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街走巷炸串年入30萬

2020-12-24 勾魂哥講烤麵筋

他是一個東北農村的80後小夥,沒有你們的錦衣玉食和優越家境,他不能拼爹,只能靠自己,16歲開始出門打工,拜師學藝,第一步瀋陽,一個杭州菜館,由於是從農村剛走出來,不懂的人情事故,只知道埋頭苦幹,根本得不到師傅和老闆的喜歡。

可是他告訴自己,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努力的方向是什麼,無論多苦多累都沒有任何怨言,5年多時間從瀋陽第一站,到邯鄲市,天津市,成都市,憑他的勤奮好學,走到川菜高級廚師一職位!

在成都市有逛廟會的習俗,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跟他的朋友在成都武侯伺逛廟會,發現廟會的美食攤位特別火爆,一個攤位一天能賣3000多元,淨利潤也有1500-1600元. 那是2008年,他月工資才4500元,一算這他們幹一個月夠他幹一年的了

於是他就把這個事情放在了心上,經常下班或者休息的時候他都會去夜市小吃街轉轉,看看商家的經營模式,產品的口味,發現小吃經營真的是本小利大,有利可圖。慢慢的他覺得長期打工畢竟不是辦法,就算有一天做到廚師長一職也就是萬八千的收入,於是他下定了決心,辭職創業。

這時候他回到了他的老家,瀋陽,開始閉關研究一款當時南方非常流行的小吃,烤麵筋,東北還沒有完全流行開

但是隔行如隔山,雖然他是廚師做菜非常專業,但是他研究起來小吃醬料來其實並不是那麼簡單,怎麼做口味都不能盡如人意,他深知,做小吃跟做菜一樣必須講究品質,口味,如果做的不好千萬不要貿然行事。

最後由於實在沒有辦法,他選擇加盟了一家西安當地特色的紅油麵筋,配方拿回來之後一做,確實效果確實非常好,特別香,再經過他結合當地口味進行改良,就開始出門擺攤啦。

可是事情哪是像他想像的那麼簡單呢,萬事開頭難,開始的時候無論你做的多好吃,沒有人來品嘗,第一天賣了58串,還有的是多買送的,營業額才46元,持續了五六天 ,每天營業額見長以幾十塊錢的速度,到了第六天,生意逐漸好轉,正在興致勃勃賣貨的時候城管來了,一幫人下車誰叫你在這裡賣貨的,這是你賣貨的地方嗎,二話沒說,就把貨和有油的爐子留下了,小吃車和煤氣罐全都拿走了!!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措手不及,投入的錢還沒有回來,東西被收走了,心情極其失落。開始考慮自己的選擇是不是錯了,在自己租住的10平米小房間裡思前想後考慮了3天時間,最後下定決心,你別忘了當初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不堅持怎麼會有結果,一點小挫折就打敗你,你以後還能做什麼,於是他下定決心,出去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畢竟瀋陽和成都環境不一樣。

就當他走到瀋陽彩電塔夜市的時候,發現個問題,你只有做固定攤位,才能有穩定顧客,也不用擔心城管。

正好一個偶然的機會興順夜市開始招商,正在彩電塔夜市發宣傳單,於是他就準備嘗試一下,夜市的招商費用一年出6個月時間,費用是21000元,由於他平時賺的錢全都交到家裡,所以自己手頭沒有錢,想跟家裡要吧,又怕得不到家人的支持,於是他用信用卡透支了25000元,重新定做的小吃車,加上設備

還沒開始營業的時候他每天都是忐忑的,因為這就是一個賭局一樣,如果自己再輸了,信用卡還不上,還要繼續去打工,難道一輩子要在打工的路上嗎?帶著忐忑的心終於盼到了興順夜市的開業,開市第一天,他就做了不到200串麵筋,這時他賣的是兩塊錢一串的大串,不到一小時全都賣完了,300多塊錢,第二天他起個大早,毫無困意和勞累感,一個人一天做了700串,又是9點不到的時間全賣完了,這時他終於釋放所有的壓力,覺得黃天不負苦心人,終於看到了希望,那一年六個月時間平均每天營業額1500元,淨利潤800,六個月時間淨賺15萬元

看到他賺錢,在夜市多出了好多家大麵筋,由於賺到了第一桶金,他對經商也充滿了信心,之後在湖南長沙學習了一個錫紙花甲粉,在瀋陽一經推出也是火爆異常,三年多時間自己經營加加盟店開了近百家

就在2017年,全國開始做雙城雙創,為迎合全國環境城市衛生城市的建設,瀋陽取替了大多數的夜市和美食攤位,這時他看到了一個商機,由於小吃類,在東北是屬於一個剛需的產品,市面上又買不到,網際網路小吃銷售一定會在外賣平臺上火爆起來,這時他在瀋陽市興華街九路開了他的第一家外賣門店,【串街走巷炸串店】東北特色小吃串品,加上正宗四川成都的冒菜。

結合了他這麼多年酒店經營的經驗,融入了正確的營銷方式,一開業就火爆異常,每天營業額都在3000元左右,由於平臺抽點,加上店鋪和人工的費用,淨利潤也就是在3層,每天900元左右的收入,一年下來淨利潤基本在30萬元左右

這麼多年的學徒打工,和擺攤創業,再到實體店的經營,他嘗盡了苦辣辛酸,但始終堅持,人所經歷的一切,吃過的苦。受過的累,到最後都會變成你的一盞燈,照亮你的路,苦心人,天不負!

相關焦點

  • 徐州最好吃的炸串沒有之一,老兩口油炸羊肉串!30年了那味道一直沒變
    懶洋洋中午12點左右開門,牛哄哄晚上7點就收攤,就是這麼有原則,而且一開就是30年,一個小推車,甚至只有一二張小桌子,但是每天去在這裡吃炸串的人絡繹不絕。奶奶說:這一行一幹就是30年,其實幹到現在也不是為了那點微薄的利潤,更多的是為了能讓那些老食客再多吃幾年我們的串串,自己心裡也舒坦。
  • 扒一扒口袋妖怪Go開發者:曾在中國農村走街串巷賣豆腐
    扒一扒口袋妖怪Go開發者:曾在中國農村走街串巷賣豆腐 據國外媒體報導,曾在蘋果新品發布會上大出風頭的口袋妖怪Go開發者野村達雄,其實是在華遺孤 3 代。
  • 在徐州這些店吃炸串,別談500萬大買賣!聊聊青春就好!每家都是記憶的味道
    地址:夾河街東街牌樓有著20年老齡的店鋪,老闆姓徐,地地道道的徐州人,是個很和藹的大姐。用竹籤串的串串油炸後,上鍋、刷辣醬、撒胡椒,這種簡單的又平價的美味,真真是佔據徐州人的整個童年。在繁華老路一條上了年頭的胡同裡,赫然開著一家由一對老夫妻經營的小小炸串店。一輛小推車,兩張小桌子,見證了30年來老兩口共同經歷的風風雨雨。他們沒有豪華的門面,靠的是口口相傳,沉澱下來的忠實食客是一批又一批。
  • 炸串VS炸雞,油炸battle火爆上演!
    名震帝都的炸串扛把子【夸父炸串】,親民價格低過大排檔,升級版炸串體驗,快樂指數竄到滿點。
  • 走街串巷重推「微信銀行」
    一是總行層面及早出臺「微信銀行」營銷競賽活動實施方案,全員考核,迅速在全轄掀起「微信銀行」營銷熱潮;二是以部室、支行為考核單位,發揮成員間傳幫帶作用,凝聚團隊營銷合力,每周量化進度,使員工心中有目標、身上有壓力、行動不遲疑;三是線上線下聯動,做好網點陣地、走街串巷線下營銷的同時,利用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微信圈延伸宣傳觸角,擴大營銷成果。
  • 紫陽山城賣菜人:縣城周邊農民挑著擔子走街串巷賣菜
    安康紫陽縣城,漢江邊上的小山城,附近農民挑著擔子走街串巷賣菜成一景。兩個竹筐,一根扁擔是行走山城的菜農最好的運輸工具。挑著紅蘿蔔沿街叫賣。農民們按照傳統的方法耕種,一般不扣大棚種反季節蔬菜,賣的基本上都是時令蔬菜。賣紅辣椒的農民大叔。
  • 冬至降至,開始數九「冬至在月腰,走街串巷不戴帽」老話說得啥呢
    關於冬天冷不冷,和冬至相關的俗語有很多,其中就有根據冬至到來時間加以判斷的,「冬至在月腰,走街串巷不戴帽」就是這樣描述的。冬至的公曆時間很固定,每年12月21日或22日就會如期而至,農曆時間則不一樣,有時在月初,有時是月中或月末。
  • 資本熱捧的「萬店連鎖」,炸串小吃成千億生意?
    被資本熱捧的炸串小吃,發展速度也與融資速度匹配。喜姐炸串目前2年開出了1400家店,夸父炸串截至10月份開出了1800家店,大家都對未來實現「百城萬店」很有信心。循著這條路線,他認為新的消費品種必須有成癮性,能從供應鏈大做文章,客單價能突破30元,最終要能做成萬店規模。
  • 25年無間斷,鄭州供水人走街串巷「送溫暖」
    ▲20支小分隊整裝待發◆25年不間斷,鄭州供水人走街串巷「送溫暖」1996年起,每到元旦、春節來臨,鄭州自來水公司便會啟動「供水服務 春暖萬家」服務行動,派出義務服務小分隊走街串巷鄭州自來水公司營業處業務科副科長賈衛金介紹,2018年起,該公司將水錶防凍工作融入日常抄表和維修環節之中,採用全年實施、冬季加強的方法。特別是9月份,進入冬季防凍強化階段後,該公司及時更新完善水錶防凍工作方案,在老舊小區印發1.5萬多份宣傳頁,開展了防凍宣傳,對特殊易凍水錶進行普查、保暖。
  • 三十年秘方炸串,小夥靠它擺攤賣炸串,月入兩萬
    我想給各位分享下我自己擺攤賣炸串真實歷程,給大家說說我如何賣炸串從白手起家到月入2W。麻煩大家一定用兩分鐘看完我下面的經歷。自從我要擺攤賣炸串以來,總有很多朋友在問加盟炸串醬多少錢?炸串利潤有多高?等等問題,從朋友們的這些問題入手,我想借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下我是怎樣通過擺攤賣炸串從0收入到月入2W的經歷,我接下來要講這些不是想炫耀什麼,而是想把我的經歷分享給各位,應該對屏幕前的各位有幫助的。
  • 讓年輕人上癮,資本熱捧的「萬店連鎖」,炸串小吃成千億生意?
    被資本熱捧的炸串小吃,發展速度也與融資速度匹配。喜姐炸串目前2年開出了1400家店,夸父炸串截至10月份開出了1800家店,大家都對未來實現「百城萬店」很有信心。循著這條路線,他認為新的消費品種必須有成癮性,能從供應鏈大做文章,客單價能突破30元,最終要能做成萬店規模。
  • 吃遍大連丨讓你「上頭」的炸串,一直是咱最具情懷的所愛~
    裹面炸小串一直是咱們最具情懷的小吃, 感覺這個城市的煙火有一大半是靠著炸串撐起來的吧!地址:大連市沙河口區廣平街與泉湧街交叉口南50米清真伊爽齋炸串千山路的清真炸串店,是個老牌店了,是一點點幹出的好口碑。羊肉串、雞肉串、牛排、炸蔬菜、炸金針菇、炸丸子、炸腸等等,有黑胡椒醬、番茄醬、一般辣、特辣等五種醬料。
  • 洛陽大叔賣炸串,火遍整條街,去晚了需要排很長的隊!
    我想給大家分享一下擺攤賣炸串的真實經歷,為大家解答如何靠賣炸串從0收入到月入2W。如果你也想像我這樣自主創業,不如花費兩分鐘看完以下我的故事。自從我開始擺攤賣炸串後,總有很多朋友在問炸串掙錢嗎?怎麼才能製作出好吃的炸串?等等問題,帶著朋友們的這些疑,我想趁這個機會告訴大家下我是怎麼通過擺攤賣炸串從0收入到月入2W的過程,我下面要講這些不想炫耀什麼,而是想把我的經歷分享給各位,還望能為屏幕前的朋友帶來幫助。我是來河南洛陽的,因為家境貧寒家裡還有三個妹妹,以至於初中沒上完就來到省會務工。
  • 讓顧客自己炸串,80平店日入2萬,自助炸串模式要火?
    近年來,小吃成為了餐飲行業的新風口,各種串類小吃相繼爆火,炸串更成為了當紅「炸子雞」。 一說到炸串,大家印象中都是路邊攤,店家炸好,顧客拿著三五串,邊走邊吃的「走食」模式。
  • 南音世家美女大學生來踢館 走街串巷說泉州西街
    出磚入石,西街小巷別具風味  ……  小夥伴們的熱情也被點燃了,數十名聽客通過「花巷」報名,想為《西街記憶》來配音。  受藝術家庭的薰陶,她七歲登臺表演南音,九歲自彈自唱《直入花園》,因為奶奶的關係,她至今還時常前往印尼、我國臺灣地區表演南音,在泉州南音圈子裡也是小名人一枚。  因為喜愛閩南文化,初中畢業後,她到泉州藝校閩南語播音主持專業學習。曾在晉江工作過,現於電視臺兼職閩南語主持。
  • 70歲老人走街串巷賣豆腐,一天只賣百餘元,以後見不到這樣的場景
    敲梆子賣豆腐是以前在農村地區經常能遇見的事情,如今走街串巷賣豆腐的人們越來越少。一位朋友說小的時候在奶奶家隔三差五有一個來賣豆腐的,一敲棒子大家都來買,有一天他沒來朋友就拿個竹筒到街上敲,村裡的人拿著盆出來後發現上當,結果賣豆腐的第二天來了後敲了很久都沒有人來。
  • 好吃到爆炸的神仙品牌喜姐炸串,你去幹串了沒!
    我國人民的擼串史淵遠流長:朋友聚餐路邊攤,二十小串談人生;閒來無事炸串店,幾根炸串解無趣……總之,八零、九零年代出生的腿子們有一千萬種理由吃串。熱油高溫賦予了食材另外一種靈魂。萬物皆可油炸!炸它!喜姐炸串好吃的秘訣大概是用心,無論是店面裝修、菜品陳列還是口味,都能嘗出他們對炸串事業的認真~點好菜、拿上愛的點號牌,就乖乖等著炸串出鍋吧,熱油開始滋滋作響、排風扇轉了起來,站在一旁忍不住要因為誘人的炸串香氣咽幾下口水。
  • 他們走街串巷 為戶外裸露水管水錶「添棉衣」
    別著急居民們的擔心社區都想到了這不,最近蔡甸區河街社區的工作人員和夕陽紅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們走街串巷對居民樓中露天的水錶、水管等進行了全面的排查「體檢」為它們添上了保暖「棉衣」河街社區多為老舊小區,工友居民2105戶,共6275人,8成居民都是老年人。
  • 萬源「一街四巷」風貌工程完成60%
    萬源市太平鎮「一街四巷」風貌打造(原燒烤街)項目作為萬源市特色街區的重大民生工程,自開工以來,各項目穩步推進,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0%。記者在風貌打造施工現場看到,街道入口處「太平記憶」門已初具雛形,兩側仿古門窗裝飾也整齊標緻。
  • 「頭雁」帶隊穿街走巷查盲點
    唐家穎表示,市城管和執法局組織開展創文迎檢「頭雁行走」檢查行動,由局領導分組帶隊以步行行走方式,走街串巷、「翻箱倒櫃」查找城市管理存在的細小盲區,並建立問題即場發現、即日反饋、跟蹤復檢機制,用腳步丈量城市文明,務求做到創文迎檢無遺漏、真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