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不管怎樣爬上來了總是要下去的。我爸頭一天爬上來感覺已經比較吃力,所以主張我們原路返回,路程稍短一些,但我和妹妹又覺得走回頭路沒什麼意思,而且不去前山看看也很遺憾,於是就連哄帶騙帶著我爸媽往前山去了。一路爬上光明頂,越過鰲魚峰,穿過一線天,登上百步雲梯,翻過蓮花峰,到達玉屏索道,再坐纜車下山到慈光閣,費時四個多小時。
說起來爬山真是挺鍛鍊意志的,每次很絕望的時候堅持堅持也就過去了,路上遊人們也會互相友好地鼓舞打氣,是很美好愉快的過程,而且最後到達山下也並不覺得有多累,反倒很有成就感。尤其是我爸,六十多歲了還較為輕鬆地爬了黃山,跟他朋友們著實顯擺了好一陣兒。
如果說黃山的後山是秀美,那麼前山就可謂奇美了,感覺一座座山峰就是一塊塊的巨石,遊人們在石頭縫隙裡穿行,石上點綴著千姿百態的黃山松,讓人很是感嘆。早上起來天氣非常給力,陽光明媚,雖沒有早起去看日出,卻也幸運地看到了黃山四絕之一的「雲海」。
坐纜車到慈光閣後,就算下山了,去售票處買巴士票到景區南大門,也可以直接去長途汽車站,因為去周圍旅遊景區比如宏村、千島湖等的長途汽車票也可以在這兒買。我們就是在這裡買了去宏村的汽車票,然後坐景區巴士先到南大門取寄存的行李再去汽車站坐車去宏村。記得上車前一定要跟司機說好哪裡下車,不然很容易坐錯站。
從湯口鎮坐長途汽車去宏村也就五十分鐘車程,後來聽滴滴司機說即使滴車去也不貴,跟坐長途汽車差不多,所以像我們四個人完全可以包車去。說到包車,此行後來的行程我們都是包車,價格很合理,司機們都很實在,這也是我們印象很深的事情。
宏村包括景區和外圍兩部分,整個村莊算是景區要買票才能進入,裡面幾乎全是店鋪和客棧。外圍更像個普通鎮子,人們生活大多是在這裡。到宏村後,客棧老闆娘來接我們,帶我們買票入住,還幫著計劃旅行路線。客棧叫徽瑞客棧,是徽派建築搭民國的裝修風格,不算大但很精緻,坐在院子裡喝壺茶感覺很享受。
宏村被稱為「畫裡鄉村」,粉牆黛瓦的徽派建築與南湖、月沼等水系相映成趣,雖然小一些,卻美得很別致。估計是建築和景色很有代表性,這裡常年都有一批又一批的人寫生、拍攝,是個藝術創作基地。我們到了稍作修整,在客棧院子裡喝了一陣子茶就傍晚了,出去大概逛逛順便吃晚飯,拍到了南湖和月沼的美景。
月沼,是個小池塘,但夜景很美,晚飯就在月沼邊上的「得月樓」解決的,飯菜味道一般,勝在景色好,抬眼便是月沼。宏村有一條主要的商業街,兩旁都是各種賣特產的小店鋪,晚上還會擺出來夜市。
我們在宏村住了兩晚,方便逛逛附近的一些景點,西遞、守拙園、南屏、木坑竹海、塔川等都在方圓20公裡以內,所以包車是比較合理的。因為下雨,我們只玩了西遞、守拙園和南屏三個地方。其中西遞和南屏都是徽派古村落,守拙園是當年陶淵明隱居的地方。
西遞是個5A級景區,始建於北宋時期,明萬曆年間所建的「胡文光刺史牌樓」至今仍存,大量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祠堂、牌樓和布局嚴整的村落結構,展現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環境營造方面的傑出才能和成就,是觀賞徽派建築的好地方。
守拙園是陶淵明隱居的地方,所以周圍一帶都被稱為桃花源,景色確實是美,雨天更有一種煙雨江南的感覺。守拙園的馬路對面是一片獼猴桃園,一般門票會贈送採摘券,可以去採點獼猴桃吃,很甜。
南屏也是個徽派古村落,有千年歷史,規模蠻大,因為有多部電影如《臥虎藏龍》、《菊豆》等在這裡拍攝,所以被稱為影視村。目前看還沒有太多商業性開發,比較原汁原味。村裡保存了相當規模的宗祠和家祠,因此又有「中國古祠堂建築博物館」之稱。
午飯在秀裡影視城附近的徽州味道解決,離守拙園、南屏都很近,老闆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名不虛傳,臭鱖魚做得很地道。晚飯是在宏村兩棵大樹那個村口河對岸的「望湖土菜館」,老闆特別熱情,餐廳環境也好,味道勝於古村裡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