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是我國栽培較廣泛的一種鄉土樹種,落葉小喬木,春天開紫色的花,香氣濃鬱。
苦楝也叫「楝子樹」、「楝棗子」,其果實提取物可以做植物農藥,農村房前屋後常見,城市園林中也作為景觀樹或行道樹栽培。
苦楝樹的形態特徵
苦楝是楝科楝屬落葉喬木,2-3回奇數羽狀複葉,樹形優美,農村鄉野常見。
苦楝樹一般在春末開花,紫色的花,中間有常常的花柱,氣味特別大。有一年夏初我特意拍過苦楝花。
我國古代有對應節氣的花木諺語「二十四番花信風」,指小寒起到穀雨結束,8個節氣,對應的24種花木。
「始梅花,終楝花」,一般苦楝開花,春季也要結束了。這節令用於適應於在中原、長江中下遊一帶。
苦楝花後結出綠色的小果子,叮叮噹噹掛滿樹,秋天果實變褐色,表面皺縮,但是一直掛在樹上。喜歡那他直到第二年春天,開花前才慢慢掉落。這小果子,農村孩子玩彈弓時,喜歡用它來當子彈。
它的提取物是不錯的殺蟲劑,在我國研究較多,但並未用於工廠化生產。
苦楝樹的分布情況
苦楝適應能力較強,很多土壤類型都能栽培。
它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較耐寒,在我國分布也算上較為廣泛的,一般華南、華東、黃河流域以南等地皆有栽培。
苦楝子樹耐煙塵、抗病蟲害,吸收二氧化硫,淨化空氣,觀賞性能好,是園林綠化常用的樹種。
苦楝樹生長迅速,但是木質軟,抗風性能差。而且它的自我繁殖能力強,對臨近樹種容易造成侵略性。
歡迎關注「漫行草木間」,喜歡記得轉發。草木心,鄉間味,細細品,漫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