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8日),距離中國足協為各中超球隊預留的「去商業化」改名截止日期還有最後4天,北京中赫國安俱樂部能否繼續沿用京城球迷喊了28載「北京國安」隊名,備受外界的關注。
資料圖 圖文無關 新華社記者 許暢攝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俱樂部已確定申報「北京國安」作為未來的球隊名稱。同時,中赫集團已向中信集團提出股權收購申請,爭取通過股權變更的方式達成保留「國安」的目的。
中赫盡全力保「國安」
足協在本月中旬召開了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會上不僅拋出了重磅的職業俱樂部「限薪令」,更提出要將各俱樂部現有的名稱「去商業化」,形成中性化名稱。
中赫國安俱樂部在會議結束後第一時間就著手準備此事,俱樂部高層的意見非常明確:一是要在足協相關規定的框架下進行操作,提交完全符合規定的中性化名稱;二是希望傳承北京足球的傳統,延續「國安」這個已經存在了28年的標誌性名稱。
眾所周知,北京國安俱樂部在上世紀90年代時由隸屬於中信集團的中信國安公司初創。2016年,中赫集團通過增資擴股方式斥資35.5億元從中信集團獲得64%的國安俱樂部股份,成為俱樂部實際控制方。中赫集團董事長周金輝成為俱樂部法人代表,並親自出任中赫國安俱樂部董事長。
接手國安俱樂部初始,周金輝就曾經表態:「未來球隊名稱可以沒有中赫,但要保留北京國安,這是俱樂部的歷史和基因決定的。」按照足協對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相關政策文件的規定,如果中赫集團完成對中信集團持有的36%俱樂部股權的收購,就可以符合規定,繼續沿用「國安」的名稱。
股權收購需要時間
據了解,在中赫方面向中信集團提出股權收購的相關意願後,雙方對於股權交易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兩家企業都希望為北京足球留下「國安」的招牌,讓成立於1992年的國安俱樂部延續28年的足球傳統和歷史榮譽。
記者就股權交易的相關問題諮詢了有關法律專家。該專家表示,中信集團屬於國有企業,其股權轉讓事宜較民營企業相對複雜。首先,要召開多次股東大會,對股權轉讓進行商議、研究;在決定轉讓股權後,要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股權轉讓申請,並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之後才進入實際的評估階段,雙方協商股權轉讓價格等具體事宜;所有細節談妥後,還要到國有資產辦進行立項、確認,然後再到資產評估事務所進行評估。
可以說,這一系列的流程較為繁瑣。但無論是俱樂部還是俱樂部的股東,都表示會盡最大努力,完成相關工作的推進。
留下「國安」是人心所向
中赫方面積極操作股權收購的同時,京城球迷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於「國安」的深情厚愛:這兩天,如果您途經三環主路,會看到一輛車身塗滿北京國安符號的300路雙層巴士。車身兩側貼有巨大的「我們的名字是北京國安」的宣傳口號,國安標誌性的黃綠色隊徽在靠近駕駛室附近的位置,十分顯眼。
自足協提出中性化隊名的整改方案後,京城球迷一度被失去「國安」名稱的不安情緒籠罩,很多人都在網絡上表達了對「國安」的不舍之情。幾乎所有球迷都希望中國足協不要採用「一刀切」的模式對待已經存在了28年的「國安」招牌,畢竟「國安」二字在大眾的認知中基本上等同於背後的這支來自首都的頂級聯賽勁旅,其知名度也遠超中信國安的品牌影響力。
儘管俱樂部最終能否沿用「國安」名稱,還要看足協方面的裁決,但顯然保留「國安」已成為所有北京球迷和中赫國安俱樂部的共識。
(原標題:為北京球迷留下 「國安」招牌)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王洋
流程編輯:u022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