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張火車票咋變成借款?你被「消費貸」消費了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來源:南方周末

消費分期是一門「皆大歡喜」的生意:商家可以刺激消費、提前回籠資金;數以萬計的消費分期公司應運而生;持牌金融機構坐享套利;銀行找到新的貸款增長點。唯獨消費者被忽視了。

市面上數以萬計的消費分期公司並沒有拿到消費金融牌照,但它們卻依然可以通過與持牌的金融機構合作,共同經營放貸生意。

銀行也在進行貸款結構調整,對公部分貸款有所下降,所以把更多資金調配到了零售領域。

2015年9月22日,廣州一名學服裝設計的大二女生,為了在模特之路上走得更遠,毅然選擇做隆胸整容手術。使用消費貸提前支付高昂的費用在醫美領域非常流行。

「我只是訂張火車票,怎麼就變成一筆借款了?」

2019年4月16日,名為「範雎」的網友在微博爆料稱,他在攜程(NASDAQ:CTRP)買了一張109元的車票,被默認用了「拿去花」付款。結果這是一筆分期貸款,如果一直沒有發現,逾期將會影響他的徵信記錄。

不僅是車票,整容、電信、英語培訓,稀裡糊塗「被貸款」的事,在生活中越來越頻繁地發生。網際網路投訴平臺「聚投訴」,甚至在首頁為網際網路消費金融開設了專欄,大量消費者怨言集中在不知情貸款、平臺方製造逾期以及惡意催收上。

即便現金貸受到政策遏制,以分期貸款為主流的消費金融仍然處於極速擴張時期。

清華大學發布的《2018年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顯示,中國消費金融規模從2010年的6798億元攀升到了2018年的8.85萬億,這個數字超越2018年山東全省的GDP總額,僅次於廣東和江蘇。

央行數據亦表明,短期貸款為當下貸款主流。2004年至2018年這14年間,短期消費貸款增長達66倍,而同期的中長期消費貸款僅增長了15倍。

之所以能高速增長,是因為消費分期是一門「皆大歡喜」的生意:商家可以通過它刺激消費、提前回籠資金;網際網路平臺找到流量變現的捷徑;數以萬計的消費分期公司應運而生;持牌金融機構坐享「牌照」套利;銀行找到新的貸款增長點。

這個鏈條中,消費者變成了唯一的「盲點」:他們的權益被忽視。

根據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的梳理,中國居民部門債務佔GDP比重在2017年就超過了50%,而在2007年還不足20%。

另一份分析來自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項目組,截至2017年,中國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高達107.2%,一些家庭已經入不敷出。商家促成「被貸款」在分期貸款的鏈條上,直接受益的首先是商家。

對於大額消費,比如醫療美容、英語課程這種一單上萬塊的花銷來說,分期付款會讓消費者更容易下決心購買。

在房租、電話費這種需要逐月支付的領域,如果有貸款機構介入,可以讓商家一次性回籠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資金。消費者「被分期」後,表面上與逐月支付沒有差別,仍是按月付款,所以不少商家會刻意模糊貸款合同,促成交易。

網友「小怪獸」是四川成都一家高校的大學生。2016年上半年,他去學校附近的中國電信營業廳辦理業務,結果稀裡糊塗籤了貸款協議。此後,他每月需要給一個叫「熊貓分期」的機構轉帳82元,一共18個月。

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當時電信工作人員說辦這個業務可以讓網速更快,還能送一部手機,交錢跟普通話費一樣,但從始至終沒有提醒這是貸款。直到產生滯納金,他和身邊的同學才發現原來做了消費分期,而且讓他們憤怒的是居然沒有還款提醒。

在知乎上,不少網友抱怨同樣的事,稱這種電信業務滯納金每天一塊多,「比高利貸還坑」。

「熊貓分期」的運營公司是成都高新川商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大股東是一家建築裝飾工程公司。關於它的投訴都集中在四川的電信業務。

類似的情況更普遍地發生在租房市場。

一位「寓見公寓」的租客向南方周末記者爆料,2018年9月,他租入上海嘉定區的一處公寓,辦理入住時,一位管家推薦了一款APP,可以享受押一付一,於是他就接受了。但一個月後,寓見公寓倒閉,他才發現自己辦的是租金貸款,每個月都要向一家叫做晉商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的機構還貸。

寓見公寓倒閉後,房東要求他直接將房租交給自己,否則就退房,租客只好給房東打錢,停止了還貸。但很快租客的徵信記錄就有了逾期信息。目前他和很多租客一起處於維權狀態,晉商消費金融承諾可以數月內消除逾期記錄,但無法免去貸款。

為此,南方周末記者屢次致電晉商消費金融的兩個電話,均無人接聽,微博問詢亦無果。

一位晉商消費金融的前員工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在這種情況裡,貸款機構是受害者,錢被商家騙走了,壞帳自己核銷,還壞了聲譽。甚至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不少騙貸行為,比如商場裡賣翡翠的,賣了5萬元翡翠,買家做了一個分期,結果買家和賣家一起消失了。還有醫療美容領域,有的機構「一車一車」拉來假的消費者,騙到貸款就跑。

他認為,目前的很多分期都是「偽場景」,消費者根本不需要做分期,分期的受益人是商家和賺取利息、逾期費用的金融機構。真正的分期需求就是房貸、車貸,以及京東、淘寶衍生的「京東白條」和「花唄」這種消費閉環金融業務。

知乎上,有網友抱怨買英語課程時,因為不籤貸款合同被工作人員圍攻,「校長拿著合同摔在面前說,你籤了我請你吃飯!」由此可見商家對貸款的渴求。

「它(商家)確實有推銷貸款的動力。」蘇寧金融研究院網際網路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目前消費分期的問題是,商家、放貸機構和消費者的三方利益沒有協調好,商家把握場景,處於強勢地位,希望提前佔用資金,一旦到帳,接下來如果發生糾紛就是放貸機構和消費者之間的事了。玩家越來越多「被貸款」泛濫的背後是消費分期公司的泛濫。

現金貸與消費分期原本是網際網路消費金融的兩個主流模式。2017年12月,監管機構下發《關於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打擊無場景依託、無指定用途等特徵的現金貸,所以很多機構轉向做有消費場景的分期貸款業務。

消費分期的玩家也越來越多。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許多擁有巨大流量的網際網路消費平臺,往往都做「貸款超市」,以自己的平臺為入口,為現金貸倒流。

「貸款超市」,顧名思義,就是以自己的平臺為入口,嵌入多家貸款機構的產品供客戶選擇。最典型的例子是在美股上市的「融360」(NASDAQ:QFIN),其收入的絕大部分是作為「貸款超市」的「推薦費」,招股說明書顯示,「推薦費」收入2015年是1.17億,2017年上半年就到了3.14億。

張亦奇多年來一直負責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的風控業務,是公眾號「半佛仙人」的作者。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貸款超市」賣流量的方式有四種:CPT,按時間結算,每天或每個月多少錢;CPC,按點擊量算,點擊一次一元或五角;CPA,按註冊算,用戶導流進來下載貸款APP並註冊算一次費用;CPS,按銷售算,一筆貸款成功支付一筆費用。

在現金貸火熱的幾年間,「貸款超市」供不應求,同樣的流量,誰出價高賣給誰。他記得最貴的情況是,一個成功貸款的用戶要給「貸款超市」300元的導流費。這意味著,不管這個人是否正常還錢,放貸平臺都虧了,只能靠這個人「續貸」賺錢,但是後期「貸款超市」也要從續貸裡面抽成。

他說,大約從2018年6月開始,人們覺得專門的「貸款超市」已經太貴了,流量買不起了,這時候就開始找有流量但不懂如何變現的網際網路平臺。

這個事情很簡單,網際網路平臺在自己的APP上開一個貸款入口,只需要有一個人負責流量運營,一個人設計平臺架構,也可以買現成的,有後期維護就好了。很快,人們發現幾乎所有常用的APP上都有了貸款入口。

比如在天氣軟體「墨跡天氣」APP上,就有三個貸款入口,分別通向人人貸、PP Money和「信用超人」的申請頁面,它顯然把自己變成了一家「貸款超市」。

類似的,「搜狗輸入法」APP上,在「我的錢包」板塊也可以貸款。新浪微博(NASDAQ:WB)也有多款貸款產品,比如「微博借錢」、「微卡貸」,還有「分期商城」。「360金融」的財報上顯示,重要合作方有今日頭條、抖音、陌陌(NASDAQ:MOMO)和快手(NASDAQ:KWAI)。

但也有一些平臺發現,自己有消費場景的優勢,與其賣流量賺錢,不如把放貸的錢也一起賺了,也就是自己做分期貸款。

比如前文所說的攜程「拿去花」,經營主體是「去哪兒(NASDAQ:QUNR)」的子公司天津趣遊商業保理有限公司。2015年攜程和去哪兒合併,「拿去花」正是攜程和去哪兒自己開發運作的消費金融產品。

張亦奇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網際網路消費平臺做消費分期業務幾乎沒有難度。一家消費分期公司成立的過程相當簡單——首先派出一位高管,成立一個子公司,取名某某金融公司;然後去買市場上現成的放貸系統,接入到自己的平臺上。

放貸系統一般有兩部分,一個是「入參」,即輸入申請者的個人信息、抓取手機信息;一個是「出參」,即評價申請者的資質,判斷能放多少款、什麼利率等。系統一般10秒就能出審核結果,最快的極限能到3秒。這樣一套系統的標準版價格是40萬—50萬,更貴的系統可以根據平臺屬性隨時調整審核參數。

簡單來說,幾個人負責網際網路平臺運營,再買一套放貸系統,找一個外包的催收團隊,這個產品就做成了,「只要你有錢,從流量入口到逾期催收,整個做好兩個禮拜就夠了」。「牌照套利」搭架子、買系統、包催收,這些都可以野蠻生長,但是在放款來源上存在監管門檻。

2017年8月,銀監會下發《關於就聯合貸款模式徵求意見的通知》,首次明確提出,只有經銀監會批准設立的持牌金融機構才能從事網際網路聯合放貸業務。

也就是說,市面上數以萬計的消費分期公司雖然沒有消費金融牌照,但它們依然可以通過與持牌的金融機構合作,共同經營放貸生意。

按照銀監會的規定,有聯合放貸資格的持牌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上述通知發出時,市面上僅有26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此外,還有兩百餘家網絡小貸公司。

消費金融牌照由此變得異常搶手。許多地區搶在銀監會收緊審批權限之前加快核准網絡小貸牌照。比如江蘇在2017年上半年一口氣核准了十多家網絡小貸公司。

一位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過去兩年裡,根本不用出門找合作,「坐等上門就好了」。具體的合作模式為,消費金融公司負責籌錢和合規,找上門、無牌照的公司負責搭架子、找流量、做風控、扛壞帳。

「我們這種機構就是『牌照套利』,躺著也賺錢。」他說,在現金貸火爆時期,如果一個現金貸平臺對外放貸的年化利率是20%,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抽成能去到12%。

不過,隨著監管趨嚴,消費分期已做不到現金貸那般暴利。過去現金貸的利差在4%—12%,分期業務就低很多,大約是2%—3%,除去運營成本,基本上只能賺0.5%—1%。「整個行業的暴利時代過去了。」

為了拿下全鏈條利潤,網際網路「巨頭」普遍會選擇自己註冊持牌機構。

比如周鴻禕旗下的「360金融」,2016年成立,2017年就成立了自己的小貸公司「福州三六零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這是福建首家獲得牌照的網絡小額貸款公司。其還作為第二大股東,參股了晉商消費金融有限公司,這是山西省首家消費金融公司,同樣持牌。

又比如攜程、去哪兒的「拿去花」分期背後,就是兩家它們自己的小貸公司,分別註冊於重慶和上海。消費金融「大戶」螞蟻金服,不僅有自己的銀行、小額貸款公司,也正在積極註冊消費金融公司。銀行資金是大頭流向消費金融市場的8萬億資金,總的來說有四個來源。按照資金成本的由高到低,分別是P2P、ABS(資產證券化)、銀行和自有資金。

以樂信(NASDAQ:LX)為例,在招股說明書中顯示「分期樂」平臺的部分資金來源是旗下P2P平臺「桔子理財」的資金。「360金融」的2018年美股年報中顯

示,它有23.6%的資金也是來自自有的P2P平臺。但是隨著P2P整個行業的黯淡,這部分資金來源越來越不佔主流。

還有一種方式是ABS,即資產證券化。大平臺常常是通過這個辦法規避對小貸公司放貸的槓桿率限制。在深交所網站上可以看到攜程「拿去花」產品的資產支持計劃說明書,2018年先後發行兩單,共募資7.1億元。

把這種方式做到最大的是螞蟻金服的「花唄」和「借唄」。據財新統計,截至2017年底,在交易所市場發行的螞蟻花唄ABS存量達1961億元、借唄1346億元,佔中國消費類資產證券化市場的90%以上。

但是在2017年底的「現金貸新規」中,對ABS做了限制,要求其與表內融資合併計算,合併後的融資總額與資本淨額的比例,按當地現行比例規定執行。這大大限制了ABS的資金規模。

這兩條路受到限制之後,目前最為主流的融資來源是商業銀行。

「360金融」的年報顯示,其資金75%來自金融機構,其中前五個機構佔據了57%,它們主要是地方商業銀行。

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品牌公關總監李翀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目前消費金融公司的資金來源一般有股東注資、銀行同業拆借、銀團貸款和ABS等。他所在的這家公司由招商銀行和中國聯通共同成立,雙方累計投資52億元。2018年4月,它獲準進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拓寬了融資渠道。

根據《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資本充足率不低於10%」。也就是可以放10倍槓桿,對於消費金融公司來說,這些錢主要來自銀行。

銀行為了防止風險,一般會與放貸機構籤署「抽屜協議」,對方承諾對風險兜底。比如在趣店(NASDAQ:QD)的招股說明書中可以看到,它2017年與某銀行籤訂的20億元資金的合作協議,約定如果借款人違約,由趣店向銀行償還全部損失。

但是同樣,2017年的「現金貸新規」規定,銀行與第三方機構合作時,不得外包授信審查、風險控制等核心環節,不能接受無擔保資質的第三方機構變相兜底。

然而銀行的強勢地位並沒有改變,市場上衍生出了其它「保護方式」。比如融資擔保公司或保險公司介入為資金擔保,或是開啟「保證金」模式,放貸平臺向銀行提供有比例的保證金,以抵禦壞帳風險。

在這種格局下,銀行普遍樂於開展消費金融業務。

中國工商銀行牡丹信用卡中心執行副總裁沈衛裕於2019年4月18日公開披露了工行的個人信貸產品「融e借」的數據,其一年內交易額超過了1000億,與17家機構合作,包括攜程、去哪兒、唯品會(NASDAQ:VIPS)、新網、海爾(600690.SH)、分期樂等。

江蘇銀行的2018年業績報告中表述「消費金融正成為零售信貸新藍海」,2018年在嚴控風險的基礎上提升消費貸佔比,2018年消費貸佔零售貸款比例超過39%,2019年新增471億元,增幅超過80%。

薛洪言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目前貨幣環境比較寬鬆,銀行也在進行貸款結構調整,對公部分貸款有所下降,所以把更多資金調配到了零售領域,增加對外供給。從監管的角度講,在合規的基礎上,對消費金融是鼓勵的,能夠促進消費升級。(應受訪者要求,張亦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超前消費,借貸太方便也有隱憂
    隨後,他在微信上告訴姐姐,當天是他微粒貸分期還錢的最後一天了,「今天還了,明天再借出來,我就能還你了。」這一年多來,李雲也記不清向姐姐這麼拆解過多少次錢了,「微信的微粒貸一個月6000,支付寶的螞蟻借唄3000,花唄2000,還有房租2500。吃飯、交通、水電等3000元。」
  • 銀行消費貸引發市場熱議 白名單貸款可取現
    近期,銀行消費貸再度引發市場熱議,有消息稱,監管嚴查消費貸資金流嚮導致銀行收緊消費貸,同時,根據央行最新披露的6月金融數據顯示,住戶部門新增短期貸款回落明顯。就銀行是否有收緊消費貸、門檻如何、在資金流向方面如何進行監控,記者近日實地走訪了京城多家銀行網點。
  • 膨脹的消費貸市場
    無論是豆瓣中擁有32000多名成員的負債者聯盟,還是蛋殼公寓事件中的租金貸,甚至是最近幾年被監管重拳出擊的非法校園貸,個人消費信貸似乎已經和年輕人緊緊地綁在一起,變成了衝動消費、過度消費的代名詞,曾經自帶普惠金融光環的個人消費信貸開始蒙塵。
  • 五一大假將至,想要出行的你,知道在線旅遊消費有哪些消費陷阱嗎
    隨著五一大假的即將來臨,又是一個高峰出行期,現在的年輕人一般都會選擇在線旅遊消費,比如說在網上訂票訂酒店等等都已經是駕輕就熟了。最近消費者網聯和北京陽光大數據研究院聯合發布了《在線旅遊消費趨勢與消費維權趨勢研究報告》。
  • 頻陷租金貸糾紛 晉商消費金融的風控硬傷
    但直到後來收到晉商消費金融的催款信息,才了解到美麗屋並未結清剩餘貸款,導致他徵信逾期。原本待交納的房租變成了消費貸款,中途退租被承諾結清貸款但又莫名被逾期。與王明類似的案例並不少見,包括成都、重慶等多地的租客,均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了同樣的問題。
  • 訂煙數據撕開新藍海:各路資本湧入菸草貸
    本報記者 鄭瑜 張榮旺 北京報導 「銀行菸草貸半個小時出額度、五分鐘放款、隨借隨還、三年授信循環使用。」一位引流銀行的菸草貸中介在朋友圈中這樣寫道。根據中介朋友圈顯示,菸草貸的資金方包括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以及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等金融機構。
  • 消費金融領域年內首張罰單給了錦程消金,起因貸後管理不到位!
    近日,四川銀保監局發布處罰信息公告稱,四川錦程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錦程消費金融」)因貸後管理不到位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40萬元。「從罰單金額上來看並不算大額,近千萬元級的罰款也在消費金融機構出現過,但錦程消費金融被處罰的原因為『貸後管理不當』,在這個領域算是比較高的處罰了。
  • 消費貸餘額740億!南京銀行聯合萬達小貸、360借條放貸頻遭投訴
    其中,個人信貸產品包括信易貸(覆蓋授薪人士,最長授信5年)、你好e貸(正常繳納公積金人士),以及鑫夢享消費金融產品——隨鑫花(個人小額信貸產品)、購易貸(個人消費分期產品)、誠易貸(個人大額信貸產品)。
  • 錦程消費金融「一房多貸」突破20萬貸款限制 還要收取服務費
    「只要有不動產證或房產證複印件,不管按揭房還是全款房,還是已經到銀行抵押過的房子,完全不看重逾期,只要你還需要錢,找我再來貸一筆,只要能進系統,通不通過我說了算,利息7.7釐-9.4釐,均件20萬-60萬,可貸1-10年。」該代理人表示。
  • 中郵消費金融暫停線下普通郵你貸業務
    據第一消費金融報導,中郵消費金融通過各個省的中郵消費金融機構管理微信群,向各省合作方下發暫停業務合作的通知,稱從2018年9月1日起至2019年1月1日,暫停全部線下渠道受理普通郵你貸業務。通知稱,將對線下普通郵你貸業務發展風險及助貸機構合規性檢查開展為期4個月的風險排查,從2018年9月1日起至2019年1月1日,暫停全部線下渠道受理普通郵你貸業務(線上郵你貸業務不受影響)。並對前期已經開展合作的助貸機構開展專項合規檢查活動。由各營銷中心對已經開展合作的助貸機構在業務發展、展業宣傳、違規收費等方面開展自查。
  • 818開通蘇寧金融任性貸並借款 送蘇寧SUPER+騰訊視頻雙會員
    一年一度的818狂歡不容錯過,蘇寧金融旗下任性貸助力消費升級,推出818有錢節,借款可玩轉花樣權益。8月7日至8月31日,新客借款免費送蘇寧易購SUPER +騰訊視頻VIP雙年卡,蘇寧818大促商品任性優惠購,騰訊視頻會員大片任性暢看。同時,還可享受借款利息5折、30天免息等專項福利,讓你實現「SUPER有錢」。
  • 多家銀行篩查消費貸 不符合條件需提前還款
    多家股份制銀行表示,消費貸流向房地產的情況已經出現,所以在資金流向以及貸後回訪等流程中將加大力度,堅絕杜絕消費貸另作他用。據悉,當前市場上信用貸、消費貸產品大量湧現,借款方式簡單。南京銀行官網顯示,該行推出的信易貸無需任何擔保,完全以本人信用,一次授信,循環使用,48小時審批,網銀、手機自動放款,貸款金額最高達10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可達10年。
  • 個人消費貸違規流入樓市,半月內西安銀行、德興農商行、張家港農商...
    來源:藍鯨財經近年來,對於個人消費貸的管控,監管並未放鬆警惕。1月13日,德興農商行因存在個人消費貸款用於購房等行為被監管處以71萬元的罰單。據藍鯨財經統計,不到半個月,銀保監會網站就出現了6張與個人消費貸違規流入樓市的相關罰單。
  • 萬億支付獨角獸,銀聯商務暫停自營消費貸
    不過,新流財經近期了解到,銀聯商務已下架或暫停其體系內相關聯合貸及自營消費貸產品。在衝刺IPO過程中,藉助網際網路小貸和融擔牌照參與到消費信貸市場的銀聯商務,或許為其信貸業務的穩妥性和追求更高的資本估值考慮,其主動採取了上述業務調整。但客觀來看,近兩年來,除去貸款業務的高增長勢態,銀聯商務的其他業務或是停滯不前,或是規模開始萎縮,其上市估值仍將面臨嚴峻考驗。
  • 「消費貸」陷阱!房租貸、培訓貸、醫美貸……總有一款適合你?!
    「消費貸」陷阱!房租貸、培訓貸、醫美貸……總有一款適合你?!今天,是2019年倒數第二天,過了明天,我們就將迎來"二零年代"。年關到,又是盤點一年收成的時候啦。在你忙著數錢的時候,卻有這樣一批"悲催"的人,他們稀裡糊塗就中了招,背上債,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他們的故事,願新的一年"天下無騙"。人說,江湖套路深,消費者不要太天真!
  • 套路貸?警惕消費主義挖的坑!
    違規校園貸校園貸、套路貸,一直以來是讓人們感到極為憤慨的問題,尤其在大學校園裡,一些社會上的不法分子利用大學生盲目攀比、標新立異、超前消費的心理和社會經驗的不足,在大學生不清楚貸款合同內容的情況下當下,一些大學生之所以在老師、家長、同學的百般叮囑、提醒之下,仍會輕易陷入校園貸、套路貸,根本原因還是這些大學生被消費主義洗了腦,扭曲了自己的消費觀。今天,我們來聊聊消費主義,一起認清消費主義的本質,避開那些消費主義挖的坑。
  • 因貸後管理不到位,錦程消費金融被罰40萬元,房抵貸資金疑流入樓市
    近日,四川銀保監局對四川錦程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錦程消金」)作出行政處罰。錦程消金因貸後管理不到位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四川銀保監局罰款人民幣40萬元,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日期為2020年6月28日。這也是2020年以來首家持牌消金機構被罰。
  • 以貸養貸的年輕人,迷失在現代社會的消費裡
    然而,在資本逐利網際網路消費金融的同時,用金融手段誘導和催生消費也帶來了過度消費的擔憂。正如茨威格在《斷頭王后》中所言,「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都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越來越多被困在消費貸的年輕人受到了關注,豆瓣上甚至產生了「負債者聯盟」這樣公開的群體。
  • 恆昌利通恆易融:消費借款定價基本原則
    個人消費借款是指銀行向個人客戶發放的有指定消費途徑的人民幣借款業務,用途主要有個人住房、汽車、一般助學借款等消費性個人借款。對於不... 個人消費借款是指銀行向個人客戶發放的有指定消費途徑的人民幣借款業務,用途主要有個人住房、汽車、一般助學借款等消費性個人借款。
  • 花錢上癮,那些深陷消費貸的年輕人
    一個月前,她跟幾位朋友吃飯,知道她債務情況的其中一位突然說:「你看,你點的奶茶是最貴的。」朋友接著說:「出來玩也不是說不讓你喝,但儘量克制一下。」楊慈一面賭氣說「那我要不然就不喝,要喝的話我肯定要喝自己想喝的那一款」,一面又意識到,朋友說得對。她的工資一到手,立刻全部拿去還貸款,身上根本沒有一分錢,每花一分錢實際都是借的,都是超前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