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晨,北京京都兒童醫院新生兒病房的焦少敏醫生出現在湖南省兒童醫院的重症監護室裡,他要和當地醫生一起,為一名患有重度支氣管肺發育不良、重度肺動脈高壓、重症肺部感染的早產兒吉星進行病情診斷和評估,為將孩子轉運到京接受救治而做準備。
「孩子,你一定要挺過這一關!」病房外,吉星的父親曾令義焦急地等待著。曾令義與妻子結婚7年,直到去年妻子才通過試管嬰兒懷上了寶寶。然而,懷胎不到7個月,妻子突然出現早產跡象,必須實施緊急剖腹產。胎齡不滿26周的吉星出生時體重僅有800克,被診斷出患有新生兒慢性肺疾病、巨細胞病毒感染、重症肺炎、敗血症等病症。
為保住這個來之不易的孩子,夫妻倆帶著吉星從郴州趕到長沙,開始了漫漫求醫路。「我們四處借錢給孩子治病,幾個月已經花了50多萬,可他的病情還是很重,呼吸機參數降不下來,醫院已經多次下了病危通知書……」曾令義說到這兒忍不住哽咽了,「醫生也勸我們考慮放棄,但我們眼看著孩子從800克長到11斤多了,作為父母我們怎麼忍心放棄?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都想讓孩子活下來!」
曾令義多番聯繫了深圳、北京等地的大醫院,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同意收治孩子。但北京與長沙之間路途遙遠,病情危重的吉星能否成功轉運成了一大問題。
「吉星是我們轉運患者中病情最重的一個,出於安全考慮和為孩子負責,我們要評估他的病情和身體狀況是否適合長途轉運。」京都兒童醫院的焦少敏醫生昨天專程乘高鐵遠赴湖南。他仔細查看了吉星出生至今的全部病情資料,「目前醫生在用一氧化氮來降低孩子的肺動脈壓力,減少他反覆出現的低氧血症。」焦少敏說,「如果患兒無法脫離一氧化氮,轉運的風險將會很高。」
與此同時,轉運團隊的5名醫護人員帶著呼吸機、制氧機、監護儀、除顫儀、吸痰器、微量泵等全套兒科ICU轉運裝備和兒科專用的鎮靜、肌松搶救藥物,正馬不停蹄地趕往醫院,為轉運做準備。
長沙與北京相距1500多公裡,救護車耗時太長,乘飛機費用太高,高鐵無疑是最佳轉運方案。轉運團隊負責人李貝說,團隊已制定了詳盡的轉運計劃表,並向鐵路部門做了特殊旅客登記,在北京接站的救護車也已安排完備。
如果吉星能夠挺過脫離一氧化氮吸入這一關,根據計劃,他將在6名醫護人員的護送下,今天下午乘坐高鐵出發,晚上即可抵達北京。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褚英碩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