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做一個好人?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2021-01-21 天然工坊

馮小剛導演的《芳華》裡面有一個活雷鋒。

他總是主動吃食堂沒人吃的破餃子;

只因戰友的表太過名貴沒人敢修,他就自己研究如何修表;

為了幫準備結婚的戰友省錢,他自己買材料親手做了兩個沙發;

他拱手相讓別人做夢都想去上的大學,他竭盡全力地幫助所有人。

但就是這樣一個好人,最後的結局卻有點悽涼。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劉峰的善良似乎只剩下卑微個體的苟延殘喘,並沒有像我們想像中那樣好人得到好報。

雖然在電影的結尾處,我們看到那麼多人中,唯有劉峰是那麼平靜和知足。

但現實生活中,確實也有很多人做了好事卻沒有得到理解和認同。

許多事,確實看似不公平,我們為什麼還要做一個好人呢?

上帝不獎勵好孩子

美國有一個兒童心理學家,專門主持兒童電臺,並回答孩子們提出來的問題。

有一天,一個叫Alice的六歲小女孩打來電話問了一個問題。

她問:我是個好孩子,我弟弟是個壞孩子。爸爸媽媽要求我們每晚9點上床睡覺,每一次我都很聽話,按時上床。

可弟弟卻不聽話,每次要一瓶牛奶才肯上床,而他居然每次都能得逞。

我也想要一瓶牛奶,但父母從來不給我。

為什么弟弟是個壞孩子,他總能得到牛奶,而我是個好孩子,卻總得不到牛奶?

這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被這個問題問住了,他誠實地告訴Alice,很抱歉,我現在不知道。

如果有一天我知道答案了,一定第一時間告訴你。

一晃三年就過去了,那天,他去參加一場婚禮。

婚禮上,緊張的新郎將本該戴在右手的戒指戴在了新娘左手。

神父為他解圍說:孩子,她的左手已經完美無瑕了,你戴在她的右手吧。

心理學家這才恍然大悟。他迅速離開婚禮,回到電臺,叫停了所有正在播出的節目,開始呼喊Alice的名字。

他說:Alice你在嗎?你在收音機前嗎?你還記得3年前的問題嗎?

我很抱歉,你現在9歲了,我才有了答案。我希望你能認真聽,希望你不要再為壞孩子得到牛奶而耿耿於懷。

壞孩子雖然得到了牛奶,但其實你得到了上帝最好的禮物,就是你是個好孩子。

這就是著名的「上帝不獎勵好孩子」。

上帝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就是我們都是好人。

成為一個好人,心中自有美好世界,這就是做好人的最大福報。

夏蟲不可語冰,他們內心的那個美好世界不是利己主義者可以理解。

哈維爾曾說:

我們堅持一件事情,並不是因為這樣做了會有效果,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

我們選擇做一個好人,我們選擇做善良的事,不是為了回報,只是因為這是對的。

好人幸福感更深

那些寧願犧牲自己也要幫助別人的利他主義者,是腦子「不正常」嗎?

美國喬治城大學的心理學家Abigail Marsh教授通過逆向研究方法,發現好人有以下特性:

他們更容易察覺到那些處在悲痛中的人,他們擁有很強的同理心。

他們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可以提升個人幸福感。

根據Elizabeth Dunn和Michael Norton (2013)在136個國家的研究表明:

「捐錢給慈善機構與家庭收入翻倍帶來的幸福感十分相似。」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利他主義看似幫助了別人,實則也提升了自己的幸福感。

這些無私的人,從來不以自己為中心來思考問題,從不覺得自己比其他人更重要。

在他們眼中,所有的人都是同等的,都值得他們去幫助、去憐憫、去關心。

有人會說,那我們堅持去做好事,多做志願服務就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了嗎?其實不然。

心理學家還發現:

僅僅參加志願活動是不夠的,這只是一種形式,還必須有正確的動機,才會對志願者自身產生積極的作用。

換言之,心的柔軟,才是真正幸福的根源。

科學發現:以他人為中心參與志願服務的老人,死亡率顯著降低了。

有趣的是,研究還發現:

即使是看到或分享做好事的圖片或視頻,也會提升我們的幸福感;

當我們在分享他人捨己為人的圖片或視頻時,也會體驗到一種溫暖的感覺。

好人也許沒有得到什麼,沒有變得更富裕,也沒有因此成為英雄,甚至連他人的讚賞有時都是缺乏的。

但是他們的內心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也正是這種幸福的感覺驅動著他們繼續做著許多「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能以同理心,來看待周遭,感受真愛。這個世界,因為有他們的存在變得更溫馨,他們自己的人格也因此而更圓滿。

真正的善良,是不求回報的,也無需向別人證明。

孟子云: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這就是人這一生最大的底氣和福氣。

人在做,天在看。

真正的善良與財富、地位、財力、美貌、才華無關。

即便是一個在現實中最卑微的人,也可以通過力所能及的幫助他人而擁有一個最高貴的靈魂。

相信在更多人向這個世界輸送善意的同時,我們也自然都能感受到,屬於我們的那份溫暖。

相關焦點

  • 「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這番話,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作家龍應臺在給兒子安德烈的一封家書中這樣寫道:「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想著,連作家都無法避免孩子問「為什麼要讀書?」
  • 女孩子為什麼要拼命努力?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我是用文字溫暖你的夕言,點擊上方藍色按鍵關注我哦。我身邊常常有這樣的聲音:「你一個女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女孩子,不要這麼拼,找個條件好的人嫁了比什麼都重要。」「女孩子,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如果不努力就要面對這樣的傷害,那我就一定要告訴你,女人必須努力,因為我們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因為我們有權利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我們也要愛己所愛,恨己所恨,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所以今天,想給女孩子們說說,我聽過的,關於女孩子為什麼要努力的最好答案。
  • 女孩為什麼要健身?這是最好的答案
    女孩為什麼要健身減肥?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我健身,我知道會很累,但我並不期待第二天瘦了多少,而是當我50歲的時候,看上去仍像30歲,所以鍛鍊的初衷不僅僅是為了給別人看,而更多是為了做一個經得起歲月考驗的人」。
  • 為什麼要旅行,旅行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有人說:「人生至少需要兩次奮不顧身,一次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為什麼會有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呢,我是這麼認為的當我還未踏上徵程,我覺得外面的世界也就一個無非沒去過的地方而已,可是你當你走過越來越多的路,看過各種各樣的風景,遇見的人越來越多,才會感受到旅行的意義。每一次出發都是一次未知的旅程,有溫暖,有困難,有開心,有溫馨,有感動,有孤獨,對未知的一切期待。
  • 為什麼要帶孩子擺地攤,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要問2020最新風口是什麼?熱搜告訴你答案!「地攤經濟」。誰能想到有一天竟然被城管催著去擺地攤?近日,江西九江瑞昌市不少小商販接到了城管隊員打來的電話,主動動員他們到指定地點擺攤經營。仿佛一夜之間,「擺地攤」就火了!要問背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 你為什麼工作?為什麼而活著?巴菲特: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結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獨自行走在返回家的路途中,無力地看向夜空,這時你會不會感到格外困惑迷茫:每天被工作包裹著,我到底在為了什麼工作?又為什麼而存活著?每日忙碌不停,錢沒賺到,家也沒時間呆,每日所做的一切意義在哪兒?
  • 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而所謂我們對外在世界的闡釋和內心的秩序,其實就是「心流」,這也是米哈裡在《心流》這本書中提到的最重要的一個概念,指的是人全情投入到一件事中的狀態。而這也是我聽過的「關於人什麼時候最幸福」的最好的答案,那就是幸福是可以創造的,所以只要你想,你隨時都可以幸福。
  • 為什麼要「停課不停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在特殊的日子裡 雖然沒有操場 沒有黑板 但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止 我們努力學習 為什麼要學習?
  • 你為什麼留在灤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你為什麼留在灤南?當你愛上了一座城市它就會給你想要的歸屬感儘管,我們可能總是為生活所困但,我們還是選擇留了下來逃離這裡的理由有很多留在這個小縣城一個理由就夠了那一邊便可通往公園看白雲在藍天中追逐看老人小孩享天倫之娛便捷 & 暢通暢快的交通,讓每天元氣滿滿要說灤南這座小城最大的優點
  • 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英語這門課程,一直以來都很有爭議。有些人覺得,中國已經日益強大了,從前學習英語是為了學習那些發達國家,如今看來似乎沒有這個必要了,果真如此嗎?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我們依然有學習英語的必要,為什麼這麼說?
  • 《新白娘子傳奇》:人為什麼要多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流量小生於朦朧曾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扮演白真這一角色,給人留下翩翩公子的形象。劇中有一幕讓人印象特別深刻,那就是小青非常喜歡杭州臨安這個城市,她捨不得離開。可是沒怎麼讀書的她只會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樣的詞藻來形容,卻被飽讀詩書的景松嘲笑。那麼,人為什麼要讀書呢?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到底差在哪裡?
  • 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春天是什麼顏色? 圖源 | 巴南文旅 山城的春天 是粉色的 賞花正當時,莫負好春光 春天將浪漫的氣息 灑落在山城的每一個角落 一個不經意間便會和春天撞個滿懷
  • 為什麼要過平安夜?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答案
    今天我們的一個同事抽到的一個禮物,我實在太喜歡了。朋友圈很多人在發中國人不過洋節,拋開文化的包容自信不談,我想說,我有小朋友了之後,我一定和陪伴他過平安夜。我們有自己的特別美的節日,賞月的登高的踏青的團圓的,似乎沒有一個可以與平安夜這種安詳喜樂又給小朋友這麼多期待的節日相對等的,如果有,那我選擇過中國節也無妨。
  • 【夜讀】清明為什麼要回鄉掃墓,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去年清明,我返鄉給爺爺掃墓,又碰到了達伯。  我頗有疑惑:「您年紀也大了,為什麼每年還要堅持回鄉掃墓呢?」  「侄子呀」,他站在他父母的墳前說,「人這一輩子,只有站在這裡,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將向何處!」
  • 廣東人為什麼說不好普通話?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答案
    自知言外之意——普通話不好,但從未介意,因為這是事實,重要的是,私以為廣普十分可愛。比如「我先走」,這是普通話正確的語序,而廣東人習慣說「我走先」;再者,(普廣)給我一杯水=給一杯水我……也就是說,廣東人以普通話表達之前,思維中已經進行一番「轉換」,意味存在「時間差」,從而導致廣東人說普通話較其他人欠缺流利通順,甚至詞不達意。
  • 「為什麼我要讀書?」,歐巴馬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很多孩子都會問家長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我要讀書啊?」家長們心裡可能有很多想法,卻總是不知道該怎樣跟孩子講清楚。歐巴馬也曾被問到過這個問題,他的答案堪稱典範:「你的未來,並不取決於你現在生活得好與壞,沒有認為你編排命運,你的命運應由你自己來書寫,你的未來應由你自己來掌握!」他想表達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不管一個人的外在條件如何,只有認真讀書,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運和未來。
  • 你為什麼要這麼努力?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座談會上,她說的每一句話都深入我心。「一個女孩為什麼要努力?因為生活從不會因為你是女孩就對你憐香惜玉。」是啊,生活從來不會因為你是男是女,是可憐還是不可憐去同情、去憐惜你。記得金星老師曾問過楊冪一個問題。「如果你想給你爸媽買一套房子,你會和劉愷威商量嗎?」
  • 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這就是典型的目標定位不明確,準確來說就是不了解自己,因而想法比較混亂。她覺得自己這也可以試一下,那也可以試一下,沒有一個可供衡量的標準。要找到理想職業,首先得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
  • 為什麼婚前一定要旅行?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作者:曼之恆(富書籤約作者)旅行,是檢驗情侶的最好方法知乎上曾有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才是考驗情侶適不適合在一起的標準?錢鍾書先生一直秉承著一個信念:結婚和蜜月在時間順序上應該顛倒過來,先蜜月後結婚。這樣才能在婚前更好地看清對方,決定要不要踏入婚姻的殿堂。
  • 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答案
    我不願意告訴孩子真相,覺得破壞他從小到大深信不疑的一個夢想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我更願意讓他自己去尋找答案。我說。 「但是!為什麼聖誕老人要住在北極那麼冷的地方?為什麼我們看不見他?還有,他怎麼能在一個晚上準備了那麼多包裝好的禮物,還能送給全世界的孩子?」 「而且,他為什麼要爬煙囪進去別人的家,如果有的孩子家裡沒有煙囪那他怎麼進去?你說你小時候他也給你送禮物,但為什麼過去了那麼多年,他還沒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