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2日,記者從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東寨港溼地生態修復工程項目即將完工,該項目是江東新區首個生態修復項目,目前已新增紅樹林面積1950畝,合計栽種桐花樹、紅海欖、秋茄等紅樹苗100多萬株。
工人對剛種植好的紅樹苗進行加固。記者 汪承賢 攝
據了解,紅樹林被稱為「海岸衛士」,可有效地防止海浪對海岸和海堤的侵蝕,並和珊瑚礁、鹽沼、海草床等並列為重要的典型海洋生態系統,是三大藍碳生態系統之一。該項目完工後將有效增加周邊海洋生態系統的碳匯儲備,進一步推動海南開展藍碳標準體系和交易機制研究方面的探索。
海口三江農場種上了紅樹苗。記者 汪承賢 攝
在海口三江農場,剛種上紅樹苗就吸引來了白鷺。記者 汪承賢 攝
該項目2019年3月18日開工建設,共退塘還林2550畝。項目地點為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周邊溼地,將有效地對東寨港海岸線及沿岸紅樹林生態系統進行生態修復,保障海口江東新區的生態安全,為我國候鳥遷徙提供良好的越冬棲息地。
責任編輯:陳仕超【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