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走進廣西,帶領全國人民一同欣賞廣西的青山秀水,探尋壯美廣西在高鐵的「加速度」下產生的巨變。
貴廣高鐵是國家規劃的「八橫八縱」鐵路網的組成部分,線路全長約857千米,貫通黔貴粵三省區,有效壓縮了城市間時空距離,為西南地區更好地融入北部灣經濟開發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動力,為西南地區提供了一條便捷的出海通道,為促進生產要素在區域間的流動,帶動沿線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貴廣高鐵彰顯中國基建硬核實力。貴廣高鐵穿越喀斯特地貌,縱穿22條地質斷層,全線橋隧比高達83%,被譽為「穿越喀斯特地貌」的超級鐵路。在工程建設中,就先後遇到溶洞270多個,發生突泥突水30多次等重重困難。鐵路建設者們用實幹引航、以創新為帆,克服複雜地形、攻克技術難題,取得了在喀斯特地貌中修建大斷面高速鐵路隧道的經驗,獲得了10項重大科技專項科研成果,極大地豐富了礦山法隧道修建技術的內涵。
貴廣高鐵將綠色資源轉化為發展紅利。貴廣高鐵沿途山青水秀,風光旖旎,僅廣西段就串聯起三江、桂林、陽朔、恭城、賀州等風景區,被稱為「最美風景聯播,半小時一個風景」。高鐵開通前,廣西許多名勝山險路彎林徑幽,猶如靦腆的「大閨女」,身在樓閣客不知。高鐵開通後,壯族的歌、瑤族的舞、苗族的節、侗族的樓終於讓遊客可以輕鬆觀賞,沿線的少數民族可以更加便捷地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展示他們的特色文化。貴廣高鐵串珠成線,「公交化」開行的它使得早上遊灕江、下午爬姑婆山成為可能,極大促進了沿線旅遊業的蓬勃發展。
貴廣高鐵釋放西南地區經濟發展潛力。廣西和貴州的礦產、人力資源、旅遊資源豐富,但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發展一直較為滯後。貴廣高鐵的開通,打通了制約黔桂粵三省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實現雙贏,拓寬了老百姓的致富路。如今,每年春節前後,大西南和珠三角地區的返鄉、務工潮已成為春運路上的獨特風景。每年節假日,到廣西、貴州旅遊的遊客人山人海、應接不暇。高鐵沿線城市不斷輸入和輸出高科技人才和項目,前景廣闊,可謂「一路通,百業通」。
風馳電掣黔桂粵,一路美景一路歌。貴廣高鐵的開通運營,已成為拉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引擎,折射出新時代鐵路建設取得的發展成就。今天,「路懸千尺危崖處,橫旦群山巔」的黔道已被攻克,展望未來,中國高鐵在新的徵程中亦將譜寫新華章。(彭瑞)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