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始料未及的疫情面前,全國人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作為 " 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 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 和首批 " 國家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 建設單位,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軌道交通智能控制學院(以下簡稱 " 控制學院 ")有序組織就業工作,通過 " 雲招聘、雲管理、雲數據 ",多舉措開闢就業新渠道,保證就業工作順利進展。
雲招聘,就業組織全覆蓋
控制學院對接湖南省和株洲市的千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聚焦智能製造核心技術領域,培養高級應用技能人才。學院現有畢業學生近 600 人,其中未就業學生佔比高達 40%,比往年同期就業比例有所下降。面對新的就業形勢,學院組織召開了就業視頻會議,專題研討疫情防控期間的就業工作如何開展,併合理安排各項工作任務,學院就業工作從線下移到線上。
控制學院積極搭建 " 雲招聘 " 網絡平臺,實現招聘信息審核與發布、應聘報名、面試實施、錄取通知等線上 " 一條龍 " 服務,實現畢業生足不出戶就能找到心儀工作的願望。學院搭建的 " 雲招聘 " 具有點面結合、反應迅捷、方式多樣的特點:就業工作既有面向全體未就業學生的通用指導,又有針對就業困難學生的 " 點對點 " 重點幫扶,組織方式既有 " 就業專幹 - 班長 - 班級同學 " 的全面鋪開,又有專門針對未就業學生的重點組織;就業工作的組織反應迅捷,就業專幹收到招聘信息並審核後,即刻通過 " 雲招聘 " 實現全方位的宣傳與組織,用人單位整個招聘活動,一般僅需 3-7 天;學院利用多種網絡方式實施招聘就業工作,如控制學院 2020 屆未就業學生 QQ 群、控制學院 " 啟航青春 " 微信公眾號和湖南鐵道招就在線微信公眾號、騰訊會議在線面試等,充分發揮了 " 雲招聘 " 網絡平臺的作用,實現就業組織無 " 死角 "。
為了更好地管理實習生,了解實習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和實習情況,控制學院積極藉助網絡平臺,實現對校外實習學生的 " 雲管理 "。學校一直採用 " 習訊雲 "APP 監測實習生的整個實習情況,要求學生在 APP 上每日打卡、撰寫實習日誌、周志和月志,指導老師定期批閱;同時,實習生的相關需求也可以在 APP 上提出。除此之外,控制學院還分用人單位單獨建立了 QQ 群,實現指導老師與實習生的 " 無礙 " 交流。
新冠疫情發生時,學院有百餘名學生正在參加 2020 年春運社會實踐活動,面對這種情況,學院迅速反應,成立由院領導、就業專幹和實習指導老師組成的工作小組,第一時間精準落實實習生的具體情況,並協調辦理退乘事宜。經過多方協調,學院校外實習生基本安全返家,其中 10 名學生因封城封路未能及時返家,經校企溝通,4 名學生由實習單位安排入住附近酒店,另外 6 名學生由實習單位安排集中住在原宿舍,每日實行體溫監測,並做好生活保障服務。這 10 名學生的班主任、輔導員通過電話、QQ、微信問卷等線上方式密切關注學生身體情況,及時了解學生需求,並為學生提供由校心理諮詢中心免費開展的心理輔導。
雲數據,就業需求雲辦理
近期,我國疫情趨向好轉,各地企業紛紛有序復工復產,經濟社會發展逐步趨向正常化。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未就業學生開始著急了,擔心自己找不到好工作,希望學校能提供相關就業服務。鑑於當前學校暫未開學的實際情況,學院緊跟大數據時代的節奏,建立 " 雲數據 " 庫,實現就業需求雲收集。
在疫情發生前,學院就已經通過網絡平臺收集了全體畢業生的就業信息,建立了完善的信息臺帳,形成了控制學院就業 " 雲數據 ";在疫情防控時期,學院通過 QQ、微信等形式與學生保持溝通,實時更新相關信息。為了更精準地了解未就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真實訴求,學院通過 " 麥克表單 " 面向全體未就業學生發布了《軌道交通智能控制學院未就業學生就業需求摸排調查問卷》,系統收集其就業需求,如未就業原因、目標行業、目標單位性質、目標崗位、目標薪資、目標地點、最早入職時間、是否有條件參加線上招聘、面試材料是否齊全、需要學校提供的幫助等相關問題,以更好地組織針對性的 " 雲招聘 "。
疫情雖暫時阻隔了老師與學生、企業與學生的面對面交流,但學院藉助 " 雲 " 上空間為未就業學生提供的就業服務始終直在線。學院也將根據疫情的變化,按照學校的統一部署,繼續採取有效措施服務學生就業工作。
通訊員鄒燁 瀟湘晨報記者李柯夫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