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影響力最大的二次元文化基地,Bilibili(以下簡稱B站)的爭議可以說是從來都沒停過,甚至有不少網友說B站是我們動漫自媒體的「財富密碼」,對於這一點小鰻自己的不否認的。有關B站的爭議中,討論最多的問題是就是「去二次元化」(又稱去acg化),但很多參與討論的網友卻對這個詞並沒有充分的理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所謂的「去二次元化」。
01何為去二次元化?
對於「去二次元化」這個詞,很多網友的理解其實並不準確,甚至可以說是錯誤的。「去二次元化」要去掉的並不是所有二次元相關元素,而是B站一直以來的「二次元基地」、「宅文化基地」標籤」。如果將「去二次元化」理解為「去掉二次元元素」,那這個說法無疑純屬胡扯,畢竟大家都看得出B站對於買番很積極,並且在B漫上也下了很大功夫,明擺著是想搞壟斷而非放棄,根本不存在「去掉二次元元素」這一說法。
02B站是否在「去二次元化」
如果按照「去掉『二次元基地』、』宅文化基地『等標籤」的正確理解來看待B站,我們會發現B站確實在進行「去二次元化」行動,並且對此行動非常積極,這也是很多用戶覺得「B站變味」的根本原因。
用戶角度看「去二次元化」
其實站在用戶的角度上,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B站的「去二次元化」。曾幾何時,在B站還是完完全全的二次元亞文化網站時叱吒風雲的鬼畜區,現在已經快成了「養老區」,投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退,並且觀眾量也日漸下滑,取而代之的是「三次元味」滿滿的生活區vlog,這與大量湧入B站的非宅年輕用戶有直接關係。
事實上,除遊戲外的「老牌二次元區」早已呈現出了衰微之勢,不僅與生活區完全無法相比,還被數碼、知識、娛樂甚至是時尚等分區的稿件量和熱度徹底碾壓,這都是用戶選擇的結果。就算如今「二次元文化」的受眾比曾經廣了很多,但其本身依然屬於小眾文化,「二次元用戶」也喜歡看生活區、看知識、娛樂、數碼,但「三次元用戶」卻對二次元相關沒有興趣,因此二次元在廣泛引進「三次元文化」的b站中存在感越來越低。
創作者角度看「去二次元化」
B站是很依賴創作者的平臺,因此創作者的創作傾向也必然會影響網站的定位,而從以百大up為首的B站up主中,我們也能明顯感受得到「去二次元化」。B站已經鮮有動漫向的大UP,被稱為動畫四幻神的四位up似乎也在積極尋求轉型,其原因無疑是不賺錢,而不賺錢的根本原因,自然就是動漫性質的稿件潛在用戶稀少。
做過B站up主的朋友應該都知道B站為鼓勵up創作所設置的很多活動,比如新星計劃。在B站的官方up鼓勵活動中我們會發現,動漫性質的稿件幾乎沒有專門的獨立賽道,因為獨立賽道都留給了生活區這些熱度較高的「三次元內容」,就連「打卡挑戰」這種日常活動,也經常不給動漫向內容留位置,這也是新老up們紛紛放棄創作動漫稿件,轉投生活區的原因之一。
在小鰻看來,與其說「B站變味」了,不如說是「B站味淡了」,此前掀起一番爭議的短片「後浪」,已經向廣大用戶闡明了Bilibili這一平臺現今的定位——包羅萬象的年輕人文化平臺,「二次元文化」只是年輕人文娛生活的一部分,而且還是小眾的部分,因此它在B站的存在感可能會越來越低,但肯定不會消失。
03B站為何要「去二次元化」
或許正視了B站「去二次元化」的小讀者,會冒出一個天真的問題——為什麼B站要去「二次元化」,不忘初心不好麼?明明是二次元幫助B站壯大起來的。對這個問題,小鰻只能用「這就是資本的力量」來回答。B站如今有得天獨厚的年輕用戶優勢,以此為基礎向中國的youtube邁進是必然的事,人往高處走,企業也是一樣,在資本和利益面前,所謂的情懷實在是不值一提,更何況B站並沒有「背叛」曾經的二次元老用戶,它只是不把他們當「唯一」了。
結語:原來的B站是一個小房子,裡面住著二次元用戶們,在二次元用戶的幫助下,B站成了一座巨大的一個城市,並吸納了很多新的用戶,為他們在城市內建造了各種各樣的大房子,而曾經的二次元用戶依然生活在最初的房子裡,B站對他們並不吝嗇,它擴建了原來的小房子,也提升了曾經小夥伴的居住體驗,但不會給得更多了,畢竟他們已經無法幫助B站使它變得更大了,但那些新來的小夥伴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