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天,濟南夜裡兩點多雷鳴電閃,好一陣暴雨。天亮了,大脾氣的濟南天復歸平靜。五點多起床,和幾位友友一路自駕南山,探尋傳說中的青崗寨。
從濟南出發,到港溝時,大霧瀰漫,稍有常識,知道大霧過後,必有讓人驚豔的豔陽天,大家竊喜。及至到了西營,天真的放晴了。陽光穿透了雲層,西營的山山水水被希望之光籠罩著,夢幻迷離。在前往九如山的途中,遇到美麗鄉村西營天晴峪的牌坊,基本上就到了目的地。青崗寨就在天晴峪村、石門溝村的後山上。
江山如畫,盡在南山西營之域
通往天晴峪村的路不寬,沿途自然村落規模不大,被果木林包圍,安寧祥和。沿線有村民已經開始在施工了,可能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收尾工程吧。車子經過天晴峪村,一路開到了盡頭的石門溝村委會辦公室前的地。這兒的村民質樸而熱情,主動給我們讓出空地停車。
向村民打聽了上山的路,然後,我們一行四人,沿著東北方向的盤道上山。新雨後,空氣清新,草葉上掛滿晶瑩的露珠,像粒粒珍珠。紫色牽牛花點綴在草叢中,豔麗極了。沿途是莊稼地和荒草坡,少有遮擋,西營的空氣分外透明,無遮無擋的夏日陽光,讓人既愛又恨,這才早上七點多,斜射頭頂的光芒已經照得人大汗淋漓。
遠觀青崗寨,那巨大的豁口像天門
遇到一片穀子地,左邊有上山的小路,可直拔山頂。當時沒有注意,大家沿著地堰繞到穀子地東南頭,發現沒有路,又從花椒樹林返了過來,方發現路就在山脊梁上延伸,可謂好事多磨,得來也算費了番了功夫。
一路拔高,一路欣賞南山千山萬壑之峻秀,雲海之勝境,竟然忘記了時間。及至到得山頂的柏樹林,才發現褲腿已被晨露溼透了。酸棗刺劃破了衣服,蜘蛛網時不時掛在臉上,給我們趟路的芳香閣更是做了很大犧牲。青崗寨位於陡峭的山脊梁上,兩側是斷崖。山頂咋一看,亂石參差,細觀,卻發現瘠薄的土層居然孕育了山參、山韭、黃花菜、連翹花、山杏等植物。繼續前行,前面山頂的植被甚至可以用茂密來形容。
青崗寨海拔745米,位於歷城西營鎮天晴峪村和石門溝村東北方向,據說是僅次於梯子山的濟南近郊第二高山。這兒地勢險要, 絕壁千仞,險峰林立,頗多奇觀,易守難攻。當你費盡周折登上青崗寨,發現要在這生存真是需要勇氣。山頂面積有限,又沒有水源,古代如若真的有土匪把守,即使搶得糧食,但這用水問題卻實難解決。青崗寨由幾座高低不平、走向和形態相似的山峰組成。這幾座山峰若即若離,僅靠細如脖頸的埡口相連,形成連綿不絕的奇觀。每座山峰像頭臥於雲端的青牛,無視彼此的存在,各自逍遙。
站在青崗寨殘存的寨牆上,遙望七星臺,風雲際會像科幻大片
腳下的山谷,就是美麗的世外桃源般的村落
過了青崗寨主峰,右拐,是一塊茂密的山間平地,前面貌似沒有了路。經過仔細分辨,領隊終於找到下到山埡的路。路很陡,坡度幾乎80多度,雨後又十分溼滑,得抓緊樹枝,謹慎下行。途中經過兩處埡口。青崗寨只殘存一斷不高的石牆。頂部的石屋已經倒塌。聽村民說山上還有一處鐵錨,是遠古時繫船用的,這裡曾經也是海洋呢,後來隨著山地的隆起,海水的消退,成了如今的模樣。仔細尋找,還能有幸看到遠古貝類的化石。
如果繼續沿山脊行進,能徒步到拔槊泉村。當然,中途也有一處埡口可以下切,回到天晴峪村。因為上山時沒有注意觀察地形,再加上大家想多走一段路,錯過了青崗寨主峰下一條比較容易下山的路。當我們想下山時,卻發現正處於一座三面壁絕的山峰上。費盡周折,終於在叢林中找到了一條下山的道,中途也有多處斷崖,要繞行。經驗之舉,尋找有柏樹林的地方,必然會有路。
山頂,參差的石灰石崖體在陽光下純淨而美好
正是盛夏,山頂上蟬實在太多了,一枝山杏樹上,居然有幾十種嘶鳴聲傳來。一根枝條上,甚至會有五六隻蟬靜靜地扒在樹杆上用盡氣力地叫,腹部一鼓一鼓地。不知它們叫的目的是什麼?是在為其短暫一生中有幸見得陽光而喝彩?其實,從生物學角度,這是蛻了殼的雄蟬鳴叫以吸引雌蟬來交配。當雄蟬完成了繁衍後代的使命後就會死去。而雌蟬會將受情卵產在樹皮下面,隨之也就會安靜地死去。雌蟬的產卵器很尖,會刺到嫩枝的木質部內,把卵排入其中,並在嫩枝下端用口器刺破一圈韌皮以斷絕樹枝的水分和養料供應,使嫩枝漸漸枯死,從而易被風吹落到地面,方便孵化出來的幼蟬鑽進土裡。 蟬產下的卵在半個月就孵化出幼蟬。幼蟬生活期特別長,最起碼要在地下生活2~5年,有一種甚至能於地下生長17年。這些幼蟬經過4~5次蛻皮後就鑽出地面,爬上樹枝進行最後依次蛻皮(叫金蟬脫殼),成為成蟲。有些地區的人們會在幼蟲出土時捉來煎炸烹飪成為美食,聽說營養價值很高。
蟬
肥大的蜘蛛
美麗的蝴蝶
青崗寨上視野開闊,能遠望到七星臺、九如山、紅葉谷的馬頭山,再遠一點,甚至可以看到藥鄉和泰山雲海。當然,腳下綠谷中的梯田、水庫、村舍更是歷歷在目。山上的小路已被植被覆蓋,說明村民很少上山了。以前,村民們可能會上山採草藥和野菜,如今生活好了,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村中留守的多是老人和一些種養能手。上山時遇到一位村民,他說自家有養雞場,公雞和母雞產的雞蛋會拿到拔槊泉村去銷售。
下山時,發現北側的崖壁底部有一洞窟,周圍灌木茂盛,當時有探險的衝動,無奈天太熱了,覺得難度有點大,大家商議後放棄。山谷中不時有雄鷹盤旋,附近的斷崖上應有鷹巢。鷹特兇猛,可不敢隨便惹它,不然會報復的。村中的狗很敏感,在我們登山途中,它在遠處的山谷,幾乎一直在吠叫。
回程途中,發現這個小村莊居然也通公交呢。從西營交管所到石門溝村,有337路。不過,一直沒有看到大的停車場,很好奇公交車是怎麼調頭的。生機盎然的山野讓人精神煥發,壓力盡情釋放,這也給有徒步愛好的友友們提個醒,待到秋高氣爽日,大可以坐65路再倒337路公交車來這兒探險的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