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餐飲大數據2020》中,90前消費者愛吃「辣」的人群佔比則相對偏少;在更加健康養生的「鮮」上,則有39.7% 的偏好人群是90前;「甜」味型中,佔比最高的則是00後的消費者。
不吃辣和愛酸甜的口味愛好者,構成了番茄鍋底的消費主體。比起麻辣火鍋,女性、老人、小孩選擇番茄鍋底的意願更強。
此外,番茄鍋底的可搭配性更強,可以涮煮海鮮、牛肉、各類蔬菜、丸子等,還能應用到中餐的各個領域,更靈活,應用場景更多元。
在國外,番茄是應用深度極高的食材。義大利人將番茄醬塗在披薩餅上,法餐中的番茄可以搭配水牛芝士,做成沙拉,也可以做成風味濃鬱的燉菜。在美國,瓶裝番茄醬是餐桌標配。
但在中國,對番茄及營養價值的認知尚在初級階段。
「番茄中的茄紅素是最大特點,但茄紅素是油溶性,不是水溶性的。第二,茄紅素一定是在高溫條件下才可以被吸收、釋放。如果你生吃一個番茄,實際攝取的營養和吃根黃瓜差不多。從這兩點來看,做成火鍋底料,是一種比較適合中國人的食用方式。」
找到了食用番茄的絕佳方式,問題移棒到如何生產好番茄、如何調配出適合國人的口味,還有如何提供安全穩定的產品。
1)北緯40度番茄黃金產區的高品質番茄
北緯40度,番茄黃金產區,分布著加州河谷、地中海沿岸、中國新疆三大主產區,因良好的光照、氣候和土壤,生產著最優質的番茄。
每年從全球各優良番茄品種中,優選5種番茄進行栽種,每個品種都有著不同的風味優勢,共同組合成理想的風味。
此外,新疆產區的強大優勢也直接體現在番茄品質的提升上:
3.5萬勒克斯以上的日照強度,長達16小時以上的日照,每棵番茄能夠曬足1600小時的陽光,糖分和營養元素大量聚集;巨大晝夜溫差,不僅能有效防治病蟲害,也有助於養分積累。
此外,番茄生長之時,正是雪水融化的時候,引用天然的雪水灌溉,不僅杜絕了重金屬農殘汙染,也給番茄增加了更多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2)選用當季完熟番茄,35個番茄復配出最佳酸甜比
從一顆品質優良的番茄,轉變成一鍋受大眾喜愛的番茄鍋底,還需不斷平衡風味,調配出國人喜歡的口味。
復配的理念從選種就開始了,真正做成鍋底時,還需要不同品種的35個番茄組合,達到最佳酸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