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12時18分,全線6MPa穩壓檢漏全部完成。歷經72小時試運行結束後,西氣東輸三線閩粵支幹線(廣州-潮州段) 於1月21日12時18分正式投產運行。
閩粵支幹線(廣州-潮州段)是西氣東輸三線在廣東地區的首條支幹線,粵東地區首條天然氣長輸管道,國家重點互聯互通工程之一。工程於2018年6月開工建設,線路全長385.88km,管徑813mm,設計壓力10.0MPa,設計年輸量58.1億方,起點為廣深支幹線6#閥室,終點為潮州分輸清管站,沿線設置工藝場站4座、閥室17座、維搶修隊1支、山嶺隧道16座(含控制性隧道5座),大型河流穿越工程2處,中型河流穿越工程6處,途經廣州市、惠州市、河源市、梅州市、揭陽市、潮州市等6個地級市11個縣級市區。
工程首次實現了國內油氣管道自主化和國產化設備大規模應用,充分體現智能管道和智慧站場的建設理念。成都中寰氣液聯動執行機構、浙大中控站場ESD系統、北京安控閥室PLC系統等國產化設備廣泛應用於場站和閥室建設;半自動焊工實況採集監控技術、氣體化防腐技術、智能化工地、智能視頻、工業無人機、可穿戴移動攝像設備等先進科技設備也武裝到管道和場站建設中來。值得指出的是,依託全生命周期資料庫及智能工地,該項目開啟了全新的項目管理模型,首次構建一體化管控平臺。
西氣東輸三線閩粵支幹線工程的現實意義和戰略影響遠不止於此。作為國家「天然氣互聯互通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實現天然氣管道「全國一張網」格局重要的一環。它的建成填補了粵東地區天然氣管道空白,為粵東地區輸送清潔能源,有效提高西氣東輸管網調氣靈活性。
下一步,西氣東輸管道公司將繼續完成廣東潮州-福建漳州段工程建設。工程全部完成後,將在福建形成三角形環網,在閩粵港深形成資源閉環,從而打通區域成網、廣泛接入、靈活用氣的「最後一公裡」,讓廣東與福建再架能源交往「金橋」,有力助推地方經濟綠色、協調、共享發展。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崔瑤 肖少燃 實習編輯:王智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