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韓國歷代總統的結局幾乎無一例外都下場慘澹:不是在任內被推翻、刺殺,就是在卸任後被逮捕受審。首任總統李承晚在1960年的四一九革命中被推翻;第二任總統尹潽善在1961年的5.16軍事政變中被推翻;第三任總統樸正熙於1979年10月26日遇刺身亡;第四任總統崔圭夏在1980年8月16日全鬥煥上將發動的軍事政變中被推翻;第五任總統全鬥煥和第六任總統盧泰愚於1995年被逮捕受審;第七任總統金泳三因未能妥善處理亞洲金融危機而在民眾的譴責聲中卸任;第九任總統盧武鉉於2009年5月23日跳崖自殺;至於第十任李明博和第十一任樸槿惠現在還關著。
自1948年立國以來歷任韓國總統中只有第八任金大中算是得了善終,其餘十任總統無一例外晚節不保。即使是金大中儘管得了善終,可他早年也曾屢屢被監禁,甚至被綁架而遭遇生命危險,所以說起來也是一生坎坷,況且金大中死後他的家人還是沒能逃脫被打壓的命運。韓國總統難得善終這種現象甚至被戲稱為「青瓦臺魔咒」。有關青瓦颱風水的文章在網上是一抓一大把。不懂風水學的我當然說不清青瓦臺的風水到底是不是有問題,不過作為唯物主義無神論者還是更傾向於從規律和邏輯的角度分析問題。事實上」青瓦臺魔咒「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而這種現象背後有深刻的邏輯原因。
在日本殖民時期領導韓國抗日獨立運動的是由金九領導的流亡在中國重慶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然而抗戰勝利後李承晚在美國佔領當局的扶植之下在朝鮮半島南半部成立了大韓民國政府。這個由美國佔領當局一手扶植起來的政權不僅沒什麼民意基礎,甚至還吸納了不少日偽人員。也就是從那時起韓國國內就形成了兩派對立的政治勢力:一派是與美國、日本關係密切的政客、財閥集團,一派是以底層民眾為核心的民族主義者。後者一開始是受到壓制的,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隨著韓國民眾的民族民主意識日漸抬頭使後者在韓國政治生活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韓國實際上是一個主權不完整的國家:眾所周知美國在韓國有一支規模龐大的駐軍,儘管駐韓美軍是不是就會爆出強佔土地、誤殺平民、強姦女學生等諸多醜聞,韓國政府卻拿他們毫無辦法,因為駐韓美軍官兵是享有外交豁免權的。這一特權類似於舊中國在不平等條約中被強加的治外法權:在你的國土上犯罪卻不允許你處置。要知道這一特權可不是所有美國駐外軍隊都享有的,事實上享有這一特權的只有駐韓美軍和駐日美軍,而美國在歐洲的駐軍是需要受當地法律約束的。更何況迄今為止韓國軍隊的戰時指揮權是掌握在駐韓美軍手中而非韓國政府手中。
一個國家連自己的軍隊都無法指揮就可見這個國家的主權缺失達到了什麼地步。事實上韓國是一個受到美國高度控制的國家——事實上美國對韓國的控制並非只反映在駐軍上,其實美國對韓國的控制也廣泛滲透到韓國的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面積比我國浙江省還略小的韓國受制於資源稟賦、勞動力、國內市場等方面的先天缺陷,因此對外部市場具有高度的依賴性。韓國經濟的本質是一種財閥經濟,而隨著韓國財閥勢力的日益發展壯大已使其與美國形成了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事實上韓國財閥已發展成為美國在韓國的買辦代表。
韓國財閥的崛起其實和美國密切相關:當時中國尚未改革開放,韓國和日本一道成為美國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地,從而得以在短期內迅速奠定了工業基礎並利用外向型經濟一躍成為發達國家;今天的韓國財閥依然充當著美國買辦的角色,滲透到了韓國社會的各個角落。韓國這種特殊國情實際上決定了韓國政府命中注定是一個較為弱勢的政府,事實上目前影響韓國國家政治生活的有四股力量:韓國政府、駐韓美軍、韓國軍方、韓國財閥。可以說韓國總統所領導的政府只是韓國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力量之一,其他三股力量均對韓國政府構成掣肘。
韓國這種錯綜複雜的政治環境使韓國政治生活充滿了複雜的政治鬥爭:作為韓國總統本來該代表韓國的國家利益,然而作為韓國的太上皇的美國以及韓國國內的軍方、財閥等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卻並不一定與韓國的國家利益一致。如果韓國總統屈從於這些既得利益集團的意志,那麼就會使自己失去底層百姓的擁護,屆時老百姓就會用自己手中的選票把總統趕下臺;可如果某個總統要張揚民權而同既得利益集團對抗,那麼就會遭到既得利益集團的打擊。在韓國現在的政治生態中韓國總統往往是被置於基層選民和既得利益集團之間裡外不是人的角色。
韓國的地緣位置有著相當不利的一面:儘管韓國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放眼全球都並不算一個弱國,然而偏偏身處大國扎堆的東北亞地區,以致於韓國舉目四顧就會發現周邊環繞著中國、俄羅斯、日本等幾個世界級大國。美國儘管不是東北亞國家,卻在該地區有著巨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影響力存在,事實上韓國在相當程度上是要受美國控制的。除了需要面對中、俄、日幾個大國以及接受美國的控制之外韓國還必須面對和自己同宗同源的北方兄弟。事實上韓國所在的東北亞地區是全球彈道飛彈最多的地區、全球防空飛彈最多的地區、全球核彈密度最高的地區。
全世界幾乎任何一個民族都曾有過輝煌的時刻:中國古代曾締造過輝煌的文明;歐美國家則在近代強勢崛起;日本儘管是亞洲人民深刻反感的侵略者,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家一度強大過。唯獨韓國自古以來就被夾在中、日兩大強鄰之間:古代一直是中國的附屬國,近代又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好容易等到日本人撤出了,又迎來了美國大兵的入駐,迄今為止韓國依然是一個不具備完整主權的國家。從歷史上來看:朝鮮半島一直是大陸勢力和海洋勢力博弈角逐之地,由此形成了一種不同於中國的大陸性格和日本的島國性格的半島性格。
韓國這種半島性格就是在長期的自卑意識下催生出一種外在的自大表象以掩飾自己內心的膽怯,這就使韓國人成為了極端自負與極度自卑的矛盾集合體,所以韓國人的國民性格中存在諸多矛盾衝突的地方。2005日韓「獨島」爭議高峰期曾有民眾在日本大使館門前自切手指以示抗議。由此可見韓國人民族性格方面的偏激。在任的韓國總統一旦有什麼行為失當之處引起民眾不滿,那麼就很容易造成舉國皆反的局面。韓國人這種偏激的民族性格使他們往往一言不合就開撕,所以這個國家其實有悠久的黨爭歷史。韓國歷史上的黨爭可以一直追溯到李氏朝鮮王朝時代。
曾幾何時身為李氏朝鮮王朝宗主國的明王朝是一個盛行黨爭的王朝,然而李氏朝鮮的黨爭絲毫不亞於明王朝:李氏朝鮮統治階層先是分化為士林派和勳舊派兩股政治勢力。16世紀後期士林派在政治鬥爭中逐漸勝出,然而士林派內部隨即分化為東人黨和西人黨。1591年東人党進一步分化為南人黨和北人黨,之後北人又分成大北和小北。當豐臣秀吉的軍隊打進朝鮮後大臣們最關心的還是王朝內部的黨爭。李氏朝鮮王朝的黨爭基因似乎也遺傳給了如今的韓國:黨派林立的韓國存在著激烈的黨派競爭,所以來自反對黨的攻擊就成為了歷屆韓國總統逃避不了的惡夢。
然而作為現任韓國總統的文在寅卻似乎有可能打破「青瓦臺魔咒」:抗疫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使文在寅的民意支持率大幅提高。文在寅以此為底氣對美國的軍費訛詐說不,同時他也及時牽制住了大財閥的命脈:作為韓國財閥典型的三星繼承人李在鎔表示三星管理權不再傳承給子女。這可以視為文在寅對財閥勢力的一次勝利。不過我們需要注意一點:美國與韓國在抗議過程中出現的實力此消彼長現象是客觀存在的,然而即使如此美韓之間的關係並沒出現本質上的變化。韓國受美國控制這一基本現實並沒改變,只不過在疫情衝擊下美國對韓國控制力變弱了而已。
至於國內的財閥勢力儘管遭到了一定削弱,但並沒徹底傷筋動骨。在當前環境下財閥勢力鑑於文在寅的超高支持率不得不選擇蟄伏,然而財閥的勢力並未消解。正如我在全文一開始所說的:韓國國內一直存在民族主義勢力和美國扶植下的財閥買辦勢力的博弈,只不過現在以文在寅為代表的民族主義勢力佔了上風。然而未來呢?誰能保證代表財閥買辦勢力利益的保守主義政黨不會上臺執政呢?即使文在寅利用自己的超高支持率確保下任韓國總統仍在自己所屬的民族主義政黨中誕生,然而只要將來某一天保守主義政黨上臺還是會展開清算的。
文在寅也許並不會被下任總統清算,但會不會被下下任乃至更後面的總統清算呢?除非他能徹底重創韓國國內的保守主義政治勢力,使保守主義勢力在自己有生之年再也無力捲土重來。事實上文在寅目前正在推進的司法改革就是為實現這一目標。韓國司法系統內部權力分配的不合理為韓國政壇惡鬥提供了最直接的司法工具。利用司法工具清算前總統幾乎已成為韓國政壇不成文的慣例。文在寅對韓國司法的改革正好擊中了司法體制的弊端,然而他的司法改革能否實現恐怕是現在所無法預知的。我們目前唯一確定的是韓國兩派政治勢力的對決在未來必將更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