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水患給義大利威尼斯市帶來了嚴重的損壞:大量房屋、商店和歷史建築遭洪水侵襲;多處旅遊景點閉門謝客,經濟損失嚴重。為此,義大利總理孔特將此次水災比作「打擊義大利心臟」。
「水城」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如今卻要「因水而憂」。
威尼斯近況(資料圖)
自12日遭遇嚴重水災以來,受暴雨和強風天氣侵襲, 「水城」威尼斯遭遇半個多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漲潮,最高水位可達1.87米。
威尼斯全城80%被淹。教堂、商家、酒店、博物館等許多建築物被浸泡。
威尼斯近況(資料圖)
威尼斯城建於威尼斯潟湖內的灘涂之上,潟湖最終流入亞得裡亞海。每當遭遇大風、暴雨天氣,亞得裡亞海的海水就會灌入威尼斯,形成「洪水」。
威尼斯市長布魯尼亞羅把此次水患歸咎於全球氣候變暖——全球變暖導致地中海的海平面上升;與此同時,由於近年來過度抽取地下水,威尼斯的地面逐漸下沉,威尼斯的水患威脅日益嚴峻。
義大利威尼斯水災持續,聖馬可廣場泡在水中。
另外,「摩西」防洪工程歷經16年之久,但至今仍未完工。防洪系統的不健全也是導致此次「水患」如此嚴重的一大重要因素。而究其原因,竟是因為貪腐與超支。
「摩西」防洪工程
2003年,義大利政府啟動了一項旨在抵禦海潮侵襲、拯救威尼斯的「摩西」工程。按照奠基時的計劃,「摩西」工程應於2011年完工。
「摩西」防洪工程:計劃在威尼斯潟湖與亞得裡亞海相連處建造78塊中空的水閘板。平時這些水閘板沉入海底,保證城內外水道互通無礙;而當海潮來襲時,這些水閘板就可以通過壓縮空氣泵控制,升出水面形成堤壩,以減少海潮對「水城」威尼斯的侵襲。
2014年,這項工程爆出了貪腐醜聞,包括時任威尼斯市長在內的35名承包商、設計師和政府官員被捕,工程也一度陷入停滯。
新的承包商、設計師和官員接手後曾保證「今後會大不一樣」。然而,工程至今仍未完工。
此外,工程還因超支陷入爭議,預算從原來的約55億歐元升至約7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大約為542億元)。
危險一:錢錢錢,需要很多錢!
作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文化名城,威尼斯城中處處是景。此次洪災禍及了眾多熱門景點與歷史古蹟。
聖馬可大教堂受到洪水侵襲,教堂柱子底部受損嚴重。
威尼斯市長表示,一些著名地標建築的修復費用可能超過10億美元。為此,政府想要尋求國際捐款的幫助。
沉船書店
義大利總理孔特稱,義大利政府已為威尼斯劃撥2000萬歐元緊急援助資金。房屋受損的居民每戶可以申領至多5000歐元補助,商店、餐館等商戶可以申領至多2萬歐元補助。
危險二:威尼斯或失去世界遺產地位!
聖馬可大教堂受到洪水侵襲,教堂地板和地下室遭水淹。
據英國《太陽報》網站11月19日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主任梅希蒂爾德·勒斯勒爾說,氣候變化、旅遊管理以及侵蝕都在威脅著這一歷史名城的完整性。巨型遊輪還定期駛過中央大運河,進一步加劇了對該城市建築物的侵蝕。
此前,人們就已經對威尼斯是否會失去世界遺產地位表示擔心。勒斯勒爾說:「2015年,我們提議將威尼斯列入可能失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地位的『紅色名單』。」
世界遺產中心表示,如果市政當局不採取行動,威尼斯「極有可能」被列入「危險名錄」。
為應對洪災的威脅,近日義大利政府宣布加快推動「摩西」防洪工程,並要求於2021年年底竣工。
據當地媒體報導,目前,已安裝的設備進入管理階段,並且開啟了功能測試。然而,閘門鉸鏈等部件已經出現腐蝕的跡象,需要維護。
官方文件顯示,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後,每年的維護費用預計在1億歐元左右。此外,受全球變暖等諸多因素影響,這一防洪工程建成後能否如預期般發揮作用,也未可知。
監製:段爽
主編:鄧晨曦
編輯:趙宇靜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網 新華網 中新網 參考消息 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