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太平島上風波再起,人們也許不該忘記,海峽兩岸曾經有過共守南海、一致對外的默契……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記者王文山報導 12月31日越南外交部發言人宣稱,臺灣在南沙群島的太平島興建飛機跑道,「嚴重侵犯越南的主權」,要求臺灣方面立即停工。
事情的緣起要從2005年10月說起,據臺灣《新新聞》周報披露,當月臺灣陸軍徵集一些具有建築經驗的軍官士兵,調往陸軍第6軍團53工兵群工3營服役,執行代號「太平專案」的機密任務。
據悉,「太平專案」實際上就是要在太平島修建一條1150米長的機場跑道和其他相關設施。臺灣要在太平島建機場跑道已經喊了12年,卻從未見八字有一撇,現在卻以極機密作業開始動工,自然引發了外界廣泛關注。南沙趕建機場專為陳水扁?
根據臺灣「國防部」的說法,南沙太平島不僅有臺灣海防官兵駐守,也常有臺灣漁船在附近作業甚至停靠,由於不時傳出有人因意外或病急而無法得到及時救治,所以在軍方人員及經費都允許的前提下,便考慮以「人道考量」之名進行太平島機場跑道興建的作業。
然而這種解釋仍讓外界疑惑重重。太平島自1956年蔣介石派軍艦驅逐霸佔島嶼的菲律賓軍民以來,一直由臺灣軍隊或海巡署駐守,臺灣在其控制下的島嶼修建機場,如果真是出於所謂「人道救援」目的,何必遮遮掩掩?如果機場真沒有軍事目的,何需直接動用「國防機密預算預備金」?如果具有軍事目的,修建一條無法滿足戰鬥機起降的跑道又有什麼用處呢?即使將來跑道可以延長到2000米以上,「國軍」的空中力量又能因這個只有0.43平方公裡的小島而增強多少?
因此,臺灣一些「立委」認為,機場很可能是具有讓陳水扁在卸任前得以進行南沙之行而專案趕工的意味。今年9月16日,陳水扁公開表示,未來3年內,他最希望而且一定會登上「臺灣最南端的太平島」,並「邀請媒體記者一起見證歷史」。
臺灣對太平島主權看法的變遷
在蔣介石、蔣經國時代,臺灣當局在兩岸關係上雖奉行「反共拒和」的強硬立場,但在南海諸島上卻與祖國大陸立場一致,稱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堅持南海的「歷史性水域」,反對他人侵佔。海峽兩岸甚至一度形成了守衛南海的默契。
1974年1月,解放軍海軍在西沙永樂群島對南越海軍進行自衛反擊作戰時,東海艦隊兵力前往支援,被臺灣軍隊封鎖了近30年的臺灣海峽卻對解放軍南下兵力大開綠燈,使我兵力順利通過臺灣海峽。1976年3月,臺灣當局針對越南出版的地圖將西沙、南沙群島列入越南領土,專門發表聲明指出西沙、南沙群島均為中國領土。
1988年3月,大陸海軍艦艇在南沙赤瓜礁海區對侵佔赤瓜礁的外國海軍進行反擊作戰,解放軍曾在太平島停留一周補充糧食飲水。當時臺灣「國防部長」鄭為元公開表示,「如果再發生戰爭,國軍將助共軍抗戰」。1993年,臺灣當局制定「南海政策綱領」,明確提出要堅定維護南海主權,「國防部」有關官員表示,「不排除與大陸合作開發與管理南沙」。
然而,李登輝上臺後推行「臺獨」路線,拋棄在維護南海諸島主權上同大陸協調一致的立場,甚至企圖將「中華民國領土僅及臺澎金馬」的「臺獨」主張寫進所謂「憲法」。
1996年7月,日本右翼分子強行登上釣魚島並建造燈塔,中國政府向日本提出強烈抗議,但臺灣當局公開表示不與大陸站在同一立場。1999年11月,「國防部長」唐飛突然宣布「海軍陸戰隊」從已經駐守了幾十年的太平島撤軍,換成海警駐守。
延伸:臺媒報導臺軍曾計劃登釣魚島炸毀日燈塔 李登輝叫停
太平島上不太平
因此,無論這次臺灣在太平島上修建機場是出於「政客作秀」還是「戰略考量」,兩岸海軍軍旗在太平島及附近海域曾經共同飄揚的事實,向任何覬覦中國領土的外國勢力都發出了提醒和警告,海峽兩岸的矛盾只是兄弟鬩牆,而在南海領土問題上還輪不到外人探頭探腦。
事實上,某些國家在太平島主權問題上說三道四也不是第一回了。2004年4月臺灣運送建築材料赴南沙中洲礁建築簡易觀鳥亭。越南就要求臺灣「停止在越南擁有主權的島嶼上的活動」。越南的海軍陸戰隊還佔據太平島附近鄭和群島周邊所有可以被佔領的島礁,如敦謙沙洲、舶蘭礁、鴻庥島,以及安達礁。菲律賓也在距離太平島以南38海裡處的中業島,派遣海軍陸戰隊進駐,並建有跑道供小型戰機起降。
此次,越南外交部就「太平專案」的「指責」遭到了臺灣方面的反駁,臺灣「外交部」旋即聲明「太平島是中華民國的領土」。不管臺北和北京對「一個中國」的概念的解釋有多大差距,但至少在太平島問題上,「中國」的概念還是海峽兩岸所共守的。陳水扁為什麼要在太平島修建機場是一回事,如果真的是在針對大陸,大陸自然有應對之道;但如果有些國家企圖從中漁利,甚至趁火打劫,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