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真題是考生複習備考的一大法寶,需要好好利用,而且年份離的越近,參考價值越高。以下是中國教育在線自考頻道整理的2020年10月自考部分真題答案,考生可參考試卷題型、分值、重點考試內容及答題規範。
2020年10月自考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部分真題及答案
簡答題
36、分析子路、冉有、曾皙、公西華形象
答:第一編下五(二)1(2)表格,章節訓練原題
子路:志向遠大,直爽豪放,相當自負。
曾皙:與眾不同,淡泊灑脫,但又好學勤問,最後還向孔子求教。
冉有、公西華:小心謹慎,格外謙虛。
37、比較衛律、李陵兩個人的差異。
答:第二編四(二)1(1), 章節訓練中分析人物形象
衛律、李陵兩人均為降將,但構成了鮮明的對比。
衛律驕橫、傲慢、恬不知恥、面目可憎;
李陵是悲劇性人物,他有較為強烈的羞恥之心,蒙受自身變節投降行為所帶來的心靈煎熬,對蘇武的氣節是敬重的。
38、曹植《贈白馬王彪》結構特點
答:第三編(上)四(二)1(2)③,章節訓練論述題
轆轤體的結構:「頂針格」。
如第二章末「我馬玄以黃」,第三章首「玄黃猶能進」;
章與章之間首尾相接使得全詩結構緊湊、段落分明,便於人們記憶傳誦。
39、簡述陳子昂《登幽州臺歌》藝術特點
答:第四編上五(二)1(2),章節訓練原題①從時間和空間角度表達深重的人生感喟。
前兩句從時間落筆,表露對前賢的仰慕和自己生不逢時的哀傷;第三句從空間落筆,含宇宙無限,個人渺小的感嘆。
②意境廣闊宏大、風格悲壯雄渾,將歷史人物事跡抽象化。以「古人」「來者」「天地」概括性意象,體現出窮通古今、盡閱滄桑的深刻見識,有悲壯雄渾的美感。
40、簡述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論證方法及其效果
答:第四編中二十一(二)2(2),章節訓練藝術特色
以類比和對比方法說理。
將樹類比作治民,用種樹應「順木之天以致其性」,類比治民應「順民之天以致民之性」;
將郭橐駝與「他植者」在種樹的態度、方法及結果諸方面進行對比。
將傳記與寓言融為一爐。作品以傳為題,以人物傳記的方式來結構全文,同時以種樹之法來喻治民之道,體現了寓言的表現特徵。
論述題
41、舉例分析《北山移文》對比和擬人手法
答:第三編下十四(二)1(2)
①通篇使用擬人。「移文」借鐘山神靈之口聲討假隱士。
②運用對比手法譴責假隱士的偽善面目。
歷史上的真隱士與假隱士對比;假隱士周子前後的思想行動對比;假隱士出山後忙碌得意與山林寂寞悲憤對比。
42、分析《張中丞傳後敘》敘事與議論結合的特點
答:第四編中十九(二)1(2),章節訓練題藝術特色
議論與敘事緊密結合,相得益彰。
前半側重議論,針對污衊進行駁斥,補敘許遠事跡,肯定張巡、許遠「守一城,捍天下」的歷史功績;
後半側重敘事,著重記敘南霽雲動人事跡,並補敘張巡、許遠軼事;
前後兩部分既有分工,又有內在聯繫:議論是敘事的「綱領」,敘事為議論提供事實佐證。
閱讀題
(1)這段文字選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誰?
答:《逍遙遊》,莊子(精華有)
(2)描述了怎樣的內容
答:從形體大小,壽命長短,說明世界一切都有所憑藉,不能任逍遙。
(3)詞語解釋
北冥有魚:北海
海運則將徙於南冥:海動,海動時候一定有大風,大鵬乘風南行
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挫折阻礙
熱門推薦:
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推薦閱讀:
2020年10月部分自考真題及答案匯總
10月各省成人自考成績查詢時間及入口
2021年4月各省成人自考報名時間及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