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歐洲的人類起源

2020-12-13 探究歷史的秘密

歐洲人起源

歐洲人群很可能含有三股或者更多的在不同時期湧入歐洲的遺傳成分。第一個現代人在43,000年前就出現在歐洲。這些舊石器時代的早期歐洲人,很可能對今天的歐洲人沒有任何遺傳貢獻,因為證據顯示歐洲人的遺傳組成在末次盛冰期(距今約2.65至1.9~2萬年)之前有過翻覆,而這很可能和氣候振蕩有關。

11,000年前左右,末次盛冰期過去以後,一種全新的基於畜牧和農業的新生活方式——也被稱為新石器時代生活方式,出現在了新月沃地的多個區域。古DNA分析顯示:這些地區的農民從安納託利亞(Anatolia)中部地區擴張到了歐洲,但是新月沃地其他區域對早期歐洲農民遺傳物質貢獻有限。這些農民人群大致在七千年前到達伊比利亞半島(Iberian Peninsula),並在大約六千年前到達大不列顛和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

新石器時代人遺存的基因組數據分析表明,農業文明自新月沃地向歐洲傳播,由農民人群的大規模遷徙所驅動的,並對本地的採集狩獵人群進行同化吸收,這證明了新石器時代生活方式的傳播是通過人群的遷徙實現的,而不僅僅是思想或者文化的傳播。根據從基因組數據估計出有效群體的大小推測,新石器時代的生活方式幫助增加了區域人群的規模。但考古學的數據顯示,這些農民的健康狀況有時很不好,因為(他們的遺骨)有著大量營養不良和骨潰瘍的痕跡。

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時代早期,另外一波進入歐洲的遷徙為歐洲引入了第三股遺傳成分。4,500年前,來自顏那亞文明(Yamnaya Culture)東歐大草原的牧人參與了進入中歐的遷徙。這些牧人自己又是俄羅斯和高加索地區多個狩獵採集人群的後代。這次遷徙很可能與徵服以及技術創新有關,比如騎馬;遷徙可能把印歐語傳播到了歐洲,雖然有一些語言學研究者認為新石器時代的歐洲農民已經說印歐語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時代無疑是一個動蕩的時期,其間,來自大草原的牧人將其遺傳物質擴散到整個西歐和北歐。

當代歐洲人群的三股遺傳成分反映了:

(1)末次盛冰期結束後,採集狩獵人群在歐洲的擴散繁衍;

(2)安納託利亞農民向歐洲遷移;

(3)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時代來自東方的人群遷移。

這些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釋當代歐洲的遺傳多樣性。例如,新石器時代的遺傳成分似乎在南歐人群,如撒丁島人中最多。當代歐洲人中的遺傳變異和地理有著強烈的相關性,並且越向北,多態性越低。儘管歐洲主要的遺傳成分由幾波獨立的遷徙引入,但是後續受地理限制的基因流動塑造了現在的歐洲人遺傳變異。因此,在史前歐洲,相較於地理因素,文化和生活方式是決定基因組異同更為重要的因素。

6、亞洲人的起源

目前研究的大多證據顯示,亞洲至少有著兩波早期的遷徙事件。第一波包含澳大利亞和巴布亞人的祖先,另外一波包含東亞人的其他祖先,這兩波遷移之間存在基因交流。還有一些證據暗示亞洲只有一次遷移事件。然而,亞洲人祖先最早具體是如何遷移擴散開來的,基本上還是未知。

目前只有兩個早期東亞人的基因組被測序。一個基因組來自於西伯利亞中南部馬爾他-布裡特(Mal’ta-Buret』)文化、生活在24,000年前的一個個體(MA1)。這一個體與西歐人以及美洲原住民有著很強的遺傳親緣性,但與東亞以及西伯利亞人親緣關係較弱,這意味著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傳信號的地理分布和現在有著很大的不同。另外一個基因組來自西伯利亞烏斯季伊希姆(Ust』-Ishim)地區一個45,000年前的個體。當把丹尼索瓦人遺傳滲入考慮在內時,這一個體顯示出與西歐、東亞及澳大利亞原住民人群相同的遺傳親緣性。連同一個來自於歐陸俄羅斯36,000-38,000年前的個體(Kostenki 14, K14)基因組證據,分析表明,K14 與當代西歐人親緣關係很近,但與東亞人並不近,據此推測,西歐和東亞人的分化發生在36,000-45,000年前左右。

一份包含青銅時代歐亞大陸101個古人的低深度測序基因組研究顯示,後來有兩次從西亞和歐洲向中亞的人群擴張導致了亞洲人群的遺傳混合,或者局部替代了和MA1相關的採集狩獵者。第一次擴張是顏那亞牧人在大約5,000年前進入亞洲,這與顏那亞人群擴張進入歐洲發生在同一時代。隨後,在2,500-3,500年前,中亞的顏那亞人(形成了阿凡納羨沃文化,Afanasievo Culture)被來自於辛塔什塔文化(Sintashta Culture)的人群所替代了;這些辛塔什塔人由烏拉爾和歐洲遷入,並且和東亞人發生了混血。

相關焦點

  • 關於人類起源,神創論、虛擬論哪個更可信?
    在中生代時期,恐龍是地球上的霸主,統治著地球的一切,當時的恐龍就是地球上的高級生物,如果恐龍沒有在6500萬年前滅絕,或許恐龍就會進化成智慧生物,那麼恐怕就沒有人類什麼事了。關於人類的起源至今都還是一個未解之謎,雖然目前人們都普遍認可達爾文的進化論,但實際上進化論觀點還存在著很多疑點。
  • 關於世界和人類起源的10個不同文明的傳說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都想知道世界的起源和人類的起源,從而產生了許多試圖解釋這些疑問的不同神話。隨著第一個文明的形成,關於世界創造的傳說隨著人們的信仰和文化而變化。而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關於世界和人類起源的10個不同文明的傳說。
  • 《人類起源的故事》:混血融合是人類演化史的主旋律
    致敬辭對人類起源問題的探究史,幾乎與人類文明發展史等長,由此誕生的宗教、神話、科學、考古構成蔚為大觀的人類起源故事。隨著對古人類DNA研究的突破,人類起源和演化史正在被重寫,《人類起源的故事》正是該領域的奠基之作,它通過對古人類DNA的研究考察探索世界各地區人群的演變史,並揭示出混血融合才是人類演化的主旋律。
  • 人類的起源與生存之謎 從人字洞說起
    說它是謎一樣的遺址,是因為200萬年前左右的這個時間節點,使這處遺址在人類起源研究上的地位舉足輕重。10年來從這裡出土了100多件人工製品,似乎有理由認為這裡曾有早於北京人、早於元謀人的我國最古老的人類,然而經過10年的努力,至今未發現人類存在的最關鍵的鐵證——人類化石。
  • 人類並非起源地球
    人類文明的發展一直都是伴隨著爭議前進的,在人類文明在發展的道路上隨著認知的提升,人們開始研究人類的起源,185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的現世
  • 開腦洞 人類起源簡史
    (窮,是有原因的富,是有道理的)網上看了不少資料,濃縮下目前科學界普遍認可的人類起源簡史。通過大部分的滅絕戰爭和少部分的融合,智人大約3萬年前在歐洲消滅了尼安德特人,在亞洲消滅了丹尼索瓦人,到達澳大利亞,佔據了世界大部分地區。大約1.5萬~1.2萬年前到達美洲,後與世隔絕,獨立發展出了瑪雅文明、印加文明、阿茲特克文明。智人從外形上看基本與現代人類沒有區別,不加以說明的話,普通人根本無法區別。
  • 人類的起源之謎以及食人傳說
    說到中國人的起源、人們也許會首先想起「女媧造人」的傳說:上古的女神女媧難耐世間的寂寞和冷清、於是用黃土和泥、按照自己的模樣塑造泥人、再吹上一口仙氣、泥人紛紛活動起來、人類就這樣誕生了。這個故事雖然浪漫、但畢竟只是神話。中國人的祖先究竟來源於哪裡呢?
  • 我們為什麼要讀《物種起源》?關於物種起源說,關於達爾文!
    「進化論」,是達爾文在1859年發表在《物種起源》中奠定的科學理論,現在也被稱為是「達爾文主義」,是關於物種起源和生物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改變了世界的科學理論有很多,「進化論」是其中一種,發表了進化論的《物種起源》,也因此成為了改變世界的一本書。
  • 打破「拉美白人」起源!科學家稱或不是歐洲,黃種人是來自哪裡?
    作者:文/羅兆春 在科學中,人類的起源其實至今還是未解之謎,曾一度被認為是人類的發源地區域主要在歐洲,特別是西歐。而根據科學期刊《自然通訊》的最新研究表明,部分人群可能並非起源於歐洲,而這個過程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很多,當然也有部分的學說認為,人類的起源是在非洲,這都是相關的研究證明。
  • 關於人類起源新觀點,有可能來自海洋,已找到實質性證據!
    人類起源一直困擾眾多生物學家,近幾年來,生物學家試圖用達爾文進化論,來揭開人類起源之謎,可是進化論似乎並不符合人類,如果按照進化論來說,人類走出非洲大陸後,中間接近長達300萬年的空窗期,這300年內人類又發生了什麼?或許這300年內才是人類真正的起源。生物界除了古猿進化之外,還有一種「水猿」進化理論,這一理論又有什麼新證據呢?
  • 人類起源非洲?河南發現一個10萬年前寶貝,揭開中國人起源之謎
    前言:現代人的祖先究竟是誰,科學家一直沒有一個定論,目前為止「非洲起源說」佔據上風。 很多學者認為,現代人的祖先都是來源於5萬年前的非洲,是由非洲本地的智人「入侵」世界各地,取代本土智人,然後演化為現代人類的。
  • 人類非洲起源說的理論,正在逐漸瓦解,多區域起源或成主流!
    2021-01-12 10:51:13 來源: 每天一大樂PLUS 舉報   人類非洲起源說的理論
  • 科幻影片《普羅米修斯》,一個關於人類起源和造物主的大膽猜想
    如果有人問你關於人類起源和造物主探秘方面的科幻大作是什麼?相信很多科幻迷都會首推《普羅米修斯》這部電影了,該題材目前已上映2部,還有一部是《異形:契約》,也可以稱之為異形前傳,或者叫《普羅米修斯2》,兩部影片的劇情銜接非常緊密,場面設置也很宏大,部分片段的臺詞對白極富哲理性,很能激發觀眾的思考,是一部非常不錯的科幻影片,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兩部影片。
  • 關於粟,它的起源是什麼?又是如何傳播的?
    導語:關於粟,它的起源是什麼?又是如何傳播的?在早期研究古代作物的學者中,有關粟的起源中心是有爭議的,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埃及或北非起源說、印度起源說、中國起源說。觀點差異的焦點則集中於具體起源地上,其中有太行山起源說、寶雞渭水流域起源說、關中地區起源說,以及泰山沂蒙地區說之分,不過新近又有粟的西遼河上遊起源說,這對粟的黃河流域起源說形成了挑戰。
  • 人類起源之謎
    人類的起源指人類的歷史發展的淵源,人類如何起源,歷來爭論很多。其中一個假說就是:人類是從一種3億多年前漫遊在海洋中的史前鯊魚演化而來的。這種棘魚屬的原始鯊魚是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有頜類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
  • 阿拉伯人的起源:從大洪水毀滅人類開始
    阿拉伯人的起源:從大洪水毀滅人類開始 天穆 2014-12-14 09:29 來源:澎湃新聞
  • 以人類起源的三種假說為例,說明人類為何不能追本溯源?
    其實以人類的認知水平,萬物追溯不到起源。就算現在的主流宇宙起源理論,也只是說138.2億年前,「奇點」爆炸就有了宇宙時空,至於「奇點」之前是什麼,人類無法描述,也毫無意義。但萬物追溯不到起源,為什麼還會存在?回答不了。
  • 探尋人類的起源和進化
    想要對人類的起源和進化這一問題作出合理解釋則需要一個新興學科——分子人類學的貢獻。
  • 專家:人類"非洲起源說"是正確的 中國人源自非洲
    原標題:院士專家科普講壇上談人類起源之爭「非洲起源說」是正確的  東方網8月22日消息:上海書展為科學家與公眾交流搭建了平臺,昨天,由市新聞出版局、市科協主辦的暑期院士專家系列科普講壇舉行,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復旦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李輝,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饒毅為讀者介紹了「人類起源之爭」。
  • 西方學界關於資本主義起源模式之爭
    資本主義社會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形態,關於資本主義起源問題,中外學者迄今已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在這方面,目前主要存在馬克思主義分析模式、商業化模式、精神分析模式等觀點。馬克思主義分析模式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起源的一個中心論點是,資本主義產生並取代封建主義的過程乃是新舊生產方式更替的過程,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結構是從封建社會的經濟結構中產生的,只有後者的解體才能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