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河的十月,成就了多年以來的最美季節。在這個國慶與中秋相逢的季節,溫泉河掀開了她羞羞答答的面紗,衝著世人莞爾一笑,便醉了身旁,迷了遠方。
溫泉河溼地公園二期的建成開放,呼應著一期的美麗有約。在晴天、雨霧,朝霞、夕陽,天光、夜景的光影構圖中,讓人沉浸於綠林、水濱、芳草、曲徑、臺榭、假山構築的意境裡,心中流淌開屬於自己的一份愜意。溫泉河上飛虹一般的富昌大橋,晴日裡以優美的造型和奪目的光彩讓人遠遠地側目頷首,夜幕下,它以優雅的姿態變幻著紅、橙、黃、綠、青、藍、紫,交錯間便流光溢彩,讓人胸腹間升騰著一種激動。溫泉河美了千年,而今它漫延開來的芳華神韻,更令人久久地思緒翩躚了——
溫泉河源出縣城西北的南社龍王村,向東南蜿蜒了25公裡,至留古鎮猴王洞出境。龍王村村名的來由不得而知,但龍王興雲布雨、消災降福的傳說盡人皆知,象徵祥瑞的意象也常常潛藏在中國人的心底。猴王洞的得名之因不得而知,但猴子機智靈活、友善溫和的形象總是惹人喜愛,「封侯掛印」的美好寓意也常常成為許多人的夢想。
溫泉河從猴王洞出富平境入閻良區康橋鎮北周村,流淌了3.5公裡,至樊家村東南注入石川河,我的腦海中自然就有了一個蹲猴回首的形象,甩出的尾巴顫悠悠地留在了閻良。龍王居首,猴王在後,一條不長的溫泉河盡把一切最為美好的映象種在了富平人的心底。更為奇妙的是,溫泉河因兩岸浸泉分布較多,猶如母豬乳形,故也被稱為母豬河,而其本名則是以其水至隆冬不冰微溫而得。由此看來,有溫度的溫泉河以其滿滿的慈愛和包容滋養著沿岸的人民,它的存在很容易地讓人腦海中浮現出母愛的光輝,「富庶太平」的縣名好像也找到了另一條可以詮釋的途徑。
千百年來,溫泉河美得一塌糊塗。清邑人惠之介就曾在《遊溫泉》一詩中曾描述道:「湛湛溫波遠,依流趣不稀。樹深鶯語細,溪靜浪痕微。空翠連巢閣,野煙隱釣磯。秋風蘆荻裹,白鷺下還飛。」同屬清代的邑人韓文也禁不住在《溫泉春浴》詩中繪聲繪色地讚嘆:「日暖飛紅浸玉波,脂香近自漢宮過。薄臺雲灑天根雨,汾鼎龍翻地底河。傍柳漁磯人影亂,浣紗溪女笑聲多。中山可似驪山勝,莫羨華清對素娥。」我不知道,面對今日的溫泉河,昔日的詩壇聖手又會有怎樣的意亂情迷呢?
溫泉河溼地公園是從2014年3月啟動建設的,今年10月,一二期工程完成了它的完美握手。溫泉河一期以「富庶太平」塔和明月湖為地標,那微波蕩漾的河水,秀柔如鏡的湖面,疏朗有致的草坪,曲徑通幽的綠林,還有那一叢一叢的葦蕩,小徑旁、樹蔭下的各色花卉,永遠都是溼地公園的主角,它們和著水裡的遊魚野鴨,空中的天鵝白鷺,加上那醉人心扉的高天流雲,在輕鬆自在中實現了動靜結合。「富庶太平」塔以雕塑的形態傲然挺立於佔地3000畝、長約2.9公裡、極為寬闊的溼地公園的西部。低地起塔,便使溼地公園有了鮮明的方向,而雕塑的確立,則凝固起富平的人文精神和山水風物。這座「富庶太平」塔,主題為「天地人和」,東側為「山水毓秀」,北側為「人文鼎盛」,西側為「史脈縱橫」,南側為「風物神奇」。整個的塔身,從四個立面將富平這片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沃土上的一切以簡潔的形式展示得淋漓盡致。在這座雕塑塔上,清人張雄圖的《富平八景詩》雲:「煙雨南湖蹴浪紋,五陵秋色正氤氳。杏林我自貪睛眺,石洞伊吾想夜聞。翠疊錦屏映朝日,流環玉帶暮飄雲。美原擬伴仙翁去,弄月靈湫駐鶴群。」一首詩就令人沉浸在富平八景的美妙無比之中,而每一景致的詩意表達,則讓人不由自主地慨嘆起清邑令喬履信的辭採飛揚了。還有那秦始皇統一六國時的大將王翦、那鄭國渠的故事、那雄壯激越的老廟老鼓、那富平獨有的太后餅等等的人文風物,生動地勾勒在高大的雕塑之上,林林總總地讓人生發出「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富平真遺憾」的內心讚嘆。「富庶太平」塔固然使人思接千載,那沿著河邊走一走,沿著棧橋散散步,沿著湖邊看看魚,或者駐足於垂柳依依的風拂中,穿行在竹林深深的小徑裡,踱步於阿宮腔展演的雕塑旁,然後放眼於大片草坪中稀稀疏疏的樹,就真的使人有點心曠神怡了。溫泉河溼地公園的一期,闊大疏朗、簡潔明了,而河邊鑲嵌的五色燈帶,夜晚便映照出它美侖美奐的綽約風姿,這或許就是它最美的特色吧。
溫泉河公園二期以富昌大橋和「柿柿如意」廣場為統領。富昌大橋像一道彩虹,飛跨在溼地公園的溫泉河東段,那流線式的鏤空造型與柔和的紅色結為連理,白日裡便引得人打卡留影,夜色中五彩斑斕的光影變幻,倒映在水裡,暈染著周邊,成就著瀰漫心頭的如詩如夢。看著十點多鐘的夜幕秋風裡還有人拍照踱步,你就會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流連忘返。
「柿柿如意」廣場是溼地公園東段的主題廣場。柿子是富平的特產和「柿鄉」的主導產業,承載著千百年來人們的情感共鳴與鄉土情結,「柿柿如意」廣場的建立,寓意著「事事如意」、「世世如意」。整個的廣場,集雕塑、地景、噴泉、音樂、燈光、雷射於一體,成為了溼地公園和城市文化的核心景觀。廣場中心為柿蒂花雕塑,與如意紋造型層層相疊,在其左右兩側分別設置著的四個景觀文化柱,以銅花為頂,柱體雕刻著的傳統紋樣和古往今來32位名人的詠柿詩詞,與各體俊美的書法渾然一體、交相輝映。僅僅看看宋代陳洎的 「烏椑珍果益丹名,新折紅林蒂尚青。漿冷夜凝仙掌露,味甘秋割楚江萍。」看看明代蒲庵禪師的「霜紅柿葉尊前寫,月白荷花鏡裡看。有約沃洲騎鶴去,臥雲不畏碧山寒。」便使人腦海中的意象與舌尖上的味覺瀰漫、心裡頭的情境與肺腑間的詩情共飛,其他的佳作也就不忍心擦肩而過了。在廣場與河面接觸的半圓區域,九個龍頭一齊向外飛珠濺玉般地噴水灑露,給平靜的河面增添了無窮的動感元素。夜幕降臨的時候,廣場中心的噴泉流韻和多彩雷射的揮灑照射與周圍的一切相映成輝,使人輕鬆鬆地就沉浸在無邊的曼妙陶醉之中。
溫泉河緊貼著城北蜿蜒東西,城北的河上就多了連南貫北的橋梁,一座,兩座,三座,四座,掰指掐算間,十餘座高高低低、造型各異的橋梁便充盈著腦際。這些橋梁,有的是為了貫通,有的是為了看景。有時候,車輛飛馳在貫南通北的大橋上,倏忽間,相互守望的景致便飄蕩在人的眼底,而為了看景,就只需靜靜地停靠在抱河攬水的橋欄上,在綠林環繞中與最好的朋友說著悄悄話。我曾在夕陽西下的大橋上眺望過聖佛寺塔的巍然高聳,也曾在朝霞滿天的小橋上讚嘆過新城區的高樓林立;我曾在雨過天晴的大橋上眺望過北山的清新如洗,也曾在細雨朦朧的小橋上醉心於河岸的翠柳搖曳;我曾在豔陽高照的大橋上眺望過富平中學的現代時尚,也曾在夜色四合的小橋上徜徉於華燈初上的花草交織;而富昌大橋的建成,使各個橋上的風景薈萃在一起,站在這座橋上,連我也成了遠方舉目眺望的風景。在溫泉河裡,那高拱的愛蓮橋,為的是延展你眼眸中的一塵不染,那流暢的浣紗橋,為的是撩撥你思緒裡的清秀可人,那柔媚的溫波橋,為的是觸碰你心頭上的鄉土情懷。隨便在溼地公園走走,沉醉於滿眼綠色,蜿蜒於林中小徑,流連於碧波蹴紋,早已分不清北南西東,那透過樹梢的樓宇靜靜地告訴你,我愛這座城。
溫泉河溼地公園以「自然、生態、親水、安全、舒適、健康」為主旨,蕩漾著水之美靈、蝶之風韻、花之海洋、林之蒼鬱。深藏於綠林之中的健身廣場、兒童遊樂區、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和騎行步道,回應著「在綠色中運動,在森林中呼吸」的主題。點綴於綠色之中的「錦屏、玉帶、杏林、靈湫、南湖、五陵、美原、石洞」八個小小的廣場,精緻可人地悄悄傳遞著富平的風物文化,而特色的鄉土植物與靈動的鳥類魚蛙,便在這滿眼綠色、花團錦簇的水濱河面間竊竊私語了。
溫泉河溼地公園甫一建成,便就成了富平的「綠肺」,那無盡的綠色、輕柔的河水、舒緩的音樂、醉人的夜景撫摸著人的心緒,讓人讀懂了初心、匠心、精心、舒心的精妙結合,連長眠於富昌大橋邊紀念園裡的「易俗元勳」高培支先生,都在靜靜地聆聽著富平發展的和諧音韻。
作者介紹:邢亞榮 陝西富平人,長期在中共富平縣委辦公室工作,擔任縣委督查室主任。現任縣委辦主任科員,縣延安精神研究會常務理事,縣作協理事。曾任富平縣詩詞楹聯學會副主席兼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