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武隆天生三橋,世界天生橋群之最,見證流水力量的偉大

2020-12-21 思旅

我是思旅,帶著思想去旅行,很高興與您分享遇見的美。

俗話說「蘿蔔青菜各有的愛」,這話用在旅遊活動中人們對旅遊資源類型的偏愛也同樣適用,我就對地質地貌類的旅遊景觀特別鍾愛。這類景觀不僅塑造出豐富的酷似造型,給人以極強視覺衝擊的形態美,更蘊涵著地球演化、地質變遷的科學奧秘,令人沉醉於無盡的思索與遐想。

其實地質地貌類景觀是豐富得很的,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黑龍江五大連池的火山地貌、張家界石英砂巖峰林地貌,我國西北大漠中「魔鬼城」的風蝕地貌,海南三亞「天涯海角」這種海蝕地貌……

「喀斯特地貌」也是大家所常見的一種地貌,就形成的環境條件不同,其地貌形態也是千差萬別、豐富多彩的。同樣是溼熱氣候,但云南石林在高原環境下發育成劍狀、柱狀和塔狀喀斯特,貴州荔波在丘陵低地生成的圓錐狀峰叢峰林喀斯特,重慶武隆的喀斯特則是深切峽谷型的,它是一種以天生橋、地縫、天坑為代表的立體喀斯特。今天與朋友們分享的就是重慶武隆的「天生三橋」。

天生三橋的形成

天生三橋是在巨厚石灰巖層地區地下伏流流水溶蝕與地殼抬升運動共同作用的結果。

由於烏江支流的羊水河在天生三橋上遊潛入地下變成伏流(地下暗河),經歷漫長的地質年代,流水不斷對深厚的石灰巖山體進行掏蝕,又隨著地殼抬升,地下水位逐漸下降, 潛流洞穴不斷向下、向兩側擴大,便形成了深切的峽谷狀洞穴通道。而洞穴的頂部不斷坍塌,貫穿地表的部分便形成了峽谷和天坑,殘留的洞穴頂板則成為天生橋的橋面。

天生三橋呈縱向排列,平行橫跨在羊水河峽谷上,將河谷兩岸山體連在一起, 形成了「三橋夾兩坑」的奇特景觀,使這裡的喀斯特地貌具有了雄、奇、險、峻的特點。即便是從全世界範圍來看, 在距離幾百米之內就有如此宏大的三座天生石拱橋和兩個巨型的由塌陷形成的天坑也是罕見的,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天生橋群之最"。三橋的獨特之處還在於三橋彼此之間景色各異,互不雷同。就讓我們一同去欣賞吧。

天龍橋

乘坐電梯下到谷底最先見到的即是天龍橋。它是羊水河峽谷上的第一座天生橋,又名頭道橋,素以高大厚重和磅礴的氣勢著稱於世,仰視它雄跨兩山之間恰似「飛龍在天」,也許人們就因此命名的吧。我們可以看到兩側洞壁上有大量的破痕、窩穴及溶孔等水流活動的痕跡。

天龍橋橋下發育有兩個穿洞,左(南)側的穿洞彎曲複雜,稱為迷魂洞,洞底高出右(北)側穿洞120米之多。聽導遊說,這裡的地下暗河水流曾經先是從左穿洞流過的,後來隨著水位下跌,又戳彎取直改道才衝蝕出右側的穿洞。這不由讓人想起「滴水穿石」的功夫來,這流水不輟日月的衝蝕力量真的是太厲害了啊。

天龍橋和下遊方向緊挨著的青龍橋及周圍的山壁合圍形成天龍天坑,口部直徑五百米左右,底部寬敞處建有仿漢唐風格的古建築群,規模不大,但十分精緻,這就是天福官驛。天福官驛始建於唐朝,是古代涪州和黔州官方信息傳遞的重要驛站,後毀於戰火,2005年重建, 是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唯一外景拍攝地,這個是必須要看的。開始我還以為要另行收費呢,結果一問才知道,已包含在天生三橋景區內,通用於天生三橋景區門票。

橋的下邊古老的自然地質奇觀與古老的人文景觀在這裡相配,一點都不違和,反而還覺得在這深邃的峽谷裡有這麼一座古老的建築引起了我的懷古之幽情呢。如果說,大景區是個地質歷史博物館的話,那這個古建築也就是一個小型人文歷史專業博物館。驛館裡陣列有驛馬銅雕塑、驛馬車、官員臨時辦公的桌椅、關於古代郵驛的歷史介紹等,正殿有「黃金甲陳列館」保留著當時作為劇中道具的馬車、盔甲、刀劍、服裝等等。

青龍橋

青龍橋是羊水河峽谷上的第二座天生橋,因其位置居中,又名中龍橋。關於它的得名歷來說法不一,導遊給我們介紹了其中最流行的一種說法,「 因雨後飛瀑自橋面傾瀉成霧,日照形成彩虹,似青龍扶搖直上」所以取此名。

如果從高度上來說,在三橋中青龍橋是最高的一座,橋面高度竟然達到了281米,據說是世界喀斯特天生橋高度之最。從橋下仰視,拱孔高曠,壁立千仞;洞頂逐次崩塌,斷面呈弧形平行分布,極其完整地展示了天坑、天生橋的形成和演化過程,是一頁極具經典意義的寶貴的地質歷史教科書啊!

沿著小溪穿過青龍橋,就進入了神鷹天坑。仰頭張望,你會發現天坑頂部的巖壁酷似一隻收攏翅膀踞於懸崖之上的老鷹。三角的頭,尖尖的喙,虎視眈眈的盯著谷底的遊人,實在是令人不寒而慄。

黑龍橋

走過神鷹天坑,迎面而來的就是天生三橋中的最後一道橋——黑龍橋。 黑龍橋高223米,拱孔跨度16~49米。與其他兩橋明顯不同的是,它幽深曲折,橋下的橋洞長達193米,遠遠超過了橋拱的高度和橋拱孔的跨度,這就使得黑龍橋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洞穴。洞內光線昏暗,頂部嶙峋的巖石就像一條黑龍盤旋在洞頂,故名黑龍橋。

在黑龍橋的洞壁和頂部,窩穴、溶孔、天鍋、流痕等溶蝕形態十分普遍,非常鮮明地反映出古地下暗河水流的時間變化及作用方式,以及地殼抬升過程的系列特徵。洞壁還發育有霧泉、珍珠泉、一線泉、三疊泉等懸掛泉,水花隨風飄散,流水時而急促時而舒緩,時而奔放時而溫柔,極富變化,小孩子們喜歡得都不願朝前走了。

從幽深昏暗的峽谷和洞穴中穿出,眼前忽然變得豁然開朗,陽光一下子灑在身上,似乎也照進了心裡,那種在狹窄、黑暗空間中形成的緊張心理一下子徹底放鬆下來。

在這裡,短短數百米就集中了一大批天生橋群和天坑群,無論是天生橋還是天坑都是一部部研究巖溶地貌形成的地質歷史的活的教科書。難怪,地質專家稱重慶武隆天生三橋是地球上無與倫比的巖溶天生橋的天然博物館。

朋友,這樣的地貌奇觀,您喜歡嗎?

相關焦點

  • 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重慶武隆喀斯特天生三橋
    「重慶武隆喀斯特」是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武隆天生橋早在500年前的明代《一統志》中就有有關記載。三座喀斯特天生橋,分別是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分布在同一峽谷的1.5公裡的範圍內,橋間又是天坑,氣勢磅礴、恢宏,是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天龍橋發育有兩個穿洞,南穿洞為迷魂洞,北穿洞為現在的天生橋通道,其形狀酷似人工橋梁,猶如飛龍在天,故而得名「天龍」。
  • 【導遊詞】武隆天生三橋
    歡迎各位來到世界自然遺產——重慶武隆天生三橋風景區遊覽參觀,我是來自重慶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導遊員,非常榮幸今天能陪伴各位在此地觀光遊覽。接下來我們的遊覽線路全長約4500 米,正常遊覽時間為兩個半小時左右。希望在我的服務和大家的支持下,我們可以度過一段輕鬆愉快的旅程。【地理位置】天生三橋位於重慶市武隆縣境內,2004 年被評為巖溶國家地質公園,2011年升為5A 景區。
  • 重慶武隆「天生三橋」——世界之最都在這裡啦
    天生橋,或稱喀斯特橋,我國大多數天生橋都是巖溶天生橋,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說巖溶天生橋不能不說重慶市武隆縣的三座天生橋。武隆這個坐落在烏江岸邊很尋常的一座縣城,實際上是中國喀斯特這頂皇冠上的一顆明珠。這裡有許多喀斯特地貌景觀之最:有中國最深的豎井,中國唯一的衝蝕型天坑……中國乃至世界最壯觀的天生橋應屬於武隆的「天生三橋」,這是分布在武隆縣羊水河上的三座天生橋,它們已經進入了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中國大多數規模宏大的天生橋,都與洞穴有關,它們是洞穴殘留的一部分。洞穴的形成又與喀斯特作用有關,喀斯特這個詞本來是一個地名,是科學家最早進行這種地貌研究的地方。
  • 重慶武隆天生三橋
    收錄於話題 #自然之美
  • 巴渝行 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之重慶武隆天生三橋
  • 秋季去重慶武隆天生三橋風景區遊玩,欣賞神奇的地質奇觀之美!
    今天小編要說的重慶武隆喀斯特地貌。據說它已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武隆喀斯特地貌是地球億萬年的饋贈,也是解讀長江三峽地區乃至整個南方喀斯特的鑰匙。其中重慶武隆天生三橋風景區位重慶市的武隆區城區東北 20千米處,是全國罕見的地質奇觀生態型旅遊區。天生三橋景區屬5A級旅遊景點,也是來此地必遊景點,而「龍水峽地縫」則是我們以前沒有體驗過的景觀,所以我們選擇了所謂的「入天坑」和「鑽地縫」。這個峽穀穀深200-500米。高山、峻岭、峽谷、溶洞、窪地、天生橋、落水澗、流水,包容萬象構成一幅絢爛多彩的丹青長卷哦!
  • 【重慶參考導遊詞】武隆天生三橋
    天生三橋各位遊客朋友,歡迎來到武隆遊覽,武隆位於重慶東南,距重慶主城區170千米。
  • 【實影記】武隆天生三橋(上)
    在重慶武隆,有一處喀斯特旅遊區聞名遐邇,它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由天生三橋、仙女山、芙蓉洞三部分組成,包含溶洞、天坑、地縫、峽谷、峰叢、高山草原等自然形態。    由於時間有限,這次用半天的時間只走了天生三橋景區(又是一處,不同於前文的蒲花暗河景區之天生三橋),也就是俗稱的天坑景區,就連與之相鄰的地縫(龍水峽地縫)景區也沒能兼顧到。    與現在好多的旅遊景區一樣,需先到離景區很遠遊客中心,辦理門票手續、乘坐景交車。
  • 重慶武隆天生三橋,《變形金剛4》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取景地
    從萬能的互聯或電視,你一定聽說過或看到過世界上最長的、世界上最高的或世界上最寬的橋。近幾年來中國被譽為「基建狂魔」,國內很多橋梁被國外媒體報導,如港珠澳大橋、張家界的玻璃懸索橋等。這些都是人類的傑出工程。但是,你見過或聽說過自然形成的橋梁嗎?
  • 去武隆天坑,見證世界首次低空跳傘穿越天生三橋
    作為世界最大天坑橋群,匯集了雄、奇、險、秀、幽、絕於一身的天生三橋,每年都會吸引來自全球眾多遊客,涉足其腹地,實地感受它的氣勢磅礴。不過今年五一假期去武隆,不僅可以欣賞天坑的磅礴大氣,還可見證超驚險刺激的世界首次低空跳傘穿越天生三橋!
  • 【武隆天生三橋風景區】
    【武隆天生三橋風景區】位於重慶市武隆縣引城東南20公裡的白果鄉與核桃鄉交界處,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橋群
  • 氣勢磅礴的重慶武隆天生三橋
    在此過程中,重慶武隆也有雄偉壯觀的自然風光—天生三橋由此出現。三橋概述三座橋分別是天龍橋,青龍橋和黑龍橋。他們以「雄,奇,險,秀,幽」的特點而聞名,瀑布和清澈的泉水簡直就是一派神秘而原始的世外桃源景象。
  • 藏在地下的武隆喀斯特地貌,國內罕見,世界規模最大的天生橋群
    喀斯特地貌的奇觀存在,本就是一場經歷時光的磨礪……就,去重慶、去武隆,奔著那藏匿於地面之下的罕見地質奇觀而去……重慶,一座山城。轉幾班汽車,只為去武隆,去那所謂的仙境去耍上一耍。武隆是在重慶的東南邊緣,在武陵山與大婁山的結合部,屬於中國南方喀斯特高原丘陵地區。
  • 旅遊景點:武隆天生三橋
    天生三橋,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罕見的地質奇觀旅遊區,也是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和《變形金剛4》的取景地。景區位於武隆縣仙女山鎮,遊客一般是在仙女鎮的遊客中心購票後,乘坐景區提供的環保車到達景區。橋下另有天生坑,坑內又生洞,且洞洞相連恍如克裡特島上的米諾斯迷宮,令人倍感神奇;青龍橋是三橋之中垂直落差最大的一座。橋身青翠,藤蔓纏繞。天生三橋由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三座天生石拱橋組成,是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三座橋橫跨在羊水河峽谷之上,石橋的跨度和距離峽谷底部均在百米以上。三座石橋將峽谷兩岸的山體連在一起,形成了「三橋夾兩坑」的奇特景觀。石橋之間所夾的坑,也稱為「天坑」。
  • 武隆旅遊:武隆天生三橋遊玩景點推薦
    武隆天生三橋(又稱為武隆天坑),是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核心景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 武隆天生三橋(又稱為武隆天坑)眾多景點深受遊客的喜愛,《滿城盡帶黃金甲》《變形金剛4》《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電影也曾在武隆天生三橋(又稱為武隆天坑)景點取景拍攝。
  • 武隆天生三橋,令人倍加感慨自然鬼斧神工的造詣
    重慶是中國的幾個直轄市之一,有著非常濃鬱的當地文化,重慶的地形在全國的各個城市中也算是十分獨特的,高低起伏非常明顯,很多人來到重慶之後都會驚嘆於這裡的城市建設。重慶也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城市,有著非常多的歷史建築,今天小編想要跟大家介紹的,是重慶周邊的一個自然景觀,那就是武隆天生三橋。
  • 【重慶風景名勝】武隆喀斯特旅遊區「天生三橋」「仙女山」「芙蓉洞」
    2007年6月27日,以天生三橋為代表的武隆喀斯特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為中國第6個世界自然遺產。2011年7月6日,天生三橋景區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區具有雄、奇、險、秀、幽、絕等特點,是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由「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三座三疊系的石灰巖組成,故得名天生三橋。
  • 貴州北 重慶遊(17):武隆天坑天生三橋景區
    武隆喀斯特旅遊區包括天生三礄、龍水峽地縫、仙女山、芙蓉洞等旅遊景點。下面是武隆喀斯特旅遊區全景圖及天生三橋導覽圖「神龍噴泉」四字景區內以三座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天生石橋天龍橋、青龍橋和黑龍橋,自西向東一線排開,密集地分布,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橋群,再加上三橋之間夾著天龍天坑和神鷹天坑兩個天坑,呈串珠狀相連,別有洞天、精彩紛呈,不愧為「地球遺產,世界奇觀
  • 重慶武隆天生三橋,《變形金剛4》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取景地
    從萬能的互聯或電視,你一定聽說過或看到過世界上最長的、世界上最高的或世界上最寬的橋。近幾年來中國被譽為「基建狂魔」,國內很多橋梁被國外媒體報導,如港珠澳大橋、張家界的玻璃懸索橋等。這些都是人類的傑出工程。但是,你見過或聽說過自然形成的橋梁嗎?
  • 重慶武隆仙女山滑雪場、天生三橋真的很好玩
    南方vs北疆溫潤細膩、颯爽粗獷仙女山同賞超級傾城——雪域仙山雪景是仙女山的極品景觀,在這裡,你既能領略到北方雪原風情,又能感受到南方之雪特有的溼潤細膩P7:頂天and立地壯觀雄渾,嵯峨秀麗超級宏大——天生橋群武隆「天生三橋」是世界規模最大、最高的串珠式天生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