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商網新零售陣線4月23日報導,瑞幸咖啡今日遞交了招股書,要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融資1億美金。對此,許多人並不看好,因為從瑞幸咖啡的財務數據看,並不好看。2018年瑞幸咖啡營收為8.4億元,虧損16億元。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營收為4.7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0%,但是,2019年第一季度的成本與費用達10億元,同比增長了628%。這麼一看,瑞幸咖啡完全是個用鈔票燒出來的貨。同時,中國咖啡市場對手很多,強大的對手星巴克不甘示弱,加上中國消費者並沒有喝咖啡的長久習慣,人們不禁要問,瑞幸咖啡這燒出來的獨角獸,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
在紅商網新零售陣線看來,我們如果用傳統投資視野去看待瑞幸咖啡,那很難講得通。而現在是新零售時代,所謂新零售就是兩新:我們的消費者是網際網路一代成長起來的,他們的消費行為發生了新的變化;第二,我們的商業空間因為網際網路時代來臨必須進行新的革新。瑞幸咖啡2017年11月成立,真正產生流水差不多從2018年算起。短短一年時間,門店開到2000多家,顧客量突破1000萬級別,銷售額近10億,這就是新零售的魅力所在。而我們看到的虧損16個億,可能在瑞幸咖啡的投資人看來,要按傳統廣告去算,10個億買了千萬級的用戶,建立起一個知名品牌,還是很划算的。
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經濟正面臨轉型升級,過去許多行業的資本回報率走低。而食品領域在中國的市場化程度還是不高,或者叫資本的介入還是不夠深,網際網路新零售時代,在90後、00後消費者嬗變之際,或許正是瑞幸咖啡們的大好機會。
此外,我們如果看一下現在的網際網路行業,其實線上的獲客成本很高,並不比瑞幸咖啡燒的錢少。所以說,對於瑞幸咖啡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燒了多少錢,而是有沒有真正培育起一批忠實顧客,能不能把營收規模做到足夠大?網際網路咖啡這個模式到底行不行,關鍵在於,隨著補貼的逐步減少,是不是營收規模能維持住,足夠多的忠實顧客能留下來。
當然,瑞幸咖啡已經燒了差不多30億了,現在也停不下來,也不是檢驗網際網路咖啡這個模式是否可行的時間點。選擇這個時候上市,瑞幸咖啡所要做的可能還是得繼續燒錢,做好虧得更猛的準備。因為我們從2019年一季度的收入數據看,增速下來了,環比只增長了3%。說明什麼?說明越到後面,獲客更難了,中國網際網路咖啡市場的容量是不是快到天花板了?是不是面臨星巴克等傳統咖啡巨頭的反撲?越是在這個時候,瑞幸咖啡必須立馬上市,獲得足夠的資金,繼續燒錢,穩固好自己在中國咖啡市場的盤面,從戰略上,虧得更猛也在所不惜,必須儘快開店總數超過星巴克,拿下中國咖啡市場頭把交椅。
所以,紅商網新零售陣線認為,瑞幸咖啡上市是為了虧得更猛。但虧得更猛有其戰略企圖,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成為中國咖啡連鎖第一大品牌。到那時,行業格局就發生了巨變。
第一,瑞幸咖啡只要在中國咖啡市場有了行業規模和行業地位,消費者和行業的整個心理就發生傾斜了,信心就不一樣了,信心是值錢的。
第二,瑞幸咖啡如果成了咖啡行業第一名,那上下遊的議價談判能力就強勢了,有了一定的產業鏈定價能力,這個時候利潤可以慢慢開始擠出來了。
第三,不用說未來成為第一名,就是現在,瑞幸咖啡也快把上下遊的利益捆綁到一起了,對於這些利益攸關者,是真心在助推瑞幸咖啡必須活下來,活好的。
搜索更多: 瑞幸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