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師傅,腿腳不好就甭老出門兒了,我們來給您送份兒菜。」「謝謝!你們這麼忙還老往我這兒跑,真是辛苦了!」
近日,麥子店街道民生保障辦公室工作人員與農展南裡社區居幹一起,將一袋沉甸甸的蔬菜、雞蛋,送到了一戶困難居民家中。當天,共有130餘份「暖心菜籃」被送到麥子店街道6個社區,並陸續送往困難獨居老人、困難殘疾人等困難居民家中。
在疫情防控期間,麥子店街道關心關懷轄區困難群體,開展了多種多樣的貼心服務,此次送出的「暖心菜籃」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除此以外,麥子店街道還面向困難居民開展贈送口罩、點對點送藥、開通線上課堂疏解心理壓力等服務,在疫情期間給居民送去別樣的溫暖。
「暖心菜籃」送上門 宅家也安心
土豆、白菜、西紅柿、雞蛋……滿滿一推車菜品一大早就運到了農展南裡社區門口,麥子店街道民生保障辦公室幹部與社區工作者一起動手,不一會兒就分裝出10餘份,每份包括8種蔬菜和1盒雞蛋。這就是麥子店街道為轄區困難居民準備的「暖心菜籃」。
提起幾份「暖心菜籃」,民生保障辦公室幹部與社區民政專幹準備給行動不便的困難家庭送菜到家。徐女士是農展南裡社區的困難失能居民,行動不便。看見社區工作者馬克拎著一大袋菜進門,徐女士雖然不便起身相迎,臉上早已滿是笑意。「徐姨,給您送份菜,夠您吃一陣子了。」社區居幹馬克熟絡地和她寒暄起來。徐女士不住道謝,她說,因為自己身體原因,平時社區工作者們都非常照顧自己,他們不主動打擾,但只要自己有事兒,他們隨叫隨到,沒想到這次他們主動上門,給自己送了這樣一份「禮物」。
據馬克介紹,徐女士行動困難,加上現在正是防疫期間,買菜更加成了問題,這次給她們送上這樣一份「暖心菜籃」,幫助她解決燃眉之急。這份「暖心菜籃」,包括雞蛋、土豆、白菜、番茄、洋蔥等9種菜品,面向麥子店街道6個社區的低保家庭、困難老人、困難殘疾人等130 餘戶困難居民進行發放。這次「暖心關懷送家門」工作,是麥子店街道在疫情防控期間面向轄區特殊群體的又一次溫暖服務。
「我們兩周之前就與京客隆進行溝通協商,選擇了一些比較耐儲存的蔬菜,近期將會陸續發放給困難居民,一來是解決他們實際的生活困難,同時也是減少他們出門的機會,降低感染風險。」民生保障辦公室副主任劉丹介紹。其實,「暖心菜籃」是街道另一份溫暖的延續。據悉,此次購買菜品,以及前不久麥子店街道面向部分家庭發放的3000枚口罩,資金都是從歷年來「愛心匯聚 春暖麥家」愛心捐贈中來。劉丹介紹,「愛心匯聚 春暖麥家」是麥子店街道一項品牌慈善活動,三年來吸引了眾多愛心單位和愛心人士捐贈善款與物品,「雖然今年因為疫情,捐贈活動延期舉辦,但是我們利用往年捐贈的善款,為困難居民解決迫切的、實際的、切身的困難,讓這份愛心在麥子店以另一種方式延續、擴展」。
多溝通勤問需 把你放心裡
在疫情防控期間,麥子店街道為轄區困難群體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服務。但是,向誰提供服務,提供什麼服務?怎樣提供服務?這並非「一拍腦門」決定的,而是依據對轄區居民的摸排和問需。在防疫工作開展初期,各社區在轄區居民信息進行整體摸排的同時,更進一步地詳細掌握,並進一步加強對這部分居民的溝通與聯繫。農展南裡社區80歲以上的老人有近300人,社區專幹要做到每周對每一位老人電話回訪一遍,詢問他們有何困難或需求。「如果老人有事找咱幫忙,辦完事兒還得再次回訪,每天三十來個電話是少不了的。」馬克說道。農展南裡社區現有肢體、智力等不同類別殘障人員83位。在社區戰疫期間,馬克每隔三五天就通過電話追訪,了解他們的身體情況和生活需求。
棗營南裡社區工作者金麗是民政專幹,平時在工作中就常與社區裡的老人打交道。棗營南裡社區高齡、獨居老人比較多,其中獨居老人有32戶。疫情發生後,老人們的生活起居及身體狀態都需要時刻關注,金麗對老人們更關心了。每隔兩三天她就打一次電話給他們,從身體狀況聊到生活需求。出門的不方便給老人們帶來的最大困擾就是拿藥困難,部分獨居老人常年藥不離身,金麗知道後,叮囑老人需要拿藥直接電話聯繫她,她再聯繫棗營北裡社區服務站取藥,為老人送藥上門。前不久,金麗像往常一樣打電話給社區獨居老人王女士,詢問她的身體狀況及需求,在電話中,她才告訴金麗自己出門買菜時摔傷了膝蓋,金麗得知後一邊詢問老人的傷勢,一邊叫上王女士所在的支部書記向她家中趕去。來到王女士家中,金麗邊「埋怨」著老人不早點告訴她,邊仔細查看她膝蓋的受傷情況,金麗說道:「現在棗營北裡社區衛生服務站可以點對點送藥了,您有需要直接告訴我,最近這段時間儘量不要出門了,生活上有什麼需要也儘管聯繫我,千萬別覺得給我添麻煩!」
防疫數據再利用 個性化定製服務
在防疫工作中,通過匯總麥子店轄區特殊群體的動態數據,麥子店街道跟具體不同群體的需求提供「定製化服務」。疫情防控初期,口罩比較緊缺,為此,民生保障辦公室利用「愛心匯聚 春暖麥家」的愛心善款購置了一批口罩發放到有需要的困難家庭手中。「麥子店街道每年都會用這筆資金給困難家庭提供幫助,今年因為疫情,前期口罩不好買,因此我們為計生特殊家庭、困難老人、困難殘疾人等購置了口罩。」民生保障辦公室科長王書平介紹。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麥子店街道各養老機構按照要求實行封閉管理,老人們的日常用藥逐漸儲備不足。為此,民生保障辦公室主動與兩處醫保定點醫院——三裡屯衛生中心和六裡屯衛生中心取得聯繫,說明情況,申請支持。經過溝通協調,三裡屯衛生中心設置了「疫情期間極簡開藥流程」,可快速取藥;六裡屯衛生中心除設置了極簡取藥流程外,還為機構老人開展視頻問診服務。 溫馨家園在冊人員以精神疾病患者為主,現在冊約20餘人。為了避免他們因疫情長期在家導致情緒波動,麥子店街道殘聯通過「麥子店的溫馨家園」微信公眾號多次開展線上心理疏導課程,並在殘聯理事長魏東的帶領下,定期組織「抗擊疫情 我們在線」系列活動等,豐富轄區殘障朋友宅在家的生活,截至目前已開展了「居家鍛鍊比比看」「節日秀佳作 致敬抗議女神」等5次線上系列活動。
「應市區要求,我們雖然暫時關閉了溫馨家園的開放,但是對麥子店轄區殘障朋友的責任和愛是關不住的。疫情期間,大家不能面對面,那就換種方式在一起。」街道殘聯理事長魏東說。在麥子店,疫情防控工作既有嚴格管理,又有柔情關懷。正是這種「剛柔並濟」,把特別的愛送給特別的「你」,讓這場戰疫雖艱難卻也常常令人感到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