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簡歷被倒賣,招聘平臺難辭其咎
在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卻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內容多為介紹「貸款」「博彩遊戲」「兼職刷單」等信息。記者調查發現,這種現象背後存在黑色產業鏈,從售賣企業招聘帳戶到批量下載應聘者個人信息,再通過貼吧或QQ群銷售簡歷。近年來雖曝光不斷,卻屢禁不止。
-
個人簡歷被倒賣,招聘平臺難辭其咎
作者:守一 在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卻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內容多為介紹「貸款」「博彩遊戲」「兼職刷單」等信息。記者調查發現,這種現象背後存在黑色產業鏈,從售賣企業招聘帳戶到批量下載應聘者個人信息,再通過貼吧或QQ群銷售簡歷。
-
瞭望|求職簡歷被倒賣屢禁不止,招聘平臺難辭其咎
文 | 李松在網絡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卻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內容多為介紹「貸款」「博彩遊戲」「兼職刷單」等信息……不少有此遭遇的應聘者懷疑,自己的個人信息已被倒賣。近日,媒體記者調查發現,簡歷倒賣已成為一條黑色產業鏈。有些不法分子在招聘網站上註冊了空殼公司,以此套取求職者的簡歷。但更多不法分子是通過黑客以及招聘平臺員工中的內鬼,用「提取器」「採集系統」等外掛工具,從正規招聘網站、郵箱非法批量抓取下載。這已成為簡歷洩露的主要渠道。
-
簡歷慘遭倒賣,個人信息洩露,網絡招聘平臺能否信任?
現如今,通過網絡招聘平臺找工作已是常態。每到畢業季,各類網絡平臺如boss直聘、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就會收到成千上萬份來自大學生們等人群的各類求職者的簡歷。最近,有求職者向媒體曝光,他們在各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頻繁收到騷擾電話,電話內容均以「你最近是在找工作嗎」為內容開頭。由此,他們懷疑自己的簡歷已經被倒賣。
-
釣魚式招聘,平臺豈能成為倒賣信息的幫兇
賈亮 剛在招聘網上投出簡歷,便頻繁接到電話,只可惜都不是招聘企業打來的,而是介紹「貸款」、「博彩遊戲」、「兼職刷單」的騷擾電話。媒體調查發現,網絡上有一個獲取、倒賣求職簡歷的非法產業鏈,通過釣魚式招聘,騙取求職者的信息,「售賣的簡歷通過『提取器』和『採集系統』不間斷地從招聘網站及接收簡歷的郵箱批量下載。
-
精準打擊倒賣簡歷亂象
所以,簡歷被倒賣,不僅給廣大求職者尤其是畢業生們求職添堵添亂,更涉嫌非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從報導來看,簡歷倒賣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黑色產業鏈,甚至還有人在這條產業鏈上做起了「學問」,研究平臺監管機制確保帳號不被封禁,擁有高曝光量。黑色產業鏈形成的背後與求職者在選擇招聘平臺、招聘企業投遞簡歷時的隱私保護意識不強、疏於防範有關。
-
倒賣簡歷黑產業鏈必須堅決斬斷
丁家發 在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卻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內容多為介紹「貸款」、「博彩遊戲」、「兼職刷單」等信息。應聘者懷疑,個人信息通過招聘平臺落到他人手中。記者調查發現,從售賣企業招聘帳戶到批量下載應聘者個人信息,再通過貼吧或QQ群銷售簡歷,其中存在一條完整的黑色產業鏈,多年來雖曝光不斷,卻屢禁不止。(12月7日《新京報》) 求助者滿懷期望,在招聘平臺上投出個人簡歷,沒等來招聘單位電話,卻遭遇「貸款」、「博彩遊戲」、「兼職刷單」等騷擾電話與簡訊「轟炸」,怎能不令人惱火。而這背後掩藏著一條完整的黑產業鏈,大肆倒賣求助者的個人簡歷牟利。
-
是誰在倒賣你的求職簡歷?什麼人在購買簡歷信息?
服務,即招聘企業可以通過向招聘平臺付費(如購買套餐)的方式,獲取求職者的簡歷信息。 還有知情人士表示,簡歷信息洩露也可能是招聘網站出現了「內鬼」。中新經緯在採訪過程中,就遇到一位自稱是某招聘平臺內部員工郭江,他表示可以通過內部方式開通後臺帳號,下載全國任意城市的求職人員簡歷。
-
揭秘倒賣網投簡歷黑色產業鏈 一手實時簡歷每份3.5元_中國網
12月3日,記者分别致電BOSS直聘、智聯招聘等4家招聘平臺客服熱線進行舉報,工作人員均表示,他們對上述情況並不了解,會將這些舉報信息進行記錄。4家平臺客服人員均建議,應聘者可將倒賣簡歷信息的QQ群及倒賣者信息等,通過郵箱提交給平臺,他們會把這一情況反饋給法務、技術等部門處理,處理時間為1至3個工作日。
-
智聯招聘員工參與倒賣個人信息:5元一份出售16萬份簡歷
一份寫滿個人信息的簡歷值多少錢? 7月5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智聯招聘」員工參與倒賣個人信息案。該案涉及公民個人信息達16萬餘份,這些個人簡歷一份被賣5元左右。 記者從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獲悉,一起「智聯招聘」員工參與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在北京市朝陽法院第二次開庭審理。
-
個人簡歷被倒賣屢禁不止 「最難求職季」再蒙陰影
《中國經記者》記者注意到,簡歷信息被倒賣並不是新鮮事,去年3月,一家號稱擁有全國最大簡歷庫的招聘類數據公司巧達科技,因為販賣8億份個人簡歷,所有員工被警方帶走。儘管有前車之鑑,但受利益驅動,簡歷被倒賣的事情仍在持續。
-
智聯招聘員工監守自盜每月下載兩萬份簡歷 倒賣求職者信息
今年8月30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對一起智聯招聘員工參與倒賣公民個人信息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智聯招聘是很多求職者在找工作時會選擇的一個平臺,平臺裡保存著大量求職者的簡歷信息。這些簡歷信息本應是被保密的個人隱私,沒想到的是,卻被平臺的某些員工「監守自盜」了。被告人盧培俊和王迪,是智聯招聘平臺的員工。智聯招聘平臺專門為其他公司提供招聘信息,如果其他公司想要招聘員工,可以註冊帳號、繳費,之後就可以利用智聯招聘的信息資源,查看個人用戶的簡歷信息。而被告人盧培俊和王迪二人,卻利用假營業執照開設企業帳號,幫助另一名被告人鄭峰,獲取大量個人信息。
-
揭秘倒賣網投簡歷黑色產業鏈 一手實時簡歷每份3.5元
4家平臺客服人員均建議,應聘者可將倒賣簡歷信息的QQ群及倒賣者信息等,通過郵箱提交給平臺,他們會把這一情況反饋給法務、技術等部門處理,處理時間為1至3個工作日。 這位賣家表示,不同招聘平臺的簡歷價格不同,有的平臺一手簡歷一張2元,二手簡歷一張0.5元;有些平臺的簡歷稍微貴些,比如智聯招聘一手的簡歷2.5元一張,二手0.7元一張。 群裡另一位賣家售賣的簡歷則相對便宜一些。「一手實時簡歷1元一張,多買還能有優惠,你要是買2500張,我算給你2000元。」
-
網投簡歷倒賣調查:24小時批量下載 單份簡歷最低僅1元
原標題:網投簡歷倒賣調查:24小時批量下載,單份簡歷最低僅1元 在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卻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內容多為介紹「貸款」「博彩遊戲」「兼職刷單」等信息。 應聘者懷疑,個人信息通過招聘平臺落到他人手中。
-
央視曝光簡歷信息被販賣是怎麼回事 倒賣信息的人日賺幾千元
眼下正值秋冬招聘季,明年預計有超過九百萬的高校畢業生,將有一大批求職者勢必會通過招聘平臺尋找工作,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又可能有新一批的信息被洩露。而原本應是用於信息交換的招聘平臺,也成了簡歷信息洩露的源頭,一條信息販賣產業鏈由此而來。
-
揭秘倒賣網投簡歷黑色產業鏈 一手實時簡歷每份3.5元
揭秘倒賣網投簡歷黑色產業鏈 記者調查發現,從售賣企業招聘帳戶到批量下載應聘者個人信息,再通過貼吧或QQ群銷售簡歷,其中存在一條完整的黑色產業鏈,多年來雖曝光不斷,卻屢禁不止。 在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卻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內容多為介紹「貸款」、「博彩遊戲」、「兼職刷單」等信息。
-
揭秘倒賣網投簡歷黑色產業鏈 一手實時簡歷每份3.5元_中國網
12月3日,記者分别致電BOSS直聘、智聯招聘等4家招聘平臺客服熱線進行舉報,工作人員均表示,他們對上述情況並不了解,會將這些舉報信息進行記錄。4家平臺客服人員均建議,應聘者可將倒賣簡歷信息的QQ群及倒賣者信息等,通過郵箱提交給平臺,他們會把這一情況反饋給法務、技術等部門處理,處理時間為1至3個工作日。
-
網投簡歷倒賣調查:軟體24小時批量下載,單份簡歷最低僅1元
4家平臺客服人員均建議,應聘者可將倒賣簡歷信息的QQ群及倒賣者信息等,通過郵箱提交給平臺,他們會把這一情況反饋給法務、技術等部門處理,處理時間為1至3個工作日。至於簡歷從何而來,上述兩位賣家均表示,自家簡歷都是從智聯招聘、BOSS直聘等平臺上的企業帳號直接下載的。另有賣家提到,自己出售的簡歷是通過「發帖」獲得的,能夠保證簡歷是「實時的而且是一手的」。「發帖」是賣家們的暗語,即在招聘平臺上自行發布招聘信息。
-
網投簡歷倒賣調查:24小時批量下載 單份簡歷最低僅1元
原標題:網投簡歷倒賣調查:24小時批量下載,單份簡歷最低僅1元在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卻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內容多為介紹「貸款」「博彩遊戲」「兼職刷單」等信息。應聘者懷疑,個人信息通過招聘平臺落到他人手中。
-
網投簡歷倒賣調查:24小時批量下載,單份簡歷最低僅1元
來源標題:網投簡歷倒賣調查:24小時批量下載,單份簡歷最低僅1元 在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卻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內容多為介紹「貸款」、「博彩遊戲」、「兼職刷單」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