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公園裡面的木屋和景觀小品
雲中步道可讓遊人多角度觀景
從曾經的黃沙荒地,到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對待城市經營,開發區充滿了城市智慧和理念創新,而今,公眾的生態需求被當作生活需求一樣來滿足,城鄉公園被當作基礎設施來配置,市民的共享作為文化自覺在傳承。
轉型,城市要宜業宜居。開發區抓轉型促發展、抓生態提環境,公園,在城市裡看似不可能出現的地方崛起。
水母網7月13日訊(YMG記者鄒春霞 通訊員 馬雙軍 王聰 周旭升 攝影報導)經過兩年的提升打造,煙臺開發區海防林成功「轉型」濱海森林公園,將於本月底對外開放。
在城市與海岸之間,煙臺開發區通過對原海防林的改造,把青翠帶到老百姓的身邊,海邊那16公裡的「綠色屏障」成為市民休閒之地。
從一片滿目瘡痍、病枝縱橫的枯林,到如今鬱鬱蔥蔥的綠洲,從昔日人跡罕至到現在遊人如織,原生態-破壞-恢復-提升,「前世今生」,金沙灘海防林是如何「變身」的呢?
16公里海防林「超期服役」,綠色屏障成「瘡疤」
「30多年前我來過這裡,這還叫『沙旺』,海邊只有刺槐樹,現在變成花園了!」昨天上午,芝罘區73歲李阿姨和老伴坐公交車來煙臺開發區散步,看到海防林驚訝地感慨道。「也就是這兩年才恢復的。」提起海防林的多舛命運,趙廣球感慨萬千。
趙廣球,原煙臺林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搞了40多年的海防林研究,他告訴記者,別看開發區海防林現在鬱鬱蔥蔥,3年前卻慘不忍睹。
上世紀60年代,煙臺海岸線開展了海防「大造林」,開發區連續多年以刺槐、黑松及少許檉柳為主建設了5000多畝人工海防林帶,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逐漸固住了海沙,擋住了海霧。「壽命到了,土壤也瘠薄。」趙廣球說,刺槐的生命周期一般在30—40年,黑松的生命周期一般35—40年,許多樹木「超期服役」。
不僅如此,樹木「帶病服役」的現象也很嚴重。趙廣球介紹,開發區的海防林距海岸線最近的距離為69米,最遠為1200米。幾十年飽受海風、海霧、風沙侵襲的它們,許多都「罹患疾病」。
死掉的刺槐萌生枝條再染病後枯枝叢生,部分黑松也得上了爛皮病。趙廣球說,除了嚴重的病蟲害,還有成堆的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綠色屏障」成城市「瘡疤」。
海邊鹽鹼地上覆土增肥,茫茫林海重現生機
從開發區嵩山路口進入濱海公園,陽光透過綠陰如蓋的樹林仿佛一下子邁進世外桃園:藍的翠藍、綠的碧綠,繁花似錦,蜂蝶翩飛。
開發區旅遊局工作人員孔娟介紹,從2012年起,煙臺開發區啟動全球招標,請全球「智腦」參與設計濱海景區方案。「整個濱海改造的規劃設計由全球設計領域排名第一的美國AECOM公司領銜設計;景觀、交通、建築、雕塑、植物等,分別由國內11家高水平設計公司承擔。」開發區規劃局項目負責人介紹,海濱片區改造規劃,其中最重要一項,就是對原有海防林優化提升改造。
2014年,開發區啟動了海防林撫育更新工程。
「這裡生態系統薄弱,鹽鹼化嚴重。覆土能保證種植的成活率。」趙廣球介紹,為了改良土壤,他們專門從山上運來草炭土基肥,摻上羊糞牛糞重新覆土,為豐富防護林樹種和植被層次,新增加了80多種、22萬株林木和花灌,增加了60多種地被。
一草一木皆具匠心,「雲中步道」多角度觀景
一條林間小路東西兩側,紅葉的小檗,黃葉的金葉榆,火紅的石榴,樹下,深藍鳶尾草,黃的是大花金菊,曲徑通幽,清芬淡雅,從哪個角度看都有好景致。「從色彩上看,火紅嬌藍搭配有序,採取的是『色塊飄帶』的設計理念;從植被上看,高低錯落,非常有層次感。」北京東方園林生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徐瑩介紹,森林公園裡每一種樹種選用都是經過專家論證的,經過黑松、黑赤松、龍柏等第一道防線的保護,打造三季有花,冬天見綠的效果。
如此大的綠化面積,成本是不是很大?「這些花都是宿根花,有些花落地了,種子就自然掉在地上,第二年照樣開花,種一次5-6年不用打理,既美觀又實惠。」趙廣球說。
幾處自然的擺石,讓公園裡顯得野趣十足。「採用軟硬銜接,以自然美為主,選取的都是水衝石頭,施工的手法叫『落地生根』,深埋在地下,就像自然裡的樣子。」徐瑩介紹,從設計上來講,景石組的工作人員將原生石景需要的尺寸、大小,由施工匠人對石頭選材,再由藝術中心的大師來進行搭配。
沿林中小路步行至峨嵋山路,一個造型如同立體音符的「瞭望塔」現身林間。
整個「瞭望塔」有三四層樓那麼高,站在塔上,林間景致盡收眼底。
「我們利用原有的緩坡,設計了多處『雲中步道』、『瞭望平臺』。這種處理方式是為了讓市民有另外一種觀感體驗,可以與樹木有個『對話』。」規劃局工作人員周旭升介紹說。
林中空地打造成市民活動空間,家門口就能逛森林公園
在崑崙山路西,一個造型時尚,咖啡色木質結構的小房吸引了記者的注意。「想不到吧,這是衛生間,它和周圍景觀非常和諧。」周旭升介紹,全路徑裡有28個公廁、3處木屋、1處管理房、1處茶室、1個船屋以及2個自行車驛站,採用的都是海洋元素以及膠東本地特色設計。
在保證對防風林老樹種全面更新的同時,利用防護林既有空地,設置保育區露營地、探索森林、野餐林、迎賓廣場、花饗廣場、樂活公園、繽紛園、花溪、花海等11個主要活動空間,停車場28個。
同時,防護林新修了慢行系統、景觀和休閒設施,整體就是一個城市大公園,既充分開發和利用了空間,又滿足廣大市民休閒娛樂活動的需要。
讓開發區居民在海濱公園裡漫步、騎行、小憩,讓外地來開發區的遊客能感受到自然、文化、靚麗、快樂和浪漫的氣息。這是煙臺開發區濱海景區「浪漫海岸」理念的內涵,也是一幅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