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馬姐,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景點是位於貴州省織金縣官寨苗族鄉的織金洞。它地處烏江源流之一的六衝河南岸,為貴州省第一個世界地質公園。有著「黃山歸來不看嶽,織金洞外無洞天」。
織金洞長6.6公裡,最寬處175米,相對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積達500萬立方米。織金洞內有著千姿百態的巖溶奇觀,洞中遍布石筍、石柱、石芽、鍾旗等四十多種堆積物。
織金洞規模宏大,形態萬千,色彩紛呈,堆積物平均高度為40米左右,最高的達70米,囊括了全世界溶洞堆積物類別的40多種堆積形態,呈現出萬幹氣象。
織金洞有著獨特的瑰麗多姿的喀斯特地貌風光,織金洞被映襯得氣勢恢宏,被國際知名地貌學家威廉姆稱為「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觀」。
織金洞分為迎賓廳、講經堂、雪香宮、壽星宮、廣寒宮、靈霄殿、十萬大山、塔林洞、金鼠宮、望山湖、水鄉澤國等景區,有47個廳堂、150多個景點。最大的洞廳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
迎賓廳長二百餘米,廳內長滿苔蘚,廳頂有直徑約十米的圓形天窗,陽光可直射洞底,窗沿串串滴落的水珠,在陽光的照耀下,仿佛撒下千千萬萬個金錢,稱「圓光一洞天」,又名「落錢洞」。
講經堂是因巖溶堆積物如羅漢講經而得此名。講經堂中間有一面積三百平方米的水潭,被鐘乳石間隔為二,名「日月潭」,是全洞最低點,左側有九根石柱,毗鄰成排,形如蟠龍,從洞底直抵頂棚,被稱作「九龍撐天」,是全洞洞頂最矮處。
塔林洞內有石塔一百餘座,呈金黃色,熠熠閃光,故又稱「金塔城」,最高的達三十餘米,底部圍二十餘米。群塔將景區分為十一個廳堂,其間遍布石筍、石柱、石帷、鍾旗,形態各異,十分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