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張杭州餘杭區招聘公示的截圖在朋友圈裡傳播開來,很多人在群裡討論的很激烈。
在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一些崗位還是街道辦事處的。
有網友覺得,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去街道工作,是不是大材小用了?也有網友說,餘杭區發展快、眼界高,看不上其它高校畢業生。
今天下午,記者從餘杭區相關部門核實了解到,其實這份擬錄用人員公示名單,並非今年的,而是2018年初招聘人員的公示名單。
餘杭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坦言,「大家朋友圈裡看到的這張公示截圖,是我們2018年面向應往屆高校畢業生招的,有很多來自其他地區的選調生,他們看中的是杭州的發展潛力和活力,還有我們招聘時的誠意。」
該負責人也表示,現在網上傳的帖子他也看到了,清華北大的學生來街道工作並非大材小用,是餘杭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很多工作專業性強,亟需更多的青年才俊在經濟社會的服務管理上做好專業支撐。
該負責人還透露,近年來餘杭區不僅面向清華北大招賢納士,每年也面向國內外其他高校招聘優秀人才。
「像今年5月份,餘杭區面向全國『雙一流』高校和世界百強名校的高層次緊缺專業人才,共推出13類緊缺專業的60個崗位,從而提升幹部隊伍結構。」該負責人介紹。
中午,記者隨機採訪了網傳名單中的一位錄用人員。柳雲南是北京大學法學院碩士,2018年來到餘杭區東湖街道工作,這個崗位是他自己選擇的。
剛入職的時候,基於對法律法規的熟悉以及紮實的文字功底,柳雲南在辦公室工作,主要是綜合性材料的撰寫。考慮到其綜合能力強,工作一年後,柳雲南就升任街道的團工委書記。
柳雲南覺得,現在的工作充實而幸福,收入也符合自己的預期,如今能在更大的平臺上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和才能,自己很滿意。
「工作本來就是你情我願的事,國家也號召年輕人去基層,我覺得基層很鍛鍊人,而且也有晉升空間,好多當年一起來的小夥伴現在都走上了重要的工作崗位。」相比外地去律所或者到大企業打拼的大學同學,柳雲南覺得,自己的工作穩定,晉升渠道暢通,特別是餘杭的生活、工作環境非常好,他也會向自己的學弟學妹推薦來餘杭工作。
餘杭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他們招聘時感覺到,之前很多畢業生只看重省級單位、大國企、優質民企,很少關注到地市,更別說區縣。「2017年,基於整個餘杭的高速發展態勢,特別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社會治理工作繁重,我們主動前往清華、北大等重點高校去推介,當時的反響超乎預料,報名人數也很多,我們也從中看到了改善幹部隊伍結構、提升幹部隊伍整體素質的機會,於是這個事情就這麼做下來了。」
記者也了解到,這麼多清華北大畢業生選擇來餘杭發展就業,原因多種多樣,比如有的看中杭州整體生活環境的,有的因為對象在餘杭工作的,也有的老家在長三角周邊省市的等等。
餘杭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還說,人招進來後,他們提供了各種「人盡其才」的環境,比如設立「菁航班」培訓、暢通崗位調整渠道,不僅是對其個人成長的關注,他們還在全區層面還搭建了不同專業的主題沙龍活動,建立聯繫了校友會,多方面增進了餘杭與各大高校的多層面合作。
(來源:錢江晚報微信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