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初步設計》完成,現進行第二次環評公示,與首次公示簡本相比,有以下不同:
本次建設的是雄安R1線一期工程,從大興機場到雄安航站樓,雄安新區起步區-保定東站段暫緩實施。
剛剛開通的京雄城際只是拉近了北京與雄安兩座城市的距離,但北京西站和雄安站都不是城市重點地區。雄安R1線才是真正的同城化軌道交通服務,換乘一次可達北京所有重點功能區。
40分鐘到達麗澤商務區、50分鐘到達金融街、1小時到達中關村和CBD,這在北京郊區都不一定能實現。
本線路新增一座車站,為昝崗站,位於雄安火車站東北側。
值得注意的是,昝崗站並不在正線上,而在車輛段的出入段線上。北京-雄安的列車不會停靠昝崗,只有雄安內部小交路及出/回庫車才能通達。
其餘各站位置沒有變化(東二組團站更名為第五組團站),準確位置詳見:雄安R1線是北京地鐵麼?關於工期、站位、如何開行,你關心的全在這裡
速度依然是地下段160、高架段200,投資只有292億元,折合3億多/km,單價和總價都不足平谷線的一半。
之前宣傳的24小時運營不太準確,實際上夜間1-4點關閉。當然這只是設計值,最終能否達到21小時運營還要以實際為準。
近期大興機場-雄安段白天平均間隔8分鐘、夜間間隔1小時,雄安新區內部白天平均間隔5分鐘、夜間間隔30分鐘,遠期加密一倍。
工期方面從2020年10月~2023年6月拖到了2023年底,這是很正常的,幾乎沒有一條線路能夠按照環評時間通車,這時間還得拖。
線路經過的地方基本都是農田,施工難度很低,三座地下站也都是放坡明挖。參考北京地鐵11號線冬奧段的工期,只要資金沒問題,3年時間完全可以建成。
比較看好這條線路在明年底之前開工,2024年建成通車。
之前有粉絲提問說希望分析一下環京各地區的發展前景,順便在這裡說幾句:作者只推薦2+2個地區。
2個發展良好的板塊:廊坊市區、大廠潮白
廊坊作為環京唯一的地級市,各種資源不是其他縣城可以比擬的。在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廊坊位居二線城市名單。
雖然只是一家之言,作者也承認目前來講廊坊進入二線有些水分,但這個榜單是著眼於未來發展的角度。
另一處大廠潮白雖然只是個鎮,但它貴在離副中心近,可以享受副中心的優質資源。副中心可不是二線城市,未來發展水平應該是介於一線與新一線城市之間的水平(略低於廣深)。
都說燕郊離副中心近,那只是以前。現在通州各項重點資源都集中在東南方向,潮白才是最近水樓臺的。
燕郊接壤的地方是京哈北側的宋莊,大廠潮白才是通過廠通橋直抵副中心的核心區。
不過上述兩個地方都有致命弊端——無法地鐵通勤。廊坊坐擁高鐵、城際鐵路、市郊鐵路,但沒一個好使的;大廠潮白也是只有京唐城際,M101線遠期預留延伸,即使2035年真的有也等不了。於是再推薦兩個適合通勤的板塊:
2個適合通勤的板塊:燕郊、永清
對於北京市以外的區域,時速120以上的地鐵快線才有通勤價值。燕郊的平谷線不用說了,永清的雄安R1線根據本文分析也是非常靠譜的,1小時通勤半徑幾乎覆蓋全市,北京郊區不臨鐵的地方都比不了。
京雄之間「點對點」的速度高鐵贏了,但從家到單位「門對門」的速度則是輸了R1。
有人說R1線太貴了,到大興機場都35,到永清可能要40-50元。沒錯,即使有月卡一個月可能也要近2000。但它只有貴一個缺點,並不是不適合通勤,認為不合適的人是自己太窮了。
所以究竟是要發展還是要通勤(只是相對而言,廊坊和潮白也能開車通勤,永清臨空經濟區也有發展),這個就看個人需求了。
看你究竟是要個「住」還是「生活」的地方,如果生活圈在北京那麼選通勤方便的,每天路上舒服;如果拖家帶口在河北生活,選發展好的更合適。
這4個地方包含北京東部、東南部和南部,價格也是8-20k,我覺得已經可以覆蓋所有人需要,其他的點就別考慮了。
來源:地鐵規劃建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