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田林八渡街:移民搬遷換新顏

2021-01-10 廣西微在線

也許在田林縣八渡瑤族鄉八渡村八渡街群眾的心中,2018年6月1日這個日子,他們永遠也不會忘。這一天,是瓦村水電站工程導流洞封堵蓄水的第一天,也是他們看著生活了一輩子的八渡街消逝的第一天。

瓦村水電站項目是自治區人民政府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八渡瑤族鄉八渡村八渡街因地處馱娘江邊,是瓦村水電站八渡庫區的移民區域,歷經3年的徵地、搬遷、拆舊、下閘蓄水後,八渡街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圖為庫區淹沒前的老街全景 攝/許舟
圖為老街擁擠的街道 攝/許舟

為了讓八渡街移民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八渡瑤族鄉黨委、政府以拓荒者精神,克服地質、地形條件等重重困難,逢山開路、削坡建房,在舊址對面的山頭建起了八渡新村。

圖為八渡新村全貌 攝/代育金

通過交通、電力、學校、亮化、綠化、房屋建築等的建設,八渡新村社區功能日益完善,在新村完成硬化的水泥路上走走看看,幢幢移民安置新房一字排開,外立面裝修氣派整潔,一個現代化小區展現在眼前。

新村整齊的安置房和乾淨的街道 攝/吳
新村生活一景 攝/代育金

如今在八渡新村,隨處可見家家戶戶敞開大門,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天的村民歡聲笑語,整個新村呈現出知足常樂、和諧安康的景象。(來源:田林宣傳 作者:凌若雪

相關焦點

  • 大力發展田林的旅遊產業
    除開景區的建設構思之外,移民安置這個問題值得借鑑。因為移民安置不僅僅是異地搬遷,最重要的是就業致富。 荔波大小七孔橋旅遊景區屬於荔波縣(白褲)瑤族鄉所轄,那裡是分散居住的布依族村民。建設景區需布依族村民全部搬遷異地安置。荔波縣政府統一規劃了安置小區,位於景區附近的峽谷平地上。
  • 搬出窮山窩 舊日班彥換新顏
    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互助縣班彥村考察易地扶貧搬遷時強調,移民搬遷是脫貧攻堅的一種有效方式。大家生活安頓下來,各項脫貧措施要跟上,把生產搞上去。幾年來,搬出窮山窩的班彥村依託民族特色發展產業經濟,實現舊貌換新顏,一步一步踏上了脫貧奔小康的幸福路。
  • 田林八渡筍:脆嫩無渣「玉蘭片」
    這6種土產不全是田林所產,但八渡筍是田林出產無疑。此書全卷記下當時全國19個省(含京城)250個府的土產貢品幾千種,其中進貢竹筍的只有福建省的福州和延平、江西省的吉安、廣西的泗城4個府。福州貢的筍叫「萊筍」,延平府貢的筍叫「筍」,吉安府貢的筍叫「浮筍」,泗城府所貢八渡筍的名稱沿用至今。1995年,潘海深以150元的價格通過覃逢新之手購買了這套古書。
  • 首屆廣西特色食品博覽展銷會結束,廣西田林特色農產品引關注
    11月24日-26日,2020年首屆廣西特色食品博覽展銷會在梧州毅德城國際博覽中心圓滿結束。田林縣攜帶八渡筍絲、姬松茸、田林椴木香菇,初榨原香山茶油、田林長粒香米、田林酸甜芒果乾、田林靈芝等田林縣優質農產品參加本次展會。
  • 廣西田林淘寶直播「縣長來了」:兩小時銷售超千單,吸引人氣關注達...
    廣西田林淘寶直播「縣長來了」:兩小時銷售超千單,吸引人氣關注達百萬 2020-03-24 10:19:26 來源: 北國網   2020年3月22日,淘寶直播「村播計劃」攜手新農堂、莫德裡在廣西田林縣參與舉辦
  • 廣西都安:敢叫「石山」換新顏
    廣西河池市副市長、都安縣委書記陳繼勇說。  都安縣今年剩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廣西最多。貧困人口佔比高、貧困發生率高,「三保障」水平低,產業發展程度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薄弱,低保貧困人口脫貧任務重、兜底任務重、防止返貧任務重等情況在都安依然突出。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對於都安來說,要啃下的不僅是「硬骨頭」,更要擊碎這塊堅硬的貧困「頑石」。
  • 舌尖上的田林八渡筍來了,隱藏在深山竹林的「瑰寶」
    說起田林的八渡筍啊相信吃貨們肯定不陌生色澤金黃、肉厚細嫩、爽滑可口乾鍋肥牛筍乾、筍乾燒豬蹄
  • 廣西田林 油茶示範區鋪出增收路
    原標題:廣西田林 油茶示範區鋪出增收路   「前兩年我種了130畝油茶林,按目前
  • 移民搬遷真的好嗎?
    最近甘肅一些市州的朋友一直在諮詢,為啥報名了還沒有搬遷?其實,甘肅移民搬遷方案已經批覆,目前隴南和甘南已經開始第一批移民,預計年前入住新區,真正拉開甘肅移民搬遷的大幕!往蘭州新區搬遷真的好嗎?答案恐怕大家都清楚,很多山裡的老百姓都是藉助脫貧攻堅做到了兩不愁、三保障而已,離真正的奔小康差的還很遠,唯有移民搬遷可以徹底解決。同時,經過這段時間的宣傳和爭論,很多人對於移民有了共識,但是,最近也經常看到一些人說與其往新區搬遷,不如往某某地方搬遷,那裡自然條件更好,有更好的發展之類的,但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
  • 錯那縣勒門巴民族鄉勒村搬遷:邊境村莊換新顏
    為了確保搬遷戶全部都能住進新房,錯那縣還專門出臺了「銀行貸款、政府貼息、群眾還本」措施,開闢信貸「綠色通道」,政府積極與銀行對接,幫助群眾爭取貼息貸款318萬元,讓戶戶都有新房住。「現在我們房子、車子都有了,孩子上學不要錢,生病有保險,老了還有補貼拿,而這一切都要感謝黨的好政策,我們勒村人一定會更加講黨恩愛核心、講團結愛祖國,做好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
  • 甘肅「移民搬遷」,真的好嗎?
    最近甘肅一些市州的朋友一直在諮詢,為啥報名了還沒有搬遷?其實,甘肅移民搬遷方案已經批覆,目前隴南和甘南已經開始第一批移民,預計年前入住新區,真正拉開甘肅移民搬遷的大幕!往蘭州新區搬遷真的好嗎?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 廣西貴港市港南區打造易地搬遷社區十分鐘服務圈
    近日,廣西貴港市港南區橋圩鎮溫暖小鎮易地扶貧移民安置區「老鄉家園」的住戶江錦梅說。橋圩鎮溫暖小鎮易地扶貧移民安置區是港南區「十三五」期間唯一的易地搬遷安置點。安置點位於橋圩鎮橋圩社區姚屋屯,項目於2016年12月開工建設,2017年12月項目主體竣工投入使用,項目完成投資8857.73萬元,累計安置房建設8棟382套。
  • 滄海桑田七十載,八桂大地換新顏
    林 曉 黃海濤 林 潔 申 蓓滄海桑田七十載,八桂大地換新顏。經過70年不懈努力,我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成就令人矚目,有力帶動中國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作為國有大型企業,自1999年成立之日起,廣西移動始終牢記「央企姓黨」政治屬性,堅守紅色通信初心,勇擔一流企業使命,秉承「客戶為根 服務為本」的理念,時刻銘記「網絡強國」的中國夢,切實履行「信息惠民」的責任,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不畏艱難險阻,為廣西經濟和社會發展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助力百姓生活、政府管理、企業生產和民生服務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窮鄉僻壤的華麗轉身 寧夏上演移民搬遷「變形記」
    受訪單位供圖(十三五回眸)窮鄉僻壤的華麗轉身 寧夏上演移民搬遷「變形記」中新網銀川11月26日電 題:窮鄉僻壤的華麗轉身寧夏上演移民搬遷「變形記」中新網記者 於晶搬出大山,築夢小康路,是許多山裡人的夙願。
  • 中國北路壯劇之鄉-美麗的田林
    說真的,我雖然出生在廣西田林縣,也在田林縣城工作了將近二十年,但對田林縣的民風民情、名勝古蹟以及山川河流了解得還真不多,直到2016年,我為了使自己不再遺憾,為了能更好地解答文友、石友們的要求,我利用上級安排採編的機會,終於遊遍了廣西田林的每一處勝景,深入了解了田林各民族的民族風情,因此有了下面的文字和圖片。
  • 廣西田林:「借綠生金」走生態脫貧新路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報導:在廣西百色市田林縣層巒疊翠、萬木蔥蘢的大山深處,一群身穿迷彩服、手拿巡護日誌的「綠色使者」,每天來回穿梭在環山路和山林之間巡查,他們便是由建檔立卡貧困戶擔任的「生態護林員」。 田林縣高龍鄉渭山村貧困戶石品全也是一名生態護林員。
  • 白鶴灘庫區首批移民搬遷入住新房
    文全萬是白鶴灘庫區首批搬遷入住新房的移民之一。,隨著白鶴灘庫區各區縣移民工程建設進度加快,將有更多移民房屋陸續保質保量完工,有更多移民如期搬遷到新的家園,這將為白鶴灘水電站按期蓄水發電奠定堅實的基礎,感謝這些為白鶴灘水電站建設作出了貢獻的移民群眾和移民幹部。
  • 定西、天水、臨夏移民搬遷至蘭州新區
    據悉甘肅向蘭州新區移民已經進入實操階段,第一期計劃是隴南、定西、甘南、臨夏四個市州,2020年向蘭州新區移民1.5萬戶,從2021年開始每年3-5萬戶,5萬戶就是近20萬人,可以說,此次移民是甘肅的千年大計,也是徹底解決甘肅貧困地區發展的千年大計。
  • 東四十條筒子樓舊貌換新顏
    「危樓舊貌換新顏,住得太舒服了!」在東四十條25號樓住了近40年的孟月蘭今年68歲,說起老樓的變化,笑得合不攏嘴。改造前的東四十條25號樓改造後的25號樓這棟建於1953年的「筒子樓」完成改造交房。這棟樓因樓體結構檢測不符合抗震等級要求,存在安全隱患,終於在去年7月啟動整體搬遷周轉進行加固、加建改造工程。「筒子樓」改造怎麼樣既保持承重結構又徹底改變原有布局和功能?首開房地施工人員花了不少心思。在狹小的空間裡加設獨立衛生間和廚房,房屋格局就得發生大變化,「牽一髮動全身」,拆改工作量巨大。
  • 田林:擦亮「中國八渡筍之鄉」生態金牌
    田林縣八渡筍因其脆嫩無渣、清香解膩等特色而成為明清時期朝廷貢品,於2001年成為廣西第一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評估驗收的竹筍項目,2010年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同年獲「中國八渡筍之鄉」;2011年獲得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