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湖的池杉,已成為深秋初冬時節寧波最為著名的標誌性景觀,不僅省內前去探望的人絡繹不絕,就是遠在上海、江蘇的一些攝影愛好者,也慕名來到湖邊,一睹盛況。最近一段時間,天氣晴好,池杉又到一年最美時刻。
為了不錯過最好的光線,那天起了一個大早,七點多就到達最佳觀賞位置——梁弄鎮橫路村。這個時節,池杉葉色已變成橙紅,在湖邊遠遠劃出一道美麗的天際線,河湖相接的水面,我們期許的一層薄霧,居然正氤氳其上,太陽也恰到好處地露了一個小臉,天色不錯,心情很好,不知不覺之間,就拍了三個小時。
最近一段時間,甬派等移動端、公眾號上也開始頻頻出現那片池杉林的各類推文,文字優美,圖片精良,尤其是一組航拍圖片,更是拍得五彩繽紛,夢幻如畫,異常動人。
遺憾的是,儘管小山通過自己親身觀察,並曾特地撰文,指出這片森林絕大多數為池杉而非水杉,但因為本號影響力有限,大多人還是像小山以前一樣,誤認其為「水杉」,還有人望樹生義,呼為「紅杉林」。
不知道植物的名字,雖然並不妨礙對美好的欣賞,但細讀那些文字,卻感覺好似一封精心準備的情書,卻寄錯了對象,有「表錯情」之憾。所以,還是有必要再談談池杉,希望更多的朋友一起來認識它們,欣賞它們,從而更深入地了解它們。
紅杉林有專指,不能隨便用。紅杉一般指北美紅杉,杉科北美紅杉屬,一種原產北美的著名樹種,它們高可達110米,胸徑可達8米,年齡可達3000歲,是世界上最高最長壽的樹種之一。在我國栽培不多,據說當年尼克森訪華時,曾贈送三棵給中國,後來落地於杭州植物園。據浙江植物志記載,本省寧波、溫州、舟山均有引種。
池杉,杉科落羽杉屬,原產北美,和我國水杉一樣,也是古老的孑遺植物,曾廣泛分布於北半球。毀滅性的第四紀冰川之後,僅在美國的維吉尼亞洲南部至墨西哥灣沿海平原低溼地和池沼地區,還保存著天然池杉林。
池杉於1917年引進我國,因為生長迅速,樹形優美,是溼生環境的優良樹種,全國很多地方均有栽種,小山曾在武漢東湖、深圳仙湖見過。在浙江,池杉很普遍。寧波四明山森林公園仰天湖、深秀湖,三溪浦水庫,象山丹東趙岙水庫,寧波植物園等很多地方都有配置。而四明湖這片,面積最大,景致最美,知名度最高。
上為池杉,鑽形葉,下為水杉,條形葉,對生。區別明顯。
從遠處看,池杉、水杉和落羽杉,外形相似,顏色變化也基本一致,普通人確實很難辨識。它們最大的區別特徵,在於葉子的形狀,小山曾有專文辨識,此處不再贅述。有興趣可以參看:水杉or池杉?關於四明湖絕美水上森林的一個美麗誤會
水杉和池杉,都有一定的耐溼性,但程度不一。水杉雖然名字有個水字,但是它只能短暫泡在水中,故一般植於道路或者小區之中,寧波城內很多老小區、公園所見到的秋冬變色大樹,多為水杉。相對而言,池杉可以更長時間長在水中,一般配置於湖泊、水庫等邊上,作為水上森林景觀設計的一部分。
不少人好奇,為什麼池杉不會被淹死呢?這與池杉的基因有關,它們的天然林本來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經過長期演化,形成了一整套適應溼水環境的特殊機制。就像長在潮汐灘涂之間的紅樹林一樣,它們都是有智慧的植物。
我們普通人在外形上所能看到的,主要有兩點,一是池杉的根部膨大(如上圖),細胞間隙增大,皮孔肥大,通氣性比較好。這種構造,既可以將樹木很好的固定在泥塗之中,還可以通過依附於樹幹北側或者潛伏於縱裂樹皮內的一些氣生根,幫助它們在水淹的時候順暢呼吸。
二是可以看到它們奇特的「童子拜觀音」的現象(見上圖)。在池杉根部,會長出一圈高矮不等的屈膝狀呼吸根,初次看到的人還會吃一驚,不知道這是什麼。其實這些呼吸根作用很大,它們就像《水滸傳》裡阮小二所用的蘆葦管一樣,可以幫助池杉的根部長期潛水,而不至於悶死。研究者認為,「根膝」除了呼吸、通氣,還有一定的固著和貯藏養分等作用。
感謝您看到這裡。如果覺得不錯,歡迎轉發、分享,我們一起努力,幫助更多朋友把情書準確送到對的人手裡。
跟著草木 走過四季
關愛自然 敬畏生命
江南四季花歷/甬城草木地圖
蘋果用戶,可點擊二維碼支持小山草木記
◎如何購買小山新書《甬城草木記》?
1、網絡平臺:欲購買籤名本,請前往天貓商城 ,於首頁搜索欄之中輸入《甬城草木記》,便可直達寧波出版社的購書頁面,估計還有少量剩餘。京東商城、當當網非籤名本已經上架。
2、實體書店:寧波書友可以至寧波書城或各大新華書店購買非籤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