(珠港旅檢樓、珠澳旅檢樓)、貨檢區、口岸辦公區、市政配套區、口岸交通配套區(珠海側交通中心)及交通連廊。
「這個口岸功能區是口岸最主要的區域,是直接影響著通關、檢驗、檢疫的功能區」,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張娟娟表示。
珠澳旅檢樓總建築面積約4.29萬平方米,主要功能是服務珠澳往來旅客的通關,共有三層(不含辦公夾層):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旅檢樓一角。
珠澳旅檢樓整體似一條紐帶,其北側以架空通廊形式連接珠港旅檢樓,南側與澳門側的旅檢功能區形成一棟建築,滿足「一樓兩檢」的便捷通關模式。
「一樓兩檢」就是在一個區域內,把內地與澳門的查驗工作檯「背靠背」的連在一起實現聯合查驗,這種通關模式在國內還是第一次,可以有效縮短旅客的通關時間。
珠澳旅檢樓室內空間呈長方形,其北側、西側採用玻璃幕牆設計,視野開闊通暢。牆、頂、地面以淺色調為主,明亮舒適。珠澳出境廳牆面通過水平線條呈現隨機的變化肌理,輕鬆活潑;天窗遮陽形成豐富的光影和漸變效果,富有韻律和節奏。
珠港旅檢樓總建築面積16.81萬平方米,主要功能是服務珠港往來旅客的通關,通過架空通廊形式與珠澳旅檢樓連在一起,共有四層(不含辦公夾層)
三層為珠港旅客出境廳;
二層為珠港旅客入境廳;
首層基本為架空層,為出港旅客候車大廳及設備用房;
地下一層,為工作人員停車庫。
珠港出境旅檢廳梭形天窗。
珠港旅檢樓通過大屋蓋形式與珠海側交通中心連接為一個整體,屋面鋼結構總重量約2萬噸,投影面積相當於國家鳥巢體育場的1.5倍,整體造型為流線型。珠港旅檢樓外立面採用明框玻璃幕牆設計,總面積為2.35萬平方米,約等於67個標準IMAX銀幕的面積。
珠港旅檢樓的出境大廳室內面積約2萬平方米,室內空間呈長方形,屋頂設有由大到小的7個梭形天窗,採光均勻。簷口薄而深遠,加上出挑的玻璃雨棚設計,在遮風避雨的同時,也為入口帶來更多光照,讓室內在沒有電源的情況下,依然保持明亮。
交通連廊共有四層(不含設備夾層),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地上首層基本為架空層,縱跨香港入境車輛檢查區,並在3.5米夾層設置入境隨車人員驗放廳;二層為到達層配套商業區;三層為出發層配套商業區。地下一層連通旅檢大樓地下停車場。
珠海口岸平面圖。
其中,入境車輛檢查區將採用「一站式」通關模式,共有18條小客車通關查驗通道,4條大巴車通關查驗通道,平均每條通道設置數據信息點、監控信息點約12個,可對車輛、司機等各類信息進行統一採集、匯聚和共享,各查驗單位有效協同辦公,統一核放通關卡口,實現「一站式」快速放行,提高整體通關效率。
張娟娟表示,在交通連廊地面一樓的入境客車檢查區,擁有粵港兩地車牌的直通車輛可以直接出境,但隨車人員必須下車查驗後再上車出境。
據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工程部副部長郭幫兵介紹,珠海公路口岸不具備內地與澳門的貨車通關功能,只具備內地與香港的貨車通關功能,每天車輛通關能力可以達到7000輛。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交通中心位於旅檢大樓西側,為珠海側旅客換乘區。
交通中心共有五層,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其客運集散系統主要分布在地上首層和二層。港澳入境旅客從二層進入交通中心,再下到首層選擇相應的換乘方式。首層基本為架空層,可為旅客提供充足的換乘場地和空間。
交通中心首層內含長途汽車客運站、旅遊集散中心等多種功能分區,整合了通關巴士、公交車、計程車、旅遊巴士、長途巴士等多種交通方式,入境旅客可根據自身乘車需求,在不同車道實現快速換乘。
珠港旅檢樓分層示意圖。
考慮到旅客的及時疏導,交通中心在布置接駁換乘區時,將大運量的公共運輸工具(如通關巴士、公交巴士)優先於其他交通工具貼鄰旅檢大廳布置,能夠將抵達珠海的旅客快速分流,避免人群過於集中。
此外,交通中心地下層為社會小型車輛停車庫,並設有地鐵預留區,為將來地鐵接入預留了拓展空間。
交通中心遵循「單向循環」的交通策略,將區域內主要車行道路整合為單向行駛,最大程度避免交叉,使各類車輛換乘流線有序組織。
內地旅客乘坐交通工具從珠海連接線進入珠海公路口岸人工島上的高架橋,再從高架橋的匝道進入旅檢大樓的三樓珠港出境檢驗廳或珠澳出境檢驗廳。在完成查驗後,乘坐電梯下到一樓香港或澳門側出境大廳,乘坐交通工具前往香港或澳門。
1. 自駕私家車的出境旅客,可以先按照路牌指引,將私家車停靠在交通中心負一樓停車場,然後乘坐扶梯到達出境大廳查驗過關;
2. 如果是被親友送到口岸的旅客,可以乘坐車輛直接到達旅檢三樓後,進入出境大廳查驗過關,送客車輛按照指示自行離開出島;
3.如果是乘坐公共運輸(巴士或者計程車)的出境旅客,公共運輸直達交通中心的地面層後,旅客下車乘坐電梯到達三樓旅檢大廳查驗過關。
從香港方向入境的旅客,如果是乘坐公共運輸巴士,則通過6個車道的匝道進入旅檢樓二層進行查驗,在完成查驗手續後,通過三種方式(公共運輸、私家車、接客車)進入珠海。
如果是乘坐有粵港兩地牌的車輛(私家車或旅遊大巴),抵達一層客車檢驗區後,隨車旅客在查驗通道前下車,去往3.5米層隨車驗放廳查驗通關,兩地牌客車司機載空車前行100米左右直接通關到達交通連廊西側等候乘客,檢驗通過的旅客在交通連廊西側與車輛匯合,車輛直接從地面層道路駛入高架橋並進入珠海連接線。
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澳門有珠澳兩地牌的小車和大巴車,可以從珠海公路口岸入境,但是澳門的貨車不能從口岸入境。
珠海方向出境港澳的客車,從珠澳旅檢樓地面層車輛檢驗區出境時,乘客必須先下車到「隨車人員檢驗廳」檢驗,出境車輛前行100米到指定區域等候乘客,待乘客查驗後再與乘客一起出發。
入境的車輛中,港澳方向的兩地牌客車從口岸交通連廊客車檢驗區入境時,乘客必須先下車到「隨車人員檢驗廳」檢驗,入境車輛前行100米到指定區域等候乘客,待乘客查驗後再與乘客一起出發。香港方向入境的貨車通過檢驗後,通過島上高架橋直接進入珠海連接線。
附:粵港兩地車牌申請方法:
經粵港雙方磋商,粵港之間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通行的商務車指標數量已經確定,自2017年9月1日起啟動申領工作。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可以通過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政務服務網提交申請材料,審核通過後預約前往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受理大廳辦理。為方便業務辦理,當事人也可攜帶材料,前往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和深圳的辦事處提出申請。
為充分發揮港珠澳大橋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作用,本著儘量放寬申領條件的原則,此次粵港雙方對相關政策做出了相應調整,對比其他口岸通行車輛指標大幅降低了申請條件,並擴大了申辦對象範圍。記者還獲悉,港珠澳大橋開通後,以往已經獲批的皇崗、文錦渡、沙頭角和深圳灣口岸的粵港兩地車,可以免加籤直接行走大橋(暫定期限為兩年)。
商務車(俗稱私家車,用於往返粵港兩地從事商務需要的車輛,車輛類型為車長小於6米,含駕駛人在內的8座以下小型汽車,車輛不得從事營運)指標分為兩類:一類是香港經大橋進入內地,並領取內地車牌的指標;第二類是內地經大橋進入香港,並領取香港車牌的指標。指標有效期為5年,到期後按照屆時規定條件延期,到期3年仍未辦理延期的,指標將被註銷,供其他符合條件的申請人使用。獲得批准後,車輛在大橋通車後方可通行。
境外到我省投資企業(含港澳臺地區和外國公司及境外投資者)
對到我省投資的境外投資企業(個人),不論投資額多少,省內企業3年內(含申辦當年)納稅額累計達到10萬元人民幣以上者就可以申辦1輛通行港珠澳大橋口岸的商務車輛指標;納稅5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可申請第2輛;1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可申辦第3輛。以往申請過其他口岸車輛的,不受限制,仍可提出申請。
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為此還進一步簡化了申辦手續,對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只需提供投資批准證書、《企業法人營業》、企業完稅憑證、公司商事登記資料、車輛登記文件及駕駛人證件等資料,不再審核企業的驗資報告、審計報告等資料,不再需要法人或香港公司股東親自辦理,可以由授權委託代理人代為辦理。提交的申請被受理後,在指標有剩餘的條件下,獲批的時間也從其他口岸的一個半月縮短到15天。
政策還放寬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申辦範圍,擔任我省縣(市、區)以上的港澳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可以提出申請。已申請過其他口岸車輛的,不受限制。
改革開放以來在我省捐贈興辦公益事業累計金額達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海外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可申請辦理1輛通行港珠澳大橋口岸的車輛指標,已申請過其他口岸車輛的,不受限制。
為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列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名錄的外資企業,無須提供納稅證明,可申請1輛通行港珠澳大橋口岸的商務車輛指標,已申請其它口岸的,不受限制。
境外高校、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等組織在內地投資辦企業、學校、金融業、合作律師事務所等,符合投資納稅標準的,可申請通行港珠澳大橋口岸的商務車輛指標,已申請其它口岸的,不受限制。
在我省辦理核准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3年內(含申辦當年)納稅累計100萬元人民幣以上,可以申請1輛內地經大橋出港商務車指標。已申辦其他口岸的內地企業不受限制,仍可提出申請。
符合上述條件的,可於2017年9月1日起,登陸廣東省公安廳交管局政府服務網提交資料申請(網址:www.gdgajj.gov.cn)。也可直接到港中旅相關辦理網點直接申請。
部分車輛6年免檢:對香港經大橋口岸入出內地車輛,凡是符合內地6年免檢政策的車型和條件,同樣享受該優惠政策。
車輛號牌50選1:省公安廳交管局為大橋口岸車輛準備了專門號段,並按照國內車輛登記標準,為當事人提供車輛號牌50選1機會,越早提出申請,車輛獲得靚號的機會就越大。
前置服務窗口:為便利當事人申請,港中旅在香港和深圳的回鄉證辦理大廳設置了辦理點(具體地址可登陸網站查詢公告),提供指標申請、車輛檢驗、口岸聯檢單位備案、車輛領取牌證和固封等全程辦理服務,選號也可以在辦理點完成,省去當事人往返奔波之苦。當事人也可以通過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政務服務網自行申請,預約後到廣東省公安廳交管局實體辦證大廳一次提交資料即可。具體申請資料可登陸廣東省公安廳交管局政府服務網查詢(網址:www.gdgajj.gov.cn)。
一橋飛跨粵港澳,天塹變通途!
倒計時已經開始,
讓我們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