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不好意思當「教父」,很怕這個名字(圖)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今日,由吳宇森執導的影片《太平輪·彼岸》正式上映。趕在這一艘載著形形色色人類的輪船抵達彼岸之前,我們連飯也沒吃,決定搭車趕去拜訪撰寫影片主題曲、不願做「教父」的羅大佑。這一次,我們不去討論《童年》、不翻《之乎者也》的舊帳、不追問縱貫線「在路上」的各種,而是用電影與音樂穿線,從《閃亮的日子》說起,延展到追逐彼岸的《太平輪》。對話間,劉文正、音樂工廠、黃霑、林夕、《皇后大道東》、杜琪峯、吳宇森……各種關鍵詞依傍著時間軸跳出,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故事隨著羅大佑的情緒起伏被道出。雖然這位樂壇前輩在長達一個小時的訪問過程中謙虛措辭,然而在梳理他與電影發生連接的線索過程中,我們可以一目了然認識到他的成就,得出「羅大佑不可被複製」的結論。

  初出茅廬

  臺北學醫

  1977年 《閃亮的日子》 導演:劉維斌

  主題曲《閃亮的日子》 演唱:劉文正

  那時我大學五年級,曾經一起做學生樂隊的鼓手王振華是《閃亮的日子》的副導演,因為導演需要一個懂合唱團音樂的人來參與,所以他介紹導演給我這個機會。(第一次創作是否覺得新鮮,有緊張感?)當然會,也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他在電話裡跟我講,導演不一定用,你試試吧。那我就試試看。我給導演聽的時候,他看起來也算滿意,就這樣成功了。(所以這件事是得到父親認同的轉折點嗎?)我父親那時候完全不覺得做音樂可以生存,我出完唱片後,他依然那麼想。直到1987年,我到了香港給父親寫了封信,告訴他我決定要做音樂。我父親說好吧,既然你要做,那就做。《閃亮的日子》是1977年的事情,所以我做音樂做了大概十年後才發生這樣的事情。(您父親當時有回信嗎?)沒有,他就是默認,這是我單方面的表達。

  1979年 《情奔》 導演:秦漢 主題曲《旅程》

  蠻多故事的,譬如說插曲,叫《風兒輕輕吹》,是林青霞演唱的。(您覺得最有記憶點的是什麼?)《旅程》我自己唱過,劉文正也唱過。至於電影裡面的版本,是好幾部的合音,就好像一邊坐火車一邊看書,人被火車帶動的過程,會想到很多事情,文藝青年就是這樣子。

  1980年 《走不完的路》 導演:宋存壽

  1980年 《搭錯車》 導演:虞戡平

  主題曲《搭錯車》、插曲《一樣的月光》 詞:吳念真/羅大佑 曲:李壽全

  1981年 《熱血》 導演:邱銘誠

  1982年 《野鵲高飛》 導演:張毅 主題曲《野百合也有春天》 演唱:潘越雲

  1982年 《人肉戰車》 導演:王明燦

  1983年 《臺上臺下》 導演:林清介

  我一直很怕這個名字,不太喜歡。「教父」就是你坐在那邊,有什麼事情來請教我。我不是這種人。流行音樂你不要看它簡單,其實很多事情要學的,比如新的潮流是什麼。正是因為不斷有新的事情發生,才叫流行音樂。如果有很多東西是不懂的,又怎能去當教父呢?教父是什麼?不知道。上網查,網絡也不知道。這個是很緊張的事情。不好意思當,壓力很大。我現在比較傾向把聲音壓低來唱,像《太平輪》,而且和聲都比較多,我會大量使用兒童合音。其實這一代跟下一代的溝通蠻重要的,唱歌不是一個人,是一群人,是這一代跟下一代的溝通模式。我們都不斷地在學習,在新陳代謝。

  高密詞 教父

  發生轉折

  1987年定居香港

  1986年 《海上花》 導演:楊凡

  主題曲《海上花》 演唱:甄妮

  ▲1986年,我到香港去參加第一屆創作歌曲比賽,做特別來賓,那個時候,楊凡就邀請我去幫《海上花》寫主題曲。因為《海上花》是張愛玲小說的名字,我是從臺北來的,但臺北是沒有海景的,所以記憶力是沒有海上的印象的。但是在寫的時候,我自己已經開始有一些感覺了。我把曲子交給楊凡那天,跟他說你能不能幫我找一個港景,他說好。他就借了一個朋友的家裡,那天他朋友不在,只有菲傭在。先出的前奏,其實就是在模仿海浪,因為窗前面就是海,正好配合導演的意象結合。

  1987年 《意亂情迷》 導演:楊凡 插曲《思念》 演唱:張學友

  1987年 《衛斯理傳奇》 導演:泰迪·羅賓

  1988年 《城市特警》 導演:杜琪峯

  1989年 《神行太保》 導演:趙良駿 主題曲《暗戀》

  1989年 《阿郎的故事》 導演:杜琪峯

  主題曲《你的樣子》、插曲《戀曲1990》

  1989年 《衣錦還鄉》(《八兩金》) 導演:張婉婷

  主題曲《船歌》 演唱:齊豫

  1989年 《我在黑社會的日子》 導演:黃泰來

  插曲《飛沙風中轉》 詞:林振強 演唱:周潤發

  1989年 《愛人同志》 導演:黃泰來

  片尾曲《情深義更深》 詞:潘源良 曲:羅大佑

  遭遇高峰

  香港創立音樂工廠

  1990年 《國中女生》 導演:陳國富

  1990年 《吉星拱照》 導演:杜琪峯

  主題曲:《皇后大道東》 詞:林夕

  (一般是先有詞,還是先有曲?)不一定,有可能會先有一句話,再出來一首歌。也有可能先有主題,再有副歌,最後是主歌、歌詞。譬如《皇后大道東》,最初旋律完成後,歌詞還沒有來得及找林夕寫,只有「皇后大道西,皇后大道東,皇后大道中」,我就放到《吉星拱照》裡了,電影裡是Beyond樂隊的車離開周潤發時用到的。

  1990年 《勇闖天下》 導演:李惠民

  1990年 《天若有情》 導演:陳木勝

  主題曲《天若有情》粵語/《追夢人》國語 詞曲:羅大佑 演唱:袁鳳瑛

  1991年 《滾滾紅塵》 導演:嚴浩 主題曲《滾滾紅塵》 演唱:陳淑樺

  (合作過程中是否有過不順暢?)哎呀,多了。《滾滾紅塵》時和嚴浩合作就不開心,很不開心吶。(笑)依我來講,這個歌名叫《紅塵》就行,嚴浩說「不不不,《滾滾紅塵》」,我就說「《滾滾紅塵》也沒問題」。後來他自己就還改歌詞,到副歌的時候他就說,最後一句「分易分,聚難聚(唱)」後面要接「滾滾紅塵千古愁」,非要把「滾滾紅塵」加進去。我說這樣不好吧,這個地方不對,你若是要放就放到結尾。陳淑樺在唱這首歌的時候,他拼命來騷擾,一直叫陳淑樺這樣唱,我就火大了。有一次錄音的時候,他非要來,我就說,「你給我等著,我現在就過去,嚴浩你給我等著」。(笑)他就是混蛋嘛,不知道放手,交給專業人來弄就OK了。導演自己非要打燈,不可能的。(那合作比較順暢的是?)杜琪峯。我們是從《城市特警》開始的,他人比較外放,跟嚴浩完全是兩回事情。

  1991年 《棋王》 導演:嚴浩/徐克

  片頭曲《愛人同志》、插曲《不變的結局》

  1991年 《雙鐲》 導演:黃玉珊

  主題曲《似是故人來》,詞:林夕詞 演唱:梅豔芳

  與林夕合作,通常都是先有旋律的。他先把歌詞寫下來,我再來譜曲,也試過,也不錯,但是他寫詞就比較有格式在裡面。在娃娃的那張《四季》裡有首歌叫《沒有季節的愛情》,我和林夕就用的這種模式。兩個人第一次合作,是《似是故人來》那首歌。我算是他前輩,他是黃霑介紹給我的,說有一個很厲害的年輕人,我們就說試試看。那時候《雙鐲》還沒有出現,我第一次交給他的歌其實是《皇后大道東》和《出走》,廣東話版本。《雙鐲》的那首《似是故人來》應該是兩個月以後的事情。(最初印象?)斯斯文文,白白淨淨的。(見面的場景?)是在黃霑的辦公室裡,告士打道,因為我的Office也在香港告士打道。

  1991年 《藍色霹靂火》 導演:李惠民

  《赤子》 詞:林夕 演唱:葉德嫻(粵語)/娃娃(國語)

  友情幫襯

  與臺灣導演合作

  1992年 《少年吔,安啦》 導演:徐小明

  插曲《大家免著驚》

  1992年 《逃學威龍2》 導演:陳嘉上

  插曲《皇后大道東》 詞:林夕

  1992年 《夢醒時分》 導演:張艾嘉

  1993年 《東方三俠》 導演:杜琪峯

  插曲《你的女人》 詞:林夕

  1993年 《在那遙遠的地方》

  導演:滕文驥

  1993年 《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

  導演:潘文杰 插曲《時光》

  1993年 《異域》 導演:朱延平

  片尾曲《亞細亞的孤兒》

  1994年 《異域II》 導演:朱延平

  插曲《大地的孩子》

  重心平衡

  為老友執筆

  2000年 《轉運手之戀》

  導演:張華坤/陳以文

  2001年 《北京樂與路》 導演:張婉婷

  插曲《不用數的日子》

  2005年 《黑社會》 導演:杜琪峯

  片尾曲《對天歌》 詞:林夕

  2009年 《復仇》 導演:杜琪峯

  2010年 《飛沙風中轉》 導演:莊文強

  2010年 《龍鳳店》 導演:鍾澍佳

  2012年 《女朋友·男朋友》

  導演:楊雅喆 插曲《家》

  2012年 《高海拔之戀II》 導演:杜琪峯

  主題曲《DO RE MI》

  2014年 《黃金時代》 導演:許鞍華

  宣傳曲《只得一生》 演唱:羅大佑

  2015年

  《太平輪·彼岸》

  導演:吳宇森

  主題曲《穿越漩渦》

  演唱:羅大佑與臺北愛樂合唱團

  《太平輪》背景是一個逃難的時代,船上的人五花八門。有章子怡演的那個被逼良為娼的女人,靠一大堆租客生存的章子怡的房東,從商人到偷渡客,你只要搞得到一張船票,就可以上船。(所以是看過電影才創作的歌曲?)對,我是先看過上集,下集快拍完的時候,才與導演討論,去看他怎麼樣詮釋整個電影。他希望通過《太平輪》詮釋人性層面的東西,講希望、講和平、講決心,我再以此為起點去研究歌曲應該怎麼詮釋。簡單一點,在歌裡面我們用了很大量的合音。合音就是你聽到我唱完以後,有男低音的唱腔,有兒童合音,有女生的和聲,它代表各階層的人。

  寫這首歌之前,我們有過很多溝通,導演跟所有人都要溝通的,他是靈魂人物。歌曲就是要把電影裡看不到的東西表達出來,在三四分鐘裡全部傳遞,是導演要講的話。John(吳宇森)是個話不多的人,他是一個標籤暴力美學的導演,來自一個宗教家庭,家裡小時候沒有錢,經歷事情蠻多的。我們其實是在臺北相識的,那時他比較不得意,被家裡流放到臺北。我覺得他看透很多人生,一個好的藝術家必須要有豐富的人生經歷,拍出來的東西才會寬。

  2015年 《華麗上班族》 導演:杜琪峯

  採寫/新京報記者 古珺姝 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相關焦點

  • 羅大佑:不好意思當「教父」 壓力很大
    因為《海上花》是張愛玲小說的名字,我是從臺北來的,但臺北是沒有海景的,所以記憶力是沒有海上的印象的。但是在寫的時候,我自己已經開始有一些感覺了。我把曲子交給楊凡那天,跟他說你能不能幫我找一個港景,他說好。他就借了一個朋友的家裡,那天他朋友不在,只有菲傭在。先出的前奏,其實就是在模仿海浪,因為窗前面就是海,正好配合導演的意象結合。
  • 羅大佑總結三十年電影音樂之路 稱不好意思當"教父"
    原標題:羅大佑:不好意思當「教父」,壓力很大   1991年 《棋王》 導演:嚴浩/徐克   片頭曲《愛人同志》、插曲《不變的結局》   1991年 《雙鐲》 導演:黃玉珊   主題曲《似是故人來》,詞:林夕詞 演唱:梅豔芳   與林夕合作,通常都是先有旋律的。
  • 影響三代人的歌壇教父,羅大佑
    他就是羅大佑:號稱華語樂壇流行音樂教父。出生於中國臺灣祖籍廣東,中國臺灣男歌手,詞曲創作人,作家。早在大學時期擔任學生樂對鍵盤手,創作第一首歌曲《歌》正式投入商業音樂創作,此後開啟音樂演藝生涯。羅大佑生長在醫生世家,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在臺灣一家醫院放射科工作。對音樂難以割捨的他放棄了醫生工作,全身投入音樂成為職業音樂人。
  • 當年離家出走的年輕人,今天一個時代的「音樂教父」羅大佑
    周杰倫說過一句話: 我的目標就是像羅大佑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教父」。 李宗盛這麼評價羅大佑: 和他相比我會感到惶恐,他對我來說只能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才是真正的臺灣音樂界重量級人物。」羅大佑是誰?可能很多90後。
  • 音樂教父羅大佑:總有那麼一首歌寫著我們的曾經!
    而這首童年也是羅大佑寫給張艾嘉的童年,是被大陸歌迷熟知的第一首歌。羅大佑在1954年7月20號出生在臺灣省臺北市的一個名醫世家,在這個家庭裡,少年時的羅大佑同他的哥哥姐姐一樣,承受著嚴厲的教育方式,最終走上了一生的道路。高中畢業後的羅大佑隨父親所願,考入了臺中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然而在這個七年制醫學專業的求學過程中,他一直在從事著音樂的工作。
  • 羅大佑演唱會登陸「彩色世界」,感受音樂教父的初心和純粹
    深圳2021年1月4日 /美通社/ -- 一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帶給我們很大的衝擊,在疫情逐漸和緩的此時,資深音樂創作人羅大佑與團隊團隊反覆討論,決定以「宜花東鹿在線開唱」作為啟程,重啟人與人、人與土地之間最初最溫暖的交流。
  • 把黑豹樂隊搞得分崩離析,和羅大佑不歡而散,這個王菲不簡單
    沒有人想到她會出現在這個場合,看來是音樂把她吸引來的,更沒有人想到她會沉浸在音樂世界裡玩的如此忘乎所以。 當她從失物招領處的志願者手裡接過手機時,吐了吐舌頭,不好意思的表情不禁讓人感慨:這個女人,似乎是一個長不大的小女孩。 可是,她今年已經51歲了,她的天真與快樂,非比尋常。
  • 被那英淘汰的金子,拜師羅大佑成歌后,網友:歌手和教父的差別
    但是說起這兩個人大家應該都知道吧,那就是那英和音樂教父——羅大佑。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就在這時劉若英、張惠妹、徐佳瑩等許多的歌手都向她拋出了橄欖枝呢,這也是為艾怡良在日後的唱歌生涯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喜歡艾怡良的時候就是因為艾怡良的歌曲非常的獨特非常的好聽呢,艾怡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啊。
  • 羅大佑憑什麼被稱為「臺灣流行音樂教父」看下這幾首歌你就知道了
    羅大佑這個人相信許多80.90後都認識他,他創作了不少經典的歌曲,還被譽為:「臺灣流行樂教父」的美稱,很多人喜歡羅大佑,是因為羅大佑曾陪伴著他們的青春成長。本期就來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羅大佑的幾首經典歌曲,看看你最喜歡哪首?《明天會更好》這是一首由臺灣群星演唱的一首歌曲,發布於1985年,1986年是世界和平年,所以羅大佑為了呼籲當年的主題,所以寫下的這首歌曲,這首歌召集了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等地共60位華人歌手共同演唱。
  • 彭佳慧重回《我是歌手》緊張 將唱羅大佑金曲(圖)
    彭佳慧重回《我是歌手》緊張 將唱羅大佑金曲(圖)     資料圖:彭佳慧(右)和順子。中新社發 湖南衛視供圖     中新網4月10日電 湖南衛視《我是歌手》本周五晚22:00將迎來《我是歌手雙年巔峰會》直播,屆時羽泉、尚雯婕、林志炫、彭佳慧、楊宗緯、韓磊、茜拉、張杰、鄧紫棋、曹格十位實力唱將攜手唱響舞臺。
  • 羅大佑,馳騁樂壇30年,更被稱為音樂教父,今天演唱會卻慘澹收場
    在2017年2月25日,羅大佑籌備了兩年、主辦方造勢投入天價的《假如我是羅大佑》演唱會,在臺北小巨蛋盛大開幕,雖然是個人演唱會,但是羅大佑還是用自己強大的號召力匯集了張宇、林俊傑、陶喆、李泉、戴佩妮等眾多當紅歌星聯合壓陣。本以為靠著情懷和懷舊,會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大party,結果卻差強人意。觀眾稀少,門票僅售出了六成五。
  • 羅大佑好聽的歌曲全在這裡了,快來看看你聽過幾首
    大家好,歡迎來到團團說音樂,今天我們來說說音樂教父羅大佑最好聽的幾首歌曲。羅大佑作為音樂教父,創作歌曲不僅非常高產,而且質量很高,經典歌曲無數,每一首歌都非常讓人期待。有網友做過統計,截至目前為止,羅大佑共計創作歌曲349首,其中包括為他人創作的歌曲51首;出專輯36張,開過80餘場演唱會,無愧於音樂教父之稱,下面就為大家梳理一下羅大佑最好聽的幾首歌曲。
  • 羅大佑的十首歌和十位天后
    但既然說了李宗盛,又豈能不說羅大佑呢,兩位都是華語流行樂壇重量級的音樂教父,且羅大佑還是李宗盛的「大哥」呢。不得不說,兩位教父的音樂,都非常有女人緣,繼李宗盛的「六個女人」後,我們今天就來回顧羅大佑的十首歌曲,以及與歌曲相關的十位天后級女歌手。
  • 滾石唱片40年傳奇剪影:與「華語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的那些事
    段氏兄弟由於段氏兄弟對老牌歐美樂隊「Rolling stone」的鐘愛,所以順勢為公司取了個中文名字叫「滾石」。而這一時期最為人熟知的代表自然是——「華語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02羅大佑出生在臺南的一個醫學世家。1980年,年輕的羅大佑一邊在臺北醫院當實習醫生,一邊進行著音樂創作。
  • 每位歌手拿出傳唱度最高的5首歌曲對比,羅大佑肯定是第一
    羅大佑,註定是一個響徹華語樂壇的名字。他所創作的歌曲深遠的影響了歌壇和幾代人的時間,其中的經典曲目至今仍廣為流傳,被無數「後輩」歌手所翻唱。 憑閱歷、憑功力、憑資歷以及創作力,羅大佑在方方面面也確實堪當「華語歌壇教父」之名。如果他自詡為第二,恐怕無人敢爭頭把交椅。
  • 羅大佑經典歌曲音樂有哪些 羅大佑好聽的歌曲介紹賞析
    羅大佑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有著「華語流行音樂教父」之稱,對198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初期校園民歌及整個華語流行音樂風格轉變有劃時代的影響,創作了許多的經典作品,其歌曲也是許多歌手爭相翻唱的對象,那麼羅大佑經典歌曲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羅大佑昨晚小巨蛋開唱 自曝寫歌給露水姻緣對象 對方也在現場
    羅大佑的歌我相信小夥伴們都應該聽過,他的經典作品太多了。比如《童年》、《東方之珠》、《皇后大道東》、《光陰的故事》等。出生於1954年7月20日的羅大佑,出道已有37年之久,絕對是一位資深的老牌歌手,其地位可謂是華語樂壇教父級。
  • 黃霑帶小抄唱《滄海一聲笑》,羅大佑滿臉黑線:這可是你寫的歌!
    這個時期,林燕妮陪伴在霑叔左右,充當「賢內助」的角色,是黃霑譜寫經典的見證人和親歷者。1982年,彼時在臺灣歌壇上籍籍無名的羅大佑,正在為他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籌措發行費用而心急如焚。黃霑曾雪中送炭式的資助了他一筆款項,以解燃眉之急,《之乎者也》始得順利發行,其威力不啻於在整個華語流行歌壇投下了一枚「原子彈」。
  • 「假如我是羅大佑」臺北小巨蛋場 首發陣容曝光
    「假如我是羅大佑」臺北小巨蛋 首發陣容曝光  搜狐娛樂訊 2017年華語樂壇開年巨製「假如我是羅大佑」巡迴演唱會臺北站2月25日即將登陸臺北小巨蛋,「華語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將攜手兩岸三地一線巨星一同登臺向歌迷分享他的音樂歷程。
  • 羅大佑經典歌曲大全盤點 回顧羅大佑的音樂之路
    羅大佑經典歌曲大全盤點,羅大佑(Tayu Lo),1954年7月20日出生於臺灣臺北,臺灣省苗慄縣的客家人,祖籍廣東梅縣(今梅州市區),臺灣地區創作歌手、音樂人、縱貫線樂隊成員之一,有「華語流行樂教父」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