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綠 寶 石
chrysoberyl
從名字你就能知道,我是一種名貴的寶石。我的英文名稱chrysoberyl,來源於希臘語「shryso」,意思是金黃色。所以我猜,人類起名字的原則大概就是想要最直接反映事物本身的特性吧。
<<
從本質上講,我是一種含鈹鋁的氧化物,化學式為BeAl2O4,也常含微量的鐵、鉻和鈦,正是這些微量元素,使我的顏色更加多樣。
通常,我的表面呈現棕黃、綠黃、黃綠、黃褐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澤;此外,我還具有良好的柱面解理,摩氏硬度可達8.5。
<<
能夠找到我的地方少之又少,一般也就是在花崗偉晶巖或者雲母片巖中。
<<
作為名貴寶石,我當然「不負盛名」,同時滿足「美觀」「耐久」「稀少」三大條件,且無毒無害。而且我因具有特殊光學效應而聞名於世,在西方被列為五大珍貴寶石之一。
<<
具有不同光學效應的我,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樣子,於是也就有了不同的稱呼。
當我含有鉻元素的時候,用日光和燭光的反射光分別照射我,你會驚奇地發現看見我的外表顏色發生變化,於是乎,人們稱呼這時的我為變石。因為人的眼睛對綠色更加敏感,在白天的時候,我看上去泛著綠色的光,而到了夜晚,在白熾燈的照射下,我又變得發紅。於是,喜愛我的人們稱讚我是「白晝裡的祖母綠,黑夜裡的紅寶石」。不瞞你說,我對這個稱讚非常受用,雖然我知道,是人們過譽了。
變 石
變石又被稱為「亞歷山大石」,你一定好奇這個名字從何而來。根據一個非常流行,但又有些爭議的記載,這個名字是一位芬蘭的礦物學家給我起的,是為了紀念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並且,我的紅色和綠色是當時的沙俄貴色,叫「亞歷山大石」再合適不過了。
其實,只有產於俄國烏拉爾山脈的變石,才具有綠色到紅色的變彩效應,其他地區的變石則由日光下的黃色或粉色,向白熾燈下的草莓紅色變化。
作為「亞歷山大石」的我,擔任著六月份的生辰石,象徵著富裕、健康和長壽。
我的內部常含有羽毛狀或者絲絹狀的包裹體,因而會具有「貓眼效應」。
具體來講,就是在平行光線照射下,切磨後的弧面呈現一條明亮的光帶,像貓的眼睛一樣,這條光帶會隨著我或光線的轉動而移動。這是的我,被稱為「貓眼石」。儘管像碧璽、方柱石、紅藍寶石、尖晶石和石英這些礦物,也會具有貓眼效應,但寶石界稱呼他們的這些變種時,會加上礦物的名字,比如「石英貓眼石」、「紅寶石貓眼石」等等。
只有我,可以直接被叫做貓眼石!這也是我特別自豪的地方。
作為貓眼石,我擔當著十月份的生辰石,象徵著美好的希望,幸福即將代替憂傷。
斯裡蘭卡國寶
▼▼▼▼▼▼▼▼▼▼▼▼▼▼▼▼▼▼▼▼▼▼▼▼▼▼▼▼▼▼▼▼▼▼▼▼▼▼▼▼▼▼▼▼▼▼▼
斯裡蘭卡把我當作國石,這裡也是我主要產地之一。
美國華盛頓斯密遜博物館收藏有一顆171克拉的灰綠色貓眼,伊朗王冠上鑲嵌有一粒重147.7克拉的黃綠色貓眼,都來自斯裡蘭卡。人們見過世界上最大的貓眼是重達2375克拉,1993年在一個低山集水的盆地衝積沙礫層中被發現。
當然,最特別的是我可以同時具有變色效應和貓眼效應,你猜這時的我被稱作什麼?答不出「變石貓眼」的同學,請自行面壁10秒鐘!不難想像,變石貓眼那絕對是絕世罕見的,斯裡蘭卡是變石貓眼的唯一產地。
▲▲▲▲▲▲▲▲▲▲▲▲▲▲▲▲▲▲▲▲▲▲▲▲▲▲▲▲▲▲▲▲▲▲▲▲▲▲▲▲▲▲▲▲▲▲▲▲▲▲▲▲▲▲▲▲▲▲▲▲▲▲▲
等等,還沒完!我除了有變色效應、貓眼效應,或兩者兼有外,還會有星光效應。就是在平行光線照射下,切磨過的弧面可以呈現出兩條或兩條以上的交叉亮線,像星星閃爍的光芒一樣。當然這種現象也是極為罕見,這時人們叫我星光金綠寶石,偶爾會在斯裡蘭卡和巴西發現我的蹤跡。
雖然我實在不想承認,但也難以隱瞞,很多時候我都不具有任何特殊光學效應。這時,我便回歸那個最普通也最本真的名字—「金綠寶石」。看久了會發現,沒有任何效應的我也是那般好看呢~
當人們進行質量評價時,會考慮顏色、透明度和淨度、切工和重量四個方面,其中綠色、高透明度的金綠寶石最受歡迎,價值會相對更高,而黃色和褐色的會價值相對較低。
參考文獻
[1]有色寶石學教程,地質出版社,餘曉豔,2016
[2]寶石學教程,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 李婭莉, 2016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等。
作者:張萍
美編:張亞男
音頻:於筱苒
校對:張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