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背景資料
目前我國慢性氣道疾病負擔沉重,防控形勢嚴峻。臨床上,對於慢性氣道疾病迫切需要一種新的醫療服務形態加強對患者的管理。咳喘門診是臨床醫師、藥師、護士和技師等人員組成的多學科診療門診,旨在團結廣大有志於慢性氣道疾病治療和康復的各專業及學科人員,順應發展趨勢,規範吸入治療,提高呼吸門診藥事服務能力,強化患者與醫院、醫生與藥師之間的連結,探索一個新的醫療服務形態。通過多學科的形式規範慢性氣道疾病患者的藥物治療,實現全程化優質患者管理模式,從而減輕患者就醫負擔,提高藥物治療效果,改善就醫體驗。
咳喘聯合門診
近日,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學科臨床醫師與藥劑科臨床藥師聯合的咳喘門診正式開診,就診病種涉及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肺炎感染後咳嗽等,首日共接診咳喘疾病患者12名。
呼吸與危重症學科副主任醫師楊丹榕對患者進行咳喘病史詢問、專科查體,針對不同症狀的患者開具相應的感染性、過敏性指標的檢查,結合門診肺功能檢查,綜合評估鑑別診斷,明確咳喘症狀的病因;呼吸與危重症學科專職臨床藥師楊黎通過咳喘病史的詢問,了解患者既往用藥品種,對患者既往用藥的規範性及依從性綜合評估,排查藥源性咳喘因素,與臨床醫師一起為患者制定藥物治療方案,向患者說明藥物治療的必要性、療程、藥品服用或使用方法,並為患者預約下一次隨訪評估的時間。
除此之外,呼吸與危重症學科的醫師們和臨床藥師在開診前還一起錄製臨床常用吸入裝置使用操作的視頻,患者掃二維碼即可查看相應吸入裝置的規範操作方法,極大便利吸入裝置的用藥宣教,方便病人居家觀看操作視頻,提高吸入裝置的操作規範性。
據中國藥學會藥學服務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六院藥劑科主任郭澄教授介紹,PCCM咳喘藥學服務項目在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中國藥學會藥學服務專業委員會共同倡議下,於2020年7月在上海正式啟動,同時發布《咳喘藥學服務門診驗收標準》、《咳喘藥學服務評估專家指導意見》,明確醫療機構PCCM咳喘藥學服務項目規範。據呼吸與危重症學科主任任濤教授介紹,PCCM項目為我國呼吸與危重症學科的提升與分級診療的建設起到很好的作用,PCCM需要藥師專業團隊參與,為患者更精準、安全的治療發揮專業作用,同時能更好地促進藥學學科、呼吸與危重症學科的專業融合,造福氣道疾病患者。
咳喘聯合門診介紹
1.時間:每二下午13:00(夏令時13:30)
2.地點:門診二樓外科區12號診室
3.出診專家:
楊丹榕副主任醫師(呼吸與危重症學科)
沈慧主管醫師(呼吸與危重症學科)
楊黎主管藥師(藥劑科呼吸專業臨床藥師)
姜旻主管藥師(藥劑科門診諮詢藥師)
咳喘聯合門診特色
1.提供霧化吸入評估與治療服務:為門診慢性氣道疾病患者提供霧化治療途徑與場所。由醫生、護士、呼吸技師、藥師專業團隊評估氣道用藥的診療方案並實施治療,彌補門診患者氣道藥物治療空缺。
2.綜合評估咳喘用藥合理性、治療依從性及規範性。
3.聯合肺功能檢查,評估氣道吸氣流速及患者手口協調訓練,評估吸入裝置使用條件,避免無效用藥。
4.吸入製劑用藥教育:視頻患教+人工患教,保障患者吸入裝置使用規範性,提高慢性氣道疾病治療有效率。
5.利用電子化信息,建立咳喘患者用藥及隨訪記錄及評估體系,通過醫聯體單位,建立慢性氣道疾病多級管理模式。
來源:藥劑科 呼吸與危重症學科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六院新聞】推進PCCM規範化建設項目 我院咳喘聯合門診順利開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