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當地人的說法:菲律賓被西班牙「殖民」300年,被美國「佔領」30年,被日本「侵略」30年。三個不同的詞,每一個詞都意味深長…
這裡見證了西班牙統治菲律賓那300年,很長的一段歲月。
看來菲律賓人民也很喜歡鏡頭,幾個穿著禮服的姑娘,有一個還專門探出頭,給了我一個剪刀手。
當時,在西班牙的統治期間,規定在王城中只有合法的白種人才能在裡面居住,有著非常嚴重的種族歧視。
馬尼拉是一個很野性的城市--危機四伏,燈紅酒綠,東西方文化不斷撞擊但又不斷融合,燈光璀璨的高樓下就是臭水橫流的貧民窟。
雖然馬尼拉幾經殖民統治,但西班牙殖民者300年殖民統治留下的遺蹟最為完整,整個馬尼拉文化受西班牙殖民的影響最大。馬尼拉現存的景點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西班牙王城(Intramuros)了。
西班牙王城又名市中市,是西班牙殖民者1595年建立的城堡,面積緊一平方公裡,位於黎剎公園和帕西格河中間,當時只允許西班牙人和西班牙血統的人居住。
這個城堡一度在歐洲被描述為遍地白銀的東方繁榮之城,40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西班牙人統治,海盜佔領,荷蘭艦隊襲擊,英國人侵佔都安然無恙,但是卻毀於二戰日本和美國的雙重炮火,在著名的「馬尼拉戰役」中,整個城堡只有聖奧古斯丁教堂倖存。
菲律賓全國各地散布著眾多的天主教堂,被稱為「東方的梵蒂岡」。西班牙王城的心臟位置,屹立著一座歷經5次地震、N次颱風和2次世界大戰的戰火而不倒的教堂,它就是擁有400年歷史、並於199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聖奧古斯丁教堂。
這裡大多數建築還保留西班牙風格。
這裡位於馬尼拉王城區中,在十六世紀的時候由西班牙殖民者在帕西河邊建造而成,城區的英文名則是由拉丁文中兩個單詞「intra」和「muros」組成,拉丁文中就是裡面的牆,即城牆內的意思,這其實也是整個西班牙王城構造特色的反映。
城內城外:西班牙王城,曾經統治了菲律賓300之久。很多年前,城內的西班牙王室的女子不允許與當地人通婚,否則將被從王室剔除出局。
對了,在菲律賓這麼解決網絡問題,可能是大多人除了籤證交通外,最關心的一個問題了。
其實很簡單,不需要另外買當地的電話卡(因為還要插卡和設置,搞不好還把自己的sim卡給丟了,就太不划算了),只需租一個境外漫遊產品就好了。
這一次用的是 漫遊超人,挺好用的。信號很強,網速很快(4G),操作簡單,竟然還能當充電寶用,這也是境外WiFi中的一個亮點了。
信號很穩定,境外上網無憂慮啦。
預定方式:淘寶輸入深圳優客聯旅遊專營店,即可下單,在旅行出發地點的就近營業點即可領取,或者郵寄到你手中,方便快捷搞定境外的上網問題。
回到西班牙王城,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候,菲律賓開始修復被破壞的王城城區。但是由於當時的政府和一些管理的問題,雖然大部分的廢墟被修葺,但是仍然有許多被擱置了,因而如今的王城區也是馬尼拉地區內唯一保存著西班牙就遺址的城區了,而一些被擱置修葺的建築如今已經被新的建築所替代。
在西班牙王城的興盛時期,裡面有著大量的教堂和學校建築,除了上面提到的聖奧古斯汀大教堂較完好地保留了下來,相對而言,保留下來的學校更多,如雷特蘭的聖胡安學校、馬尼拉城市大學、聖羅莎學院等等。
但是,更多的建築物不是被摧毀擱置成為廢墟,就是被夷為平地或是被其他取代,譬如如今的菲律賓群島銀行的前身是聖多明各教堂,燈光音響博物館是昔日的修道院,聖伊莎貝拉學校如今被展覽中心取代,當時的聖卡特裡娜修道院學校成為了現在的雷特蘭小學,而聖卡拉女修道院和昔日的市政廳則是淪為了廢墟。
或許你也了解了現在文化遺址被破壞而無法挽回損失的現狀。如果真的想要了解西班牙王城的原貌,若果有喜歡古建築的朋友,建議大家還是越早出發越好,因為有些遺址可能會由於修葺或是管理不善而日益失去原來的風貌。
西班牙王城儘管曾遭到嚴重的破壞,來到這裡的人們仍然能體會到強烈的歷史感。雜草叢生、略顯破敗的城牆、城門、堡壘是凝望歷史最好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