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愛上了徒步這項戶外運動就一直在想,我是為了徒步而愛上徒步,還是為了在徒步過程中思考人生?就這樣一次次地挑戰自己,讓自己走上了人生的癲瘋!
背著重重的露營裝備行走在馬路上,身邊來來往往穿梭著的車輛已經證明了,《論語·子路》中所言的「欲速則不達」這個成語是錯誤的!
即便車輛只開每小時四十公裡的速度,那麼它們這樣慢慢的跑一小時,就足夠我們快速的步行一天也還可能達不到!馬路上的車輛告訴我們,不管做多大的事情,只要擁有了所需的條件就可以「一蹴而就」;然而,徒步的過程又在說明,出自宋詞《安公子》中的成語「好事多磨」又是對的;雖然很累甚至腿腳都很疼,但是可以擁有好的心境,更適合欣賞途中幽美的自然風光;不像開車雖然可以飛快的達到目的地,但是旅途總是一閃而逝,還沒來得及看就過去了!
最近這段時間,在負重徒步露營的過程中,讓我靜下了心來,好好的想了想身邊認識的人們,捋了捋關係。一直以來都被統稱為朋友,我覺得也是不對的;在步行的過程中,可以清楚的體驗並感覺到,人與人之間是可以相濡以沫的,心與心之間是簡單的、真誠的,能夠共同分享快樂的人,那不是朋友,而是難得一遇的人生旅伴!
在日常生活過往中,不管感覺是什麼樣關係的人,只要踏上徒步的旅程,就總會發現一些人,並不能一起共同分享旅途的快樂,這樣的人才是好朋友;只要是有心人,靜下心來想一想就都會明白,好朋友最大的用處,只是用來在生活中相互調侃、踐踏、噁心、嘲諷的,不會對自己產生什么正能量的作用,很可能彼此呈現的都是虛偽的面孔,彼此相處的時間越久,關係就會越發變得複雜!
當人生或事業遭遇失敗和挫折的時候,朋友們才會以事後諸葛亮的面孔,用馬後炮的方式提醒你不該怎麼樣!首先在背後指指點點、幸災樂禍的只有那些好朋友;事前,即便他們的人生經驗或者學識,能夠一眼就看到你失敗的結局,也不會提醒你,只會靜靜地等待著看你笑話的時候來「安慰你」!
當人生得意或某事成功的時候,帶著一張笑臉前來慶賀的,還是那些從未幫助過自己的好朋友,又是會以諸葛亮的面孔給你點個讚,還會跟你說,「當初就知道你能行」之類的酸損之詞,還會把當初嘲諷之詞拿來邀功;但是真正幫助過自己的,是那些陌生的貴人和買過自己產品、服務,給自己帶來過利益的客人,然而他們一個也沒來!
當我在生活中,經歷過很多次把朋友誤認成為旅伴的往事;每次運用自己的能力和知識給予對方無償幫助或善意提醒的時候,對方的第一反應很可能不會是感激,而是「老子的父母都無權幹涉我,你算哪根蔥」,立刻就會罵我虛偽,甚至會覺得我在圖謀不軌,而因此名譽受損;在虛偽的人群中,你若是不虛偽才是真正的不正常,所以我就經常被朋友認定為,是個腦子有病的人!深刻反思之後,才讓我意識到「真誠只能在真誠的人群中產生共鳴」!
在深山裡徒步過程中,在遇到危險時同行者中總會有人不會跟你攜手同行,甚至會丟下你跑得比兔子還快,像這樣的人才是朋友。朋友之間只是存在利益的關係,沒有其它!
二十年來,我一直沒有把這幾種關係區分清楚,總是用自己溫暖的心去善待任何人,把一些朋友和好友都誤認、混淆成了人生旅伴!
仔細回想了一下自己,我也沒啥本事,切一切也就是短短的一小截,捏一捏也就是微不足道的一小團,也還一直在用微薄之力,以無償的形式幫助過很多朋友;現在有一部分朋友,根本就是早已翻眼裝作不認識了;還有一部分朋友,雖然經常相聚在一起,卻總有一種在作踐自己的感覺;與這類朋友相處,把自己的姿態擺的越低、越是謙卑越容易受到不敬!僅有一小部分朋友,給予他們的是有償服務,也只有跟這些人在一起才能真切的感受到被尊重,這些人才是真朋友!
只有經歷過遠程徒步旅行,學會使用拐杖,才能深刻體會到,努力前行最重要的並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善於借力!自己的體能消耗得會很快,可是只要拄著一根細細的小棍子,整個人就會輕鬆很多!背上背著沉重的包袱,只有放下來才能輕鬆地欣賞旅途中的美景。
這些人生道理,我明白的雖然有些晚,但是從今往後,除了可以彼此相互扶持的人生旅伴,再幫所有朋友都堅決不再做義工了,只服務於願意高高興興付給我報酬的人,一切向錢看,否則就不要談友情。
非常感謝您的閱讀!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收藏、分享、謝謝您的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