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在南沙趕建機場 考驗海峽兩岸共守南海默契

2020-12-25 搜狐網

  面對太平島上風波再起,人們也許不該忘記,海峽兩岸曾經有過共守南海、一致對外的默契……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記者王文山報導 12月31日越南外交部發言人宣稱,臺灣在南沙群島的太平島興建飛機跑道,「嚴重侵犯越南的主權」,要求臺灣方面立即停工。

  事情的緣起要從2005年10月說起,據臺灣《新新聞》周報披露,當月臺灣陸軍徵集一些具有建築經驗的軍官士兵,調往陸軍第6軍團53工兵群工3營服役,執行代號「太平專案」的機密任務。

據悉,「太平專案」實際上就是要在太平島修建一條1150米長的機場跑道和其他相關設施。臺灣要在太平島建機場跑道已經喊了12年,卻從未見八字有一撇,現在卻以極機密作業開始動工,自然引發了外界廣泛關注。

  南沙趕建機場專為陳水扁

  根據臺灣「國防部」的說法,南沙太平島不僅有臺灣海防官兵駐守,也常有臺灣漁船在附近作業甚至停靠,由於不時傳出有人因意外或病急而無法得到及時救治,所以在軍方人員及經費都允許的前提下,便考慮以「人道考量」之名進行太平島機場跑道興建的作業。

  然而這種解釋仍讓外界疑惑重重。太平島自1956年蔣介石派軍艦驅逐霸佔島嶼的菲律賓軍民以來,一直由臺灣軍隊或海巡署駐守,臺灣在其控制下的島嶼修建機場,如果真是出於所謂「人道救援」目的,何必遮遮掩掩?如果機場真沒有軍事目的,何需直接動用「國防機密預算預備金」?如果具有軍事目的,修建一條無法滿足戰鬥機起降的跑道又有什麼用處呢?即使將來跑道可以延長到2000米以上,「國軍」的空中力量又能因這個只有0.43平方公裡的小島而增強多少?

  因此,臺灣一些「立委」認為,機場很可能是具有讓陳水扁在卸任前得以進行南沙之行而專案趕工的意味。今年9月16日,陳水扁公開表示,未來3年內,他最希望而且一定會登上「臺灣最南端的太平島」,並「邀請媒體記者一起見證歷史」。

  臺灣對太平島主權看法的變遷

  在蔣介石、蔣經國時代,臺灣當局在兩岸關係上雖奉行「反共拒和」的強硬立場,但在南海諸島上卻與祖國大陸立場一致,稱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堅持南海的「歷史性水域」,反對他人侵佔。海峽兩岸甚至一度形成了守衛南海的默契。

  1974年1月,解放軍海軍在西沙永樂群島對南越海軍進行自衛反擊作戰時,東海艦隊兵力前往支援,被臺灣軍隊封鎖了近30年的臺灣海峽卻對解放軍南下兵力大開綠燈,使我兵力順利通過臺灣海峽。1976年3月,臺灣當局針對越南出版的地圖將西沙、南沙群島列入越南領土,專門發表聲明指出西沙、南沙群島均為中國領土。

  1988年3月,大陸海軍艦艇在南沙赤瓜礁海區對侵佔赤瓜礁的外國海軍進行反擊作戰,解放軍曾在太平島停留一周補充糧食飲水。當時臺灣「國防部長」鄭為元公開表示,「如果再發生戰爭,國軍將助共軍抗戰」。1993年,臺灣當局制定「南海政策綱領」,明確提出要堅定維護南海主權,「國防部」有關官員表示,「不排除與大陸合作開發與管理南沙」。

  然而,李登輝上臺後推行「臺獨」路線,拋棄在維護南海諸島主權上同大陸協調一致的立場,甚至企圖將「中華民國領土僅及臺澎金馬」的「臺獨」主張寫進所謂「憲法」。

  1996年7月,日本右翼分子強行登上釣魚島並建造燈塔,中國政府向日本提出強烈抗議,但臺灣當局公開表示不與大陸站在同一立場。1999年11月,「國防部長」唐飛突然宣布「海軍陸戰隊」從已經駐守了幾十年的太平島撤軍,換成海警駐守。

  延伸:臺媒報導臺軍曾計劃登釣魚島炸毀日燈塔 李登輝叫停

  太平島上不太平

  因此,無論這次臺灣在太平島上修建機場是出於「政客作秀」還是「戰略考量」,兩岸海軍軍旗在太平島及附近海域曾經共同飄揚的事實,向任何覬覦中國領土的外國勢力都發出了提醒和警告,海峽兩岸的矛盾只是兄弟鬩牆,而在南海領土問題上還輪不到外人探頭探腦。

  事實上,某些國家在太平島主權問題上說三道四也不是第一回了。2004年4月臺灣運送建築材料赴南沙中洲礁建築簡易觀鳥亭。越南就要求臺灣「停止在越南擁有主權的島嶼上的活動」。越南的海軍陸戰隊還佔據太平島附近鄭和群島周邊所有可以被佔領的島礁,如敦謙沙洲、舶蘭礁、鴻庥島,以及安達礁。菲律賓也在距離太平島以南38海裡處的中業島,派遣海軍陸戰隊進駐,並建有跑道供小型戰機起降。

  此次,越南外交部就「太平專案」的「指責」遭到了臺灣方面的反駁,臺灣「外交部」旋即聲明「太平島是中華民國的領土」。不管臺北和北京對「一個中國」的概念的解釋有多大差距,但至少在太平島問題上,「中國」的概念還是海峽兩岸所共守的。陳水扁為什麼要在太平島修建機場是一回事,如果真的是在針對大陸,大陸自然有應對之道;但如果有些國家企圖從中漁利,甚至趁火打劫,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相關焦點

  • 臺學者:大陸軍力震懾越南 兩岸應共守太平島
    當時媒體分析認為,修建太平島機場,一方面是為了配合臺軍反潛能力建設,以對抗大陸軍力,另一方面是將兩岸緊張局勢延伸到南海海域,企圖增加國際關注。2008 年2 月,陳水扁登上太平島,發表《南沙倡議》,妄圖推動臺灣以「主權國家」身份參與南海多邊合作框架。  馬英九執政後,兩岸關係持續改善,臺當局對南海問題的立場也有所調整,不斷重申「中華民國」對南海的主權與共同開發立場。
  • 南薰礁——兩岸共守南沙的見證
    太平島由於面積較大,生活設施齊全,今年還建有機場,太平島的補給次數比較頻繁,平均每個月有一次補給。在每次補給的時候,兩邊的官兵都心有靈犀,有互相表示友好的行為。「我們守礁的官兵有這個感受,臺灣艦艇編隊過來從我們北邊出現的時候,一般都是8海裡發現時就可以看到,如果再往南一點,一般都是5到6海裡,再轉向東航行。
  • 兩岸學者聚會澎湖共商臺灣海峽環保大計
    新華網澎湖8月16日電(記者裴闖 文赤樺)「第三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會議——澎湖論壇」16日在澎湖科技大學舉行,兩岸200多位環保官員和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共商臺灣海峽環保大計。
  • "海峽兩岸臺北旅展"大陸參展團抵達臺灣桃園機場
    「海峽兩岸臺北旅展」大陸參展團抵達臺灣    臺灣觀光協會會長張學勞到機場迎接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執行會長張希欽率領的「海峽兩岸臺北旅展」大陸參展團一行    11月1日22時10分,由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執行會長張希欽率領的「海峽兩岸臺北旅展」大陸參展團順利抵達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 圖文:海峽兩岸在臺灣嘉義共祭炎帝
    湖北日報訊 圖為:海峽兩岸炎帝神農祭祀大典現場。(記者 黃俊華 陳會君 攝)  本報嘉義5月31日電(記者黃俊華、陳會君)2013海峽兩岸炎帝神農祭祀大典,今日在臺灣嘉義市燈會廣場舉行。率團正在臺灣參訪的省委書記李鴻忠,與臺灣各界數百人共襄盛典,一起拜祭華夏始祖炎帝神農,並恭讀頌文。  本次祭祀大典主題為「千裡迎聖祖、萬民慶神農」,由嘉義市大天宮舉辦。
  • 南薰礁官兵期盼兩岸攜手共守南沙
    有很多來過南沙四五次的人,都因為風浪太大,沒能登上南薰礁。採訪團還算幸運。  南薰礁地理位置特殊。礁盤東北面12.5海裡處就是臺灣軍隊駐守的太平島。守礁官兵告訴記者,平時天氣好的時候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太平島,用望遠鏡可以看清島上的建築、樹木,島上綠色鬱鬱蔥蔥。
  • 臺灣海峽擬建橋梁隧道 兩岸專家共商架設方案
    中新網福州3月24日消息:臺灣海峽橋隧建設學術研討會23—24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來自兩岸的橋隧專家、經濟學者60餘人,歡聚一堂,共商架設海峽橋隧大計。  據此間媒體報導,首次臺灣海峽橋梁隧道建設學術研討會1998年11月在廈門舉行,國內外專家初次就建設臺灣海峽橋梁隧道工程的可行性方案等方面問題進行探討,提出了海峽隧道建設的三條線路方案,即北線、中線和南線。
  • 天涯共此時 & 兩岸一家親——海峽 兩岸 中秋 合唱音樂節
    隨著兩岸關係發展的逐步深入,兩岸文化交流成為兩岸關係務實發展的關鍵環節。海峽兩岸本同根,血脈相連一家親;一衣帶水一線牽,兩岸攜手情更深。合唱藝術以其獨特的大眾性和普及性將成為兩岸人民相融相親的紐帶和橋梁。
  • 【海峽論壇】「臺灣團擠滿廈門機場」的感動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陸委會指稱海峽論壇搞統戰分化,禁止臺當局的官員登陸出席,還對海峽論壇的出席者進行了層層阻撓,新黨青年軍王炳忠、侯漢廷、林明正因涉所謂「國安法」被限制離臺,也無法參加。
  • 海峽共架彩虹橋,兩岸同圓通道夢
    數百名兩岸知名專家學者和工程界人士19日聚集臺北,研討在臺灣海峽如何架設橋梁或修築隧道。  在2012海峽兩岸橋隧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上,大陸參訪團團長、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陳培健說,海峽兩岸橋隧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自1998年首辦以來已歷經九屆,這也是2008年以來兩岸專家學者和工程業界在寶島第二次聚首。本次研討會的主題是修建海峽橋隧通道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橋隧方案比選、社會經濟影響和工程關鍵技術。
  • 臺灣海峽兩岸海上直航一年
    人民網北京12月28日電 (記者嚴冰)交通運輸部臺辦主任宋德星今天受權宣布大陸方面最新制定的進一步促進兩岸海上直航的三項政策措施,並就臺灣海峽兩岸海上直航一年來的情況介紹說,直航一年來,兩岸共批准了160餘艘船舶從事兩岸海上直航運輸,同時還批准了1400多個單航次運輸。
  • 兩岸"泳士"橫渡臺灣海峽 "中國橫渡第一人"領銜
    兩岸"泳士"橫渡臺灣海峽 "中國橫渡第一人"領銜 2014-08-14 10:16:05之後,第一棒的臺灣健兒繼續前行,其餘健兒上船等待。數小時後,將由大陸的第一棒健兒下海,接力替換臺灣泳渡者。如此交叉循環,最後離終點岸邊1公裡時,全體運動員再一起下水,和最後一位抵達岸邊的泳渡者攜手登岸。  預計耗時三天堪稱生死考驗  臺灣海峽橫亙大陸與臺灣之間,是世界上尚未被人類橫渡過的著名海峽之一,橫渡臺灣海峽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
  • 兩岸歌星攜手放歌 共祝海峽新春吉祥
    兩岸歌星攜手放歌 共祝海峽新春吉祥 2011年02月21日 13:2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2020海峽兩岸共祭人文始祖伏羲典禮在新北市舉行
    新華社臺北6月22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2020(庚子)年海峽兩岸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22日在臺灣新北市舉行。這是兩岸連續第七年跨海同步共祭伏羲。當日大陸公祭伏羲大典在甘肅省天水市伏羲廣場舉行。
  • 早安海峽:兩岸確認2019年春節加班等航空安排:共600多班
    魅力中國,早安海峽!各位早上好,今天是12月27號,星期四,農曆十一月二十一,歡迎收聽中國臺灣網《早安,海峽》。  首先來關注新聞頭條  【頭條】  兩岸確認2019年春節加班等航空安排:共600多班  26日,記者從中國民航局獲悉:兩岸民航主管部門聯繫人於近日經過多番書面和電話溝通,就2019年春節加班事宜和具體安排進行了確認。
  • 第九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
    共有來自全國25個省(市、地區)和臺灣地區的高校大學生參加。約計78名選手通過複賽的層層選拔,最終33名選手代表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通過「創意主播」、「兩兩對陣」、「急智大考驗」環節,最終產生5名海峽兩岸的金獎得主。
  • 第十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臺灣賽區決賽舉行
    新華社臺北11月4日電(記者劉歡 吳濟海)「第十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臺灣賽區決賽」4日在新北市舉行,最終3位選手勝出,獲得赴大陸參加最終決賽的機會。此次比賽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和海峽衛視共同舉辦。
  • 農業部福建省共辦海峽兩岸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
    新華社福州9月27日電(記者 魏培全)由國家農業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海峽兩岸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儀式27日在馬尾福州海事局馬江碼頭舉行。活動的主題為「兩岸共海峽,情誼連萬家」。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劉修德向記者介紹說,漁業是幾千年來兩岸的傳統產業,通過海峽兩岸漁業資源增殖放流,能夠促進臺灣海峽漁業資源的恢復,促進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還能夠喚起兩岸民眾關注漁業資源的保護,促進水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的保護。
  • 臺灣專家:海峽兩岸交流親歷與感想
    海峽兩岸開放交流已歷三十年。對我而言,中國大陸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長期生長、受教及生活於臺灣,我深受中國國學、史地、社會、文化的教育和陶冶;美國求學五年、英國智庫客座研習一年,以及後續的工作與教學研究,則提供了從全球格局檢視兩岸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