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者:那些喊「臺獨」的都不當兵,美國為什麼要幫你?

2020-12-18 中國臺灣網

那些喊「臺獨」的都不當兵,美國為什麼要幫你?(圖片來源網絡)

一直以來,民進黨當局始終堅信兩岸一旦發生戰事,美軍將會出兵救援,事實是這樣嗎?臺灣學者嚴震生認為,對美國來說是值不值得的問題,看臺灣跟美國武器買的多不多,另外那些喊「臺獨」的都不當兵,美國為什麼要幫你。

嚴震生表示,支持「臺獨」的人就應該要去當兵,要展現決心,反對中國大陸就要去當兵,美國才會幫你,美國總統才能去跟美國民眾說,臺灣民眾非常有決心,我們要去幫助臺灣。「現在臺灣自己都不當兵」,那美國國會議員一定會有人提出質疑。

中美議題一定會牽扯臺灣嗎?嚴震生表示,中美關係太複雜,有地緣關係、國際領導,以及潛在合作議題等。「丟一個臺灣議題」加入美中關係,臺灣議題對於中美關係「比例並沒這麼大」。

對於中國大陸軍機最近繞臺行動,美方也同樣以軍機繞臺回應,學者認為,中國大陸的軍機繞行臺灣是他們的標準作業,不會因為疫情發生改變。若按照道理,疫情嚴重應該要停止,但是解放軍照樣做,這是大陸建立的一個機制,而美國也同樣回應,這是中美雙方競爭。(編輯:高旭)

相關焦點

  • 「臺獨」學者94狂:要把日據時期歌曲改成臺灣軍歌
    據臺灣TVBS電視臺1月8日報導,島內「臺獨」學者李筱峰卻認為,臺灣的軍歌歌詞「黨國不分」,可以加點臺灣味、再把歌詞改寫,讓臺灣民眾更有認同感。而這早在日據時代,日本為了殖民統治臺灣,就把臺灣30年代的流行歌曲,像是《望春風》《雨夜花》等改成軍歌,宣揚理念。「臺獨」學者李筱峰建議,可考慮將同時代的《四季紅》改成臺灣軍歌。
  • 臺獨政客再發弱智言論,竟提議邀香港人來臺灣當兵
    2020年1月,他成為「臺灣基進黨」首個「立委」。對於他的「香港人到臺灣當兵」論,國民黨批評他胡說八道。臺中市議員黃健豪24日在臉書發文提出四個質問:一是按「憲法」規定,服兵役的人都是臺灣人,「是否把香港人視為我國國民?」二是如果不是「國民」,就是所謂的「外國」傭兵,「不知道要編列多少預算來聘用?」第三,臺灣目前65歲以上人口佔比約15%,香港3年前就超過16%,「現在是誰比較年輕?」
  • 臺灣學者:當「臺獨」感覺越接近成功,「武統」的日子也近了
    臺灣學者、前新黨「立法委員」錢達在研討會上指出,那些張主大陸如果武力攻臺,臺灣會「使解放軍犧牲慘重且無法得逞」的「臺獨」份子,戰略思維停留在二戰時代。實際上,當「臺獨」人士感覺越接近「臺獨」成功的日子,其實就是越接近「武統」的日子。
  • 臺灣學者:當「臺獨」越自我感覺良好,「武統」的日子就越近了
    近日,有臺灣學者分析指出,當「臺獨」勢力感覺成功觸手可得之際,距離「武統」也就不遠了。臺灣學者指出,「臺獨勢力」戰略思維還停留在二戰時代兩岸實力懸殊,臺當局不可能不清楚,否則就不會多次向美求購武器,頻繁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了。
  • 紐西蘭機場客機險遭雷擊|學校被要求拆除天窗 移民家長看不明白|柯文哲:看不順眼臺獨移民紐西蘭回臺灣募款|沃爾沃S60在紐西蘭上市
    、臺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20日在記者會上怒批「臺獨」:「那些喊愛臺灣、搞『臺獨』的人,兒子、孫子全躲在美國、紐西蘭,都是騙子啊!」蔡英文隨後回應辯解說,早年很多黑名單上的人都不回臺,後代也只能在國外。媒體問柯,黑名單取消很多年,是指臺獨有一些是說一套做一套?柯文哲說,算了他不想講,就是說,全家移民紐西蘭,每年在臺灣辦臺獨募款餐會,他看了就不順眼。
  • 他們竟想邀香港人去臺灣當兵!島內罵聲一片,鬱慕明怒斥弱智言論
    2020年1月,他成為「臺灣基進黨」首個「立委」。對於他的「香港人到臺灣當兵」論,國民黨批評他胡說八道。臺中市議員黃健豪24日在臉書發文提出四個質問:一是按「憲法」規定,服兵役的人都是臺灣人,「是否把香港人視為我國國民?」二是如果不是「國民」,就是所謂的「外國」傭兵,「不知道要編列多少預算來聘用?」第三,臺灣目前65歲以上人口佔比約15%,香港3年前就超過16%,「現在是誰比較年輕?」
  • 他們竟想邀香港人去臺灣當兵!
    近日,鼓吹「臺獨」的「臺灣基進黨」的「立委」陳柏惟在臺灣「立法院」質詢時,提議可邀香港人赴臺當兵。消息一出,島內罵聲一片。據臺灣《中國時報》25日報導,陳柏惟與國民黨「立委」吳斯懷24日在「立法院」質詢時均關心「國軍」的戰力。陳柏惟語出驚人地建議民進黨當局開放香港抗爭者赴臺從軍,並取得公民權。
  • 臺灣學者鄭明德:《正視大陸學者對「修法臺獨」的新認定》
    近日,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鄭明德教授在臺灣美麗島電子報上發表文章《正視對岸學者對「修法臺獨」的新認定》。文章中稱,由上海臺灣研究所主編出版的《臺海研究》雜誌連續兩期刊登與「修法臺獨」相關的論文,讓人感受到大陸學者對「法理臺獨」有了新的研究與認定,這個研究結果值得兩岸各界重視,也可能對後續兩岸關係產生影響。
  • 臺灣要找香港人當兵?張彬:膽小鬼想找人頂槍眼
    作者:七十對每個國家而言,軍事實力都是重中之重,對內能穩定社會局勢,對外能震懾那些不安分的勢力。軍事實力的衡量標準,除了那些先進武器,無非就是軍人的整體素質。臺灣要找香港人當兵?無腦政客的白日夢!前段時間,臺灣地區的「臺獨」分子提出了一條軍事上的建議,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因為這條建議,臺灣新科「立委」陳柏惟可謂是「一夜爆紅」,他向民進黨當局提出,應該邀請香港年輕人到臺灣服兵役、當兵。
  • 綜述:「臺獨」戲碼連連 臺灣輿論如何看?
    「七成年輕人願為臺而戰」的民調廣受質疑一周前,「臺灣民主基金會」跑到美國公布民調稱,39歲以下的臺灣年輕人中,有70.3%表示願意為臺灣而戰,有26.5%表示不願意。消息傳回臺灣,輿論一片譁然。「這項民調不無蹊蹺。」
  • 臺灣「立委」竟想邀香港人去臺灣當兵,被網友罵翻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主張並非首次出現,「臺灣基進黨」去年在香港「修例風波」期間就曾表示,應效仿美國徵兵制度,開放「香港抗爭者」來臺「從軍」,填補兵源。 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臺當局關心香港爭取所謂「自由民主」,但對於開放他們來臺當兵可能要慎重。 1985年出生的陳柏惟,是「臺灣基進黨」首個「立委」,該黨長期鼓吹「臺獨」理念。
  • 臺灣經濟學者研究核武器戰術?唯恐不亂的「磚家」可別鬧了
    當然,對於臺灣來說,核武器可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關鍵還要看你「老大哥」美國的臉色。就像上世紀80年代末,臺灣軍事科學家張憲義投奔美國,向美國透露了臺灣研製核武器的計劃,美國從而出手幹預,制止了臺灣的核武計劃。這段往事,也都能在網上查到,感興趣的各位看官,也可以去找來看看。 要說這位吳嘉隆先生「看熱鬧不嫌事大」,可真不是冤枉他。
  • 語出驚人 他們竟想邀香港人去臺灣當兵!
    近日,鼓吹「臺獨」的「臺灣基進黨」的「立委」陳柏惟在臺灣「立法院」質詢時,提議可邀香港人赴臺當兵。消息一出,島內罵聲一片。據臺灣《中國時報》25日報導,陳柏惟與國民黨「立委」吳斯懷24日在「立法院」質詢時均關心「國軍」的戰力。
  • 臺「立委」竟想邀香港人去臺灣當兵 被網友罵翻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我們可以邀請香港人來臺灣當兵,有三個好處,第一他比我們年輕,第二他比我們更討厭內地,第三可以增加我們的勞工人數。是不是可以考慮這件事情?」這番言論來自鼓吹「臺獨」的「臺灣基進黨」的「立委」陳柏惟。
  • 《華盛頓觀察》:美國學者透視臺灣大選--「臺灣人民沒有選擇『臺獨...
    選擇陳水扁不等於選擇臺獨 對泛藍陣營(國民黨、新民黨和新黨聯盟)的總統候選人連戰來說,在3.20中的失敗無疑對他是個打擊。但是由於點票過程中出現了337,297張廢票,是陳、連票額之差的11倍,因此藍營一方向法院提起公訴,要求重新計票。連戰認為,如此多的無效選票值得懷疑。再加上陳水扁在選舉前一天的「被刺」事件,大有可能左右選情的發展。
  • 蔡英文算哪種「臺獨」?|臺灣一周
    而且阿扎還不被川普所喜,幾度要將其從團隊中除名。這次來訪,美國國內反應很淡。而臺灣這邊呢,熱鬧一陣以後,發現這場秀口惠而實不至——臺灣方面期待的協議與合作一件也沒有,只籤了一個只有象徵意義而毫無實際內容的所謂「共同防疫協議」。又比如針對如今美國研發的疫苗,臺灣記者就問,將來美國是不是將疫苗供應給臺灣一些?
  • 美國通過「臺北法案」,學者:若越界,「臺獨」將灰飛煙滅
    據參考消息網3月6日報導,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了所謂2019年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簡稱「臺北法案」。該法案的主要內容是加強美國與臺灣的經貿合作,促進美國和臺灣的關係,提高臺灣的「國際」地位。
  • 臺灣學者潘朝陽:杜正勝或被列入「臺獨」分子清單
    據海峽導報報導(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陳水扁時期的『教育部長』杜正勝,被綠營支持者稱為『臺獨教育總工程師』,實質上也是李登輝至陳水扁任上的『臺獨教育的操盤手』,大陸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時,有可能會把這個人列入。」
  • 臺獨"政客提議"請香港人到臺灣當兵" 臺網友罵翻
    臺獨"政客提議"請香港人到臺灣當兵" 臺網友罵翻 2020年03月25日 14:3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25日訊  「臺獨」政客又出無腦言論,主角還是那位「獨派」組織「臺灣基進黨」新科民意代表陳柏惟。繼日前叫囂要在民進黨當局外事主管部門設置所謂的「中國司」「內交部」後,陳柏惟再次展現他痴心妄想的本能。
  • 「臺獨」史觀建構臺灣新認同?兩岸學者介紹史觀由來
    兩岸學者指中華民族歷史記憶不會「了斷」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楊程晨)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8日在北京召開「『臺獨』『去中國化』歷史教育批判」座談會,邀請兩岸近30位涉臺研究學者介紹「臺獨」史觀的由來,研判臺灣新課綱上路後的實質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