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傑明·巴頓奇事》劇照
時光網訊 在剛剛公布的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名單中,《班傑明·巴頓奇事》一騎當先,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在內的13項提名。僅次於《彗星美人》和《鐵達尼號》的14項提名,與《芝加哥》、《阿甘正傳》、《莎翁情史》、《亂世佳人》、《亂世忠魂》、《歡樂滿人間》、《靈欲春宵》、《指環王:魔戒現身》等片一起並列史上第二。
其實將《班傑明·巴頓奇事》說成是《阿甘正傳》的魔幻版演繹不無道理,這兩部作品的編劇都是埃裡克·羅斯,而《班傑明·巴頓奇事》從人物個體入手,追述美國近代歷史變遷的手法也與《阿甘正傳》十分相似。不同的是,《班傑明·巴頓奇事》探討的是生與死、時間與命運這樣的話題,《阿甘正傳》雖然也在這些主題上有所涉獵,但整體還是一部強調歷史,集中於「美國夢」的營造,激發集體懷舊的作品。他倆的共同點在於,都傳達了較為典型的「美國觀點」,這點與較為保守的學院評委的口味基本接近。
讓我們來看看《班傑明·巴頓奇事》所獲得13個提名都是什麼,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化妝、最佳配樂、最佳音響效果、最佳視覺效果、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幾乎涵蓋了影片的各個製作環節,看得出來,《班傑明·巴頓奇事》的整體優勢相當明顯,具備獲得最佳影片的基礎和霸氣。
目前來看,《班傑明·巴頓奇事》獲得最佳影片的可能性相當大,差不多一隻腳已經踏進了奧斯卡的殿堂。剛才提到的那幾部作品,最後全部獲得了最佳影片獎,這一點就很具說服力。
此外,關於學院評委的構成,有三點值得注意:首先演員佔了評委很大的比重,布拉德·皮特、凱特·布蘭切特和蒂爾達·斯文頓在片中的演技均可圈可點,再加上幾位熠熠生輝的配角的精彩演出,十分能討演員評委的歡心。另外兩部群戲突出的電影——《黑暗騎士》與《虐童疑雲》均落選最佳影片提名,更是為《班傑明·巴頓奇事》加冕掃清了障礙。
其次,男性評委和中年以上的評委佔了學院的大多數,他們的思維顯然會相對保守,而《班傑明·巴頓奇事》四平八穩的故事和思想脈絡顯然更加討巧,比起《米爾克》的同性戀題材,《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對於印度電影的大膽結構和顛覆,《福斯特對話尼克森》的先鋒性,《班傑明·巴頓奇事》是最穩當的一個。當然,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競爭激烈,現在武斷預測還是早了點。
在最佳導演的爭奪上,大衛·芬奇可佔不到什麼便宜,丹尼·博伊爾、格斯·范·桑特、史蒂芬·戴德利都屬於奧斯卡的新人和準新人,一個個都是身手了得。而反觀大衛·芬奇自身,受題材限制,這一次的視聽風格處理保守了不少,是否可以打動評委,還尚待甄別。
布拉德·皮特上一次獲得奧斯卡的青睞,還是靠《12隻猴子》中那個神經質一般的角色(最佳男配角提名),他為《班傑明·巴頓奇事》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但是西恩·潘、弗蘭克·蘭格拉、米基·洛克乃至理查·詹金斯都有在各自影片中靈魂附體的表現,皮特想要加冕談何容易。另一個入圍表演獎的是塔拉吉·P·漢森(最佳女配角),他入圍勝在本人與角色反差較大,這樣表演功力毫無疑問就能夠較為明顯的得到認可,所以說,她獲獎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不過,對塔拉吉·P·漢森來說,最大的攔路虎恐怕就是艾米·亞當斯了。
在最佳改編劇本的爭奪上,《班傑明·巴頓奇事》同樣沒有明顯的優勢,《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朗讀者》都具備相當的實力。不過艾瑞克·羅斯可以把如此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演化成相對完整的劇本,就說明了他「改編」的功力。
對《班傑明·巴頓奇事》來說,最佳化妝和最佳視覺效果是不能割裂開來提的,沒有神出鬼沒的視覺特效,再好的化妝師也不可能把皮特蒼老的面孔放到另一個人的身上,從技術的革命性來講,《班傑明·巴頓奇事》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如果能夠獲獎,就是對於整個特效團隊的肯定。
在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這三個環節上,《班傑明·巴頓奇事》都不具備明顯的優勢,能否獲得一兩個獎,就要看運氣了。
最佳音響效果這一環節、《機器人總動員》是其最大的對手,與之相比,《班傑明·巴頓奇事》獲勝的機率不大。至於最佳剪輯這一獎項,竊以為雖然《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與《福斯特對話尼克森》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突出,但是《班傑明·巴頓奇事》獲勝的概率還是蠻大的。
總之,雖然《班傑明·巴頓奇事》獲得了13項的恐怖提名,但是想要像《指環王3》那樣11項提名全部命中,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五、六個小金人應該是《班傑明·巴頓奇事》追求的目標。
下一頁:返老還童術--《班傑明·巴頓奇事》特效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