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龍虎山的丹霞地貌,感受世界自然遺產的不凡魅力

2021-01-09 騰訊網

龍虎山的自然風景以丹霞地貌為主,因為現在的植被覆蓋率相當高,顯得就格外富有個性,獨具其風格。偶然的機會,只花半天的時間到這裡匆匆一遊,從坐筏子遊江到上岸後的另一邊再坐船,全程都跟趕鴨子上架似的,只為不錯過這裡最精彩的「懸棺」表演。

202座懸棺曾經引發社會和網絡上熱議,更有專家考證認為,龍虎山的崖墓懸棺群,距今已有2600餘年的歷史,是古越人所葬。宋理學家朱熹就曾發出疑問:「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幾何年?」無獨有偶,原中科院院長、現代考古學家郭沫若也發出了「船棺真箇在,遺蛻見崖看」的感嘆,表示無法用科學解釋崖墓的遺憾。從2006年起,景區採用最原始的槓桿原理進行吊裝懸棺表演,用一目了然的方式,解決了無數專家學者和遊客心中的疑惑。

整個景區面積有220平方公裡,因此如果時間不夠,航拍是欣賞龍虎山全貌的最佳方式。從高空中俯瞰,大部分絕美的丹霞在鬱鬱蔥蔥中若隱若現,只有在水邊,才十分明顯。那些絕壁之上,也就是古人懸棺的地方。如果仔細看,有的凹陷還挺深,似乎還能依稀看見裡面的腐朽的棺木。

上清河(又名瀘溪)是龍虎山景區內的主要河流,全長約43公裡,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來的當天水質並不算太清澈,或許平時也就這樣的吧?

景區那頭,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丘陵,在如此山水相間的地理環境中,土地肥沃,風景宜人,想必古時候住在這裡也是相當幸福的事。

龍虎山之所以聞名,一是有賴於其山水秀麗可人,二則得益於道教天師派祖庭所在地的影響,且有左河水詩云:「碧水丹霞踞虎龍,洞天福地隱仙庭。道陵縱使神行遠,仍讓妖魔懼逞兇。」人們提起道教也往往想起「道都」之稱的龍虎山。據說在道教興盛時,龍虎山上曾經先後建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十個道庵,其繁榮景象可見一斑。不過現在嘛,歷經滄海桑田,絕大多數宮觀早已廢圮,僅存的好像只有天師府了。

據調查統計,龍虎山景區裡共有獸類40多種,鳥類170餘種,已知爬行類動物主要是蛇類,約佔江西省蛇類種類的五分之一。因此到這裡遊玩,個人覺得還是不要走「野路」為好,不然真有點「豔遇」的風險哦。

由於是第一次到龍虎山來,對其各個細分的景點並不熟悉,「傳說」中的象鼻山,上清宮,天師府,天門山等等都未能找到比較好的拍攝角度,略感遺憾。

龍虎山位於贛東交通樞紐鷹潭市西南20公裡處,交通極為便捷。

鐵路:鷹潭位於浙贛、皖贛、鷹廈三條鐵路幹線的交匯處,乘火車可直達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武漢、杭州、福州、廈門、昆明、長沙、南京、南昌、九江等大城市。

公路:鷹潭火車站西側的長途汽車站乘往仙水巖方向的班車(5:30—17:30,15分鐘一班,票價5元,半小時可達)。206國道(煙臺—汕頭)、320國道(上海—瑞麗)經過鷹潭,到龍虎山。

相關焦點

  • 湖南和廣西的界山,以丹霞地貌入選世界自然遺產,景色震撼
    崀山,一半在湖南邵陽市新寧縣,另一半在廣西桂林資源縣境內,是兩個省的界山,崀山景區屬於丹霞地貌,和廣東韶關的丹霞山、江西龍虎山、浙江江郎山、福建泰寧、貴州赤水等省的丹霞自然奇觀共同入選「世界自然遺產」。
  • 世界自然遺產:中國丹霞,六處著名風景名勝區,真值得遊覽觀光
    中國丹霞是目前唯一以丹霞(紅層)地貌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系列提名。它們包括了最能代表中國丹霞地貌的區域,展現了中國丹霞全面的特徵以及主要的自然價值。提名地全部位於中生代到新生代紅色沉積層之中,並且最能代表中國丹霞的地球科學價值。
  • 世界自然遺產中的中國大美丹霞,狂奔的自由色彩
    (關於顏色:所有丹霞地貌的定義都承認巖石是紅色的,但對色調並沒有定量標準,甚至有人認為某些灰白色巖層形成的陡崖也是丹霞地貌,因為它可能是由紅色退化而變成灰白色的。)丹霞地貌在中國分布最廣泛,目前國內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處,分布於全國28個省。
  • VR探秘世界自然遺產地|中國面積最大的丹霞地貌——赤水丹霞
    看到赤水丹霞的美景,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赤水丹霞位於貴州省赤水市境內,是青年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其面積達1200多平方公裡,是全國面積最大、發育最美麗壯觀的丹霞地貌。與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等6大著名丹霞地貌景區組合成為「中國丹霞」,並在第三十四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四十個世界遺產、第八個世界自然遺產。
  • 景中文化之旅,龍虎山不僅有丹霞地貌景觀,還有深厚的歷史文化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裡處,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是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龍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其道教聖地碧水丹山和古崖墓被譽為「三絕」,丹霞地貌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但中國最受大自然的喜愛,中國是世界上丹霞地貌分布最廣的國家。
  • 中國紅——從南到北的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總讓人感覺十分的粗獷、霸氣,但最先發現丹霞地貌的地方卻是在山清水秀的廣東韶關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它由六百八十多座頂平、身途路緩的紅色砂礫巖石構成,身如渥丹,燦若明霞。這裡也是世界丹霞地貌中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丹霞山作為廣東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如同深藏在閨中的孩子,美貌驚人,卻又十分低調。
  • 自駕三天兩晚,玩轉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地貌
    那麼真正的踏足赤水卻顯得巧合而有緣分,頭條旅遊和赤水風景名勝區共同組織世界遺產在身邊,終於來到了赤水,於是這一次乘坐飛機抵達重慶,決定自駕三天兩晚,感受今日赤水。赤水大瀑布是很多人來到赤水必然要去的景點之一,赤水大瀑布景區是「 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也讓這裡吸引很多人矚目。
  • 國內壯觀秀麗的5大丹霞榜單,廣東丹霞山上榜,甘肅張掖丹霞地貌
    還有丹霞山這裡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貌似神凝的陽元石、雙乳石、睡美人等,正因為如此使丹霞山有著「天然的性文化博物館」之稱。丹霞山這裡風光確實獨特,自然天成,然而陽元石以及陰元石根是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可以說顛覆人類的想像力。
  • 從南到北,丹霞地貌的代表,震撼人心
    圖源丨zol論壇 上海大鵬展翅丹霞山作為廣東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如同深藏在閨中的孩子,美貌驚人卻又十分低調。2010年8月2日,「中國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8個世界自然遺產、第40個世界遺產。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奇美丹霞」系列活動舉行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奇美丹霞」系列活動在丹霞山舉行,活動旨在多角度展示近年來我省自然遺產保護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加大對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的社會宣傳,提升全社會保護遺產意識,營造保護自然遺產的良好氛圍,助力韶關市創建全國森林城市。
  • 「丹霞地貌」我國最美的地質風景!
    一、廣東丹霞山廣東丹霞山是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廣東省韶關東北側的仁化縣,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丹霞山由紅色砂、爍巖構成,以赤壁丹崖為特色,地質學家以丹霞山為名,將這一地貌命名為「丹霞地貌」。這裡是世界上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風景最優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
  • 中國世界自然遺產最多的省,有我國最大的丹霞地貌,與四川相鄰
    每一次看到神奇的自然風景,都忍不住對大自然心生敬畏,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年的磨礪才能形成這樣的巧合,為了保護這些自然奇觀,讓它們得以長久的存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門設立了《世界遺產名錄》,目前我國有13處世界自然遺產,是世界自然遺產最多的國家,這十三處世界自然遺產分布在我國各個省市。
  • 「中國丹霞」去哪兒看?盤點全國10大最美丹霞地貌
    2010年,丹霞地貌(申遺所用正式名為「中國丹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認定為「世界遺產」。作為一種稀缺的旅遊資源,丹霞地貌理應受到良好的保護,禁止私自踩踏和破壞。更何況,有些丹霞地貌區還是禁止入內的,私闖更是不道德。上哪兒能看到丹霞地貌景觀呢?其實,我國丹霞地貌的分布是非常廣的,可以說是遍布全國。據不完全統計,已知的丹霞地貌多達1005處,遍布28個省份。
  • 廣東省面積最大風景區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風景區和世界自然遺產地
    總面積292平方千米,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風景區、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的風景區和世界自然遺產地。丹霞山是世界&34;命名地。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巖石構成,以赤壁丹崖為特色。據地質學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發現1200多處丹霞地貌中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
  • 中國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全名單,看看江西有幾處?
    今天(6月13日) 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截至目前 中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 文化與自然遺產共55處
  • 來福城郴州感受自然的饋贈—丹霞地貌
    高椅嶺山、水、泉、洞、寨、崖、坦俱全,是一塊尚未開發的丹霞地貌處女地,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丹霞地貌周邊有漂亮的水窪點綴,紅巖綠水、險寨奇澗,生態自然,美得一塌糊塗。>丹霞地貌一般呈現為紅色陡坡形態,高椅嶺的整體狀態讓人感覺處於千裡一線天之中,地勢險峻,從遠景拍攝來看走在高椅嶺上的人仿佛走於千裡懸崖之上,稍有不慎就會掉落,讓人感到心驚,但實際不然,高椅嶺雖說是丹霞地貌,陡坡眾多,但是坡上平地還是比較廣闊的,實際走在其中不會讓你感覺害怕。
  • 紅色沃土:江西龍虎山的丹霞絕景
    東漢中葉,正一道的創始人張道陵在江西鷹潭龍虎山,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龍虎山丹霞面積200平方千米,是我國丹霞地貌發育程度最好的地區之一,也是我國壯年晚期丹霞地貌的典型地區。它的美妙在其山水和其崖墓群構成了「一條澗水琉璃合,萬疊雲山紫翠堆」的奇麗景象。
  • 問道龍虎山,徒步象鼻山
    1/問道龍虎山 龍虎山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
  • 國內世界自然遺產之一,擁有中國丹霞第一奇峰,名字卻鮮為人知
    我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共有53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1項、世界文化景觀遺產5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3項,並且在世界遺產名錄國家的排名中,與義大利共有53項並列第一。在我國這些為數不多的世界遺產名錄當中,世界自然遺產的數量也就更不多了,僅僅只有13項。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了!這些珍貴的世界遺產你了解多少?
    在各類文化、自然遺產中,各項世界遺產無疑備受關注。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盤點近五年來中國成功入選「世遺」名錄的一些世界遺產,你都了解嗎?資料圖:航拍視角俯瞰世界遺產——遵義海龍屯。2015年7月4日,在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海龍屯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