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個前同事突然發消息問我「有沒有懷疑過自己不適合做文案策劃?」
可能與她問我的時機相關,我很肯定地告訴她說我沒有懷疑過,我覺得我非常適合。我當時剛好完成一個項目,又被我們總監一頓誇,自然成就感滿滿。
經過一整天工作的洗禮,而且不算太順利,想在這樣的心境下重新審視這個問題。
認真考慮後,我的答案依然是:我非常適合。
但是這個回答是基於我對文案工作的理解和我當前的工作內容的。在我心裡,我自始自終沒有把文案當成只是寫東西的,相反我覺得文案是偉大的。這個世界很多工作都是偉大的,人們的匠心和情懷讓所有工作都有偉大的可能。
文案有沒有前途
文案是策略的體現。
這是我曾經給出的回答,至今我持這個觀點。我主要在公司負責輸出品牌strategy和big idea,產出提案、方案、文案、創意。加上我們公司連程序的原型圖、設計的創意也都是文案在想,所以一般而言,一旦我們產出的東西客戶認可了,所有的部門都要按照我們的方案去執行。
我也在招人的時候側面了解過其他公司,發現很多公司的資深文案其實都有參與Strategy的工作,所以這並不是個例,文案要做好,都是要懂策略,懂業務的。策略要怎麼傳達出去呢?除了口頭上反覆宣講之外,其實所有的策略最終都一定要落到有力的文字上。
一樣的意思的話,在被凝練成特定的文字後,產生了強大的傳播力。「中國夢」、「讓人人都有出彩的機會」、「一帶一路」……這些都是策略的有力表達!
所以,如果說想要追求個人職業發展的高度,我覺得文案是一個不錯的入手,但前提是要對文案有一個正確和充分認識。
當然如果你所在的公司真的就把文案定位成寫寫文章的這樣的話,我建議如果真想寫好文案,就要主動多去涉獵業務,用一篇篇優質文章證明自己。
寫不出來咋辦
其實質疑自己是否適合文案,還要回答的問題是——寫不出來咋辦?
如果你問我會不會有腦袋打鐵,靈感枯竭的時候?當然會有,但是也從來沒有想不出來的時候。而且做這一行久了,會發現自己想創意越來越快,想文案越來越快。
記得在《on writing well》這本書中讀到兩位作家對寫作大相逕庭的看法,一人覺得寫作是愉悅的,而該書的作者William Zinsser則認為寫作是痛苦的。
Writing is hard work. A clear sentence is no accident. Very few sentences come out right the first time or even the third time. Remember this in moments of despair. If you find that writing is hard, it's because it is hard.
我個人支持寫作痛苦派,寫作往往需要大量乃至痛苦思考,需要對文字無數次的改寫雕琢。當然這裡並不是指微信裡寫寫小豆腐塊文章,有感而發什麼,這樣的文字太簡單了,這樣的寫作過程也不會有什麼難度。
然而問題在於,一些人就是因為寫這樣容易的文章寫成習慣之後,對文案和寫作的期望過於樂觀。在遇到文案的難題,寫不出來時就會自我懷疑,陷入迷茫。
寫不出來,這恐怕是文案最痛苦的時刻。如果你能承受也知道怎麼度過這些痛苦的時刻,那麼恭喜你具備了做文案的基本條件之一。
所以,適不適合做文案?至少,你要能打心裡「能享受文案的好,也能承受文案的壞」。對了,適合不代表你就能做得好,努力才可能做得好!
願力量與你同在
廣告大妹子
如果你也喜歡廣告,那就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