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編寫九萬字村志

2020-12-20 奔狗創意文化

張柏池是地地道道的張坑村人,年逾70,小學文化,退休前在張坑村委會工作。他看到張坑村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於是萌生了編寫村志的想法。經過四年的努力,近九萬字的《張坑村志》初稿已經完成。

要留住鄉土的記憶

張柏池平時喜歡翻翻書,看看報紙,尤其對於地方歷史、民俗等,興致挺濃。有人說:一個村莊就是一個傳奇。面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家鄉,張柏池心裡有著深深的感觸。

張柏池7歲時失去了父親,初小畢業時才14歲,便參加生產隊勞動。曾到過橋頭參加興修石馬河的勞動。在工地上,他和大人一起推車運泥,艱苦勞作,毫無怨言。先後任過生產隊記分員保管員、出納員,並曾於1999年至1999年任過張坑管理區主任。作為張坑村解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見證人,張柏池直言,張坑村需要一部村志,來留住張坑村的形象,留住張坑村的記憶,留住張坑村的根。自己有責任也有義務把張坑村真實的歷史記錄下來,保存下來。

他在《張坑村志》初稿的前言寫道:「為弘揚和傳承本土優秀歷史文化,我們追本溯源,銘記歷史,以啟迪後人,使我村的良風美俗世代相傳。

歷經四載編寫村志

四年前,張柏池還在村委會上班,在大家的支持下,他利用工作之餘,多方搜集文字、圖片等資料,著手編寫村志工作。退休後,他回到家裡,繼續編寫村志。由於資料缺乏,這給編寫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特別是他不會電腦打字,稿子全靠他一筆一畫寫成。他認為,開弓沒有回頭箭,再大的困難也要把村志的編寫工作做下去。

這四年時間,他腦子裡想的,全是村志編寫的事情。他有時夜裡上床睡了但一想起村志裡寫的某個事或某個詞語需要改動,便立即開燈下床,把稿子改好才安然熄燈。

經過四年的編寫,這部近九萬字的《張坑村志》初稿終於完成。初稿分蛋氏溯源、經濟發展、行政建屬、歷史文化等章節,詳實地記錄了張坑村的歷史情況,目前,張柏池正多方徵集對《張坑村志》初稿的意見,以便進一步做好修訂工作。

捧著厚厚的《張坑村志》初稿,張柏池老人說:「我義務編寫《張坑村志》,不為自己,是為了給後人留下點東西。」

傳承本土優秀歷史文化

在《張坑村志》初稿中,張柏池對本土優秀歷史文化作了詳細的記錄。在民間故事」部分,他錄入了《燒散的「陂頭圍」》《鬼園的傳說》《臺督府總管一張松》《求雨嶺一一求雨》等八篇民間故事:在「非遺文化」部分,他錄入了古井、糖寮、牛經紀、硬餅等十多種非遺文化內容:在「農村風俗」部分他錄入了冬至、團年、喊童年、婚俗等十多種農村傳統風俗。作為張坑村土生土長的全國誠信典範、廣東好人、橫瀝鎮最老牛經紀張揚錦,他的先進事跡也被收入村志。

張柏池認為,隨著生活方式轉變,延續了上千年的各種民俗活動,許多正在漸漸消失。在村志中,關於張坑村的民俗、節日、歷史掌故等,都用文字和圖片記錄下來,可以永久存留,有利於弘揚和傳承本土優秀歷史文化。村志、鎮志和縣誌一樣,都有著地方志的基本功能:存史、資治、育人。

(李日興)

END

奔狗創意文化

來源:【印象橫瀝】、橫瀝編輯部

排版:BELLE

每周六更新

簡介:橫瀝自媒體特色欄目:1『原創視頻』推送有趣創意公益廣告、MV、微影視;2『人物故事』分享橫瀝本土人物故事傳遞正能量;3『吃喝玩樂』推送橫瀝吃喝玩樂、優惠信息;4『橫瀝企業』推送橫瀝本土企業、商家;5『聚焦橫瀝』推送橫瀝民生實事、招聘求職、武術、新聞、社會熱門話題等。商務合作添加個人微信手機同號:13669859996

相關焦點

  • 十餘載筆耕不輟,煙臺海陽八旬老人紀運東編寫村志留住鄉愁
    今年86歲的紀運東出生於海陽市行村鎮庶村,本該兒孫繞膝安享晚年的他,如今卻重新提起筆墨,翻閱古籍,只為生他 、養他的村莊編寫村志,為後代留下文化遺產。紀運東編寫的《庶村志》詳細記錄了庶村1904年至2009年期間村名由來、歷史 溯源、村莊變遷以及民俗文化、姓氏人口、教育和工商業等。在村志編寫的過程中,紀運東常常會因為遺址、古建築、古樹等未得到完好的保存而感到惋惜。
  • 陽江市志辦指導陽西縣沙扒鎮書村村志編寫
    陽江市志辦指導陽西縣沙扒鎮書村村志編寫 2016年07月28日 08:21 來源:廣東省情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7月 15日,陽西縣沙扒鎮書村召開村志編寫工作座談會,陽江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陳寶德到會指導
  • 【無錫】雲林街道眾鄉賢發起編寫村志
    10月29日,錫山區雲林街道雲林社區舉行《長大廈村志》發行儀式。據了解,《長大廈村志》共18章,約16萬字,全面系統地收集、記錄了長大廈村近千年來的發展變遷。長大廈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湧現了唐朝詩人李紳、元代畫家倪雲林等一批歷史文化名人。
  • 永春又一部村志《岵山塘溪村志》問世
    岵山鎮塘溪村歷時3年多修編的《岵山塘溪村志》於1月份修編完成並正式出版問世,也是永春縣又一部村級地方志。     塘溪村坐落於永春縣岵山鎮南部,村落形成於元代以前,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塘溪村黨支部書記陳金樹介紹,2012年年底該村就著手邀請村裡一些退休人員和在職教師等熱心人士20多人組成編寫委員會,通過查找縣誌、鎮志、族譜、校刊、佛志等資料,瀏覽圖書檔案,考證古典書籍,並走村入戶調研訪談,整理歸類成冊。
  • 「村志是我們身邊的鄉愁」
    新的學期,曾倩倩也迎來了一本家鄉村小「獨享」的教材——《八裡莊村志》。「八裡莊村鑲嵌在沃野千裡、一馬平川的遼河衝積平原上,呈東北—西南方向分布,如同一隻精美的銅鐘。鳥瞰村落,主街道呈『人』字形,支撐著整個村落。」雖然拿到村志沒幾天,曾倩倩已經可以熟練地向記者介紹自己的家鄉。
  • 我市召開《下博村志》編輯成書座談會
    7月13日,我市在榆科鎮下博村召開了《下博村志》編輯成書座談會,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範龍海出席座談會。下博村是一個歷史悠久和文化底蘊深厚的村莊。《下博村志》編輯成書是下博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榆科鎮美麗鄉村建設和「兩個文明」建設結出的碩果。《下博村志》採用了大編法,設置了編、章、節、目、子目,科學的運用了志、傳、記、圖、表、錄等的體裁形式。共7編、26章、95節,30餘萬字,包羅自然、政治、經濟、軍事、民俗、文化藝術、教育、衛生、人物、社會風俗等內容,採記翔實,圖文並茂,詳略得當,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濃鬱的地方特點。
  • 《河南名鎮名村志編纂方案》出臺
    伴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有的村落正在逐漸消失,鄉鎮村志成為「留住鄉音、記住鄉愁」的重要載體。近日,記者從省地方史志辦公室了解到,《河南名鎮名村志編纂方案》正式出臺,這為我省鄉鎮村志編纂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河南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歷史悠長、文化璀璨、名人輩出、文物豐贍。
  • 儒岙鎮裡外岙村有了自己的村志
    近日,在王國民、石鵬東、俞新東、王良友、王國祥等人的堅持和努力下,儒岙鎮裡外岙村《裡外岙村志》問世,記錄了村史,留住了鄉愁。寫村志 大家說幹就幹《裡外岙村志》共有13萬多文字,配插200張照片,涉及500位人物。
  • 平湖一名七旬老人在家上吊自殺 這是怎麼了
    這一句話戳中了所有做子女的淚點,父母陪伴你成人成家之後,頭髮花白,脊背傴僂,「父母」二字更為沉重,唯有盡孝與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更讓人心痛的是子欲養而親不在,然而,這樣的悲劇差點就發生在平湖的一個家庭中事件近日,平湖某小區的一名七旬老人在家中的上吊欲自殺,所幸及時發現就醫。
  • 黃詩扶抖音熱歌九萬字,演繹痴情人生
    黃詩扶《九萬字》在抖音上風靡。黃詩扶自幼開始學習音樂,2015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錄音藝術專業;2017年畢業於英國布裡斯託大學,影視音樂作曲專業,碩士學位。《九萬字》九萬字由黃詩扶作曲,黃詩扶的歌聲清澈,又有一種滄桑的感覺,歌詞唯美悽涼,與曲幻化出一對痴情人的故事。都說愛情用心去守護便會永生永世永不分離,可為何我傾盡一生,孑然一身去愛他,他還是心不歸我呢。愛一個人,她把畢生的溫柔都給了她愛的他。為何就算我萬種風情,可還是不能叩入你心房,果然最先動情的人,終將淪為人臣。
  • 七旬老人自建免費開放博物館
    有這樣一個老人他叫李東海,今年70歲,2010年60歲退休,退休了以後的生活早晨讀讀書,看看報,澆澆花,剪剪枝,種種菜,過著跟大部分老年人一樣的生活。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老人卻有他的不平凡之處,自己創辦了一個博物館。
  • 【涉縣村志】井一村志
    【涉縣村志】井一村志 2019-04-25 1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下甸村志》順利通過江蘇省名村志終審
    16日上午,《下甸村志》終審會在開元會議廳召開。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蔡金良、市縣指導處處長陳華、常州市地方志辦觀摩代表、鎮江市史志辦領導、句容市副市長凌華、句容市史志辦領導、特邀評審專家喬鳴、陳其弟、耿海華及華陽街道有關負責人和志書編纂人員共34人參加會議。
  • 淮陰北吳集供電所:七旬老人送雞蛋的故事
    淮陰北吳集供電所:七旬老人送雞蛋的故事 作者:卜平 孟兆清 發布時間:2017-02-24   來源:中國電力網
  • 瀋吉太:7年精心編寫象山方言「百科全書」
    (鄭麗敏 沈孫暉 攝) 歷時7年努力,象山82歲老人瀋吉太今年終於編寫完成《象山方言詞語釋義》一書。書中共收錄象山俗語、詞語4303條,且對每一條均作了詳細解釋,堪稱象山方言「百科全書」。 「我編寫該書沒有任何功利目的,就是希望讓象山話一代代傳承下去。」瀋吉太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 茶山《南社村志》入選中國名村志
    茶山《南社村志》入選中國名村志 2020-12-21 22: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鎮江《下蜀鎮志》《下甸村志》通過省名鎮名村志終審
    在全省貫徹落實《江蘇省地方志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之際,近日,《江蘇省名鎮志·下蜀鎮志》和《江蘇省名鎮志·下甸村志》通過了江蘇省名鎮名村志終審。  鎮村志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史志部門積聚正能量,傳承歷史,留住鄉愁、挖掘歷史智慧的重要舉措。
  • 七旬老人非法種植罌粟700餘株獲刑
    七旬老人非法種植罌粟700餘株獲刑 2020-12-10 2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七旬老人一句:「我沒有背叛你」打動人心
    最近,一則七旬老人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去尋找自己年輕時候的戀人,只為了說一句:「我沒有背叛你」,打動人心,讓全網的人為之淚目。的確是的,在人生中,不同的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尤其是在年輕的時候,或許因為心智不夠成熟,或許是因為各種各樣的無知,總會難免錯過很多的時候的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