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臺北101」還高10層的漢口一棟高樓,12月27日在江灘四唯路口奠基開工。外觀造型流出,網上炸裂了!
據悉,這座由諸多楚商聯合投資興建的大廈將於2023年完工,屆時將與對岸的武漢綠地中心遙相呼應,形成長江主軸上的「長江之門」。
詳情可見「關山大道」報導陳東升艾路明閻志...一群武大郎要蓋棟樓,比臺北101大廈還多10層
楚商大廈選址於漢口沿江大道與四唯路交匯處,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高近500米,總投資200億元。
大樓將由著名設計大師、臺北101大樓設計者李祖原擔當總設計,外觀以花冠為造型。
有網友調侃:如果把武漢散落的高樓堆在江邊,就是一個上海陸家嘴……
臺北101大樓設計者李祖原:
「以花冠為造型,閃耀武漢的文化天空。」
正本清源,這棟高樓真實的效果圖外觀如下:
總設計師李祖原對於楚商大廈造型的解釋是:「一個城市最重要的就是天際線,東方城市的天際線一般採用自然意境來表達,此次,我們的楚商大廈外觀將以花冠為造型,閃耀武漢的文化天空。」
在他看來,任何城市的最高樓都有一個具有獨特設計的穹頂,這個穹頂是整個城市社區的意義之巔,代表著一座城市的獨特氣質與精神追求。
他介紹,楚商大廈將融匯東西方文化與世界最新摩天大樓建設理念,建設一座時尚智能、綠色低碳、商業繁盛、文化交融、面向未來的「空中之城」。
李祖原曾多次來到武漢。「這裡有長江、漢水,有那麼多的湖泊,地理位置又居中獨厚,是整個長江流域中非常重要的城市,」李祖原說,「這促使我聯想起花冠的造型,花冠預示武漢在長江流域將繼續發光發熱。」
楚商大廈與綠地大樓隔江相望
長江之門
借用臺北101大樓的設計靈感,李祖原還將為楚商大廈打造大型觀景頂層。「人們每到一座城市都愛』攻頂』,這也是臺北101的成功之處。武漢城市風不大,很適合建造大型頂層。楚商大廈也將建造大型觀景層,成為武漢的又一個旅遊觀光熱門景點。」
「人民紅小兵」公號撰文說,長江之門,世界級城市的建設奇蹟。
談到巴黎,人們會想到凱旋門,談到倫敦,人們會想到大本鐘,談到紐約,人們會想到自由女神像,談到義大利,人們會想到比薩斜塔……
未來,人們放眼中國中部,會不會想到武漢長江之濱的長江之門,從設想到設計再到實施,無一不體現了武漢這座國際化城市的雄心壯志。
長江之門的規劃正為武漢匹配「世界級」夢想。今年初,武漢規劃建設長江主軸左岸大道時,提出打造「長江之門」的設想,經過多次論證,最終選址漢口江灘四唯路口。武漢2049夢想,將迸發無限想像。
李祖原作品受爭議
「一個偉大的民族,要有自己的美學,美學就代表了我們這個民族的靈魂」,李祖原說。
根據百度百科資料,李祖原:臺灣著名建築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畢業,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學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碩士。致力於研究有繼承中國傳統特色的新建築。他主持設計的「臺北101」是全世界第三高的摩天大樓。直至2010年1月4日杜拜塔的建成才使得臺北101退居世界第五高樓。
有人曾經這樣評價李祖原,在中國當代建築師中,很少有人像李祖原那樣一貫堅持主張「中國式建築」的實踐;很少有人像李祖原那樣同時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有著如此博大精深的理解;很少有人像李祖原那樣如此執著地探索「意」與「象」的共生,並在建築中力圖表達意念;很少有人像李祖原那樣在當代建築中體現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探索東西方文化在更高層次上的契合;也很少有人像李祖原那樣追尋當代建築的理念,探索當代建築的哲理。
但同時,這位臺灣著名建築大師也飽受爭議,百度搜索「李祖原」顯示相關搜索中有:李祖原設計之醜。
知乎上同時有關於「如何評價臺灣建築師李祖原的設計風格」的問題,也有不少網友作答。
據報導, 「李祖原設計之醜「這一說源於:2005年《EGG》雜誌與楊恩達所創辦之準建築人手札網站發起「臺灣憂質建築厚裡豆獎」票選臺灣最醜建築,前十名有五名是由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2007年,再度舉辦票選,由李祖原設計的建成圓環得到最醜建築第一名。圓環本為老臺北繁榮的象徵,耗資兩億元的建成並於2002年營業。
2010年第一屆「中國十大醜陋建築」評選中,高票當選「醜陋建築」的北京盤古大觀,也出自李祖原之手。盤古大觀曾是北京最貴的豪宅,有新聞稱:比爾蓋茨在盤古大觀租了一套四合院,一年一億。
李祖原在瀋陽的作品方圓大廈同樣多次入圍最醜建築,2012年1月,美國CNN網站評選全球最醜的十大建築,瀋陽方圓大廈卻名列其中。2012年4月,英國《衛報》評選出全球21處在建或已建成的外形最難看的建築。瀋陽方圓大廈又再度入選。
CNN認為,方圓大廈試圖融合東西方風格,但是看起來並不和諧。由於"審美"定義偏主觀,標準不一,因此CNN特意表明,此榜單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全球十大"最有爭議"的建築。
1999年 高雄
● 北京盤古大觀
2007年 北京
● 上海世界博覽會臺灣館
2009年 上海
有網友稱,楚商大廈稱「漢口111」更直觀。你覺得呢?歡迎投票。
出品:長江日報光谷編輯部 | 長江日報(光谷)數字產品實驗室
部分圖文資料來源於網絡
編輯:果子李
主編:王十一
商務合作+聯繫轉載: tel:027-87616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