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特島是希臘最大的島嶼,東西狹長,位於希臘南端
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
克裡特島是希臘最大的島嶼,東西狹長,位於希臘南端,總面積達到8336平方千米,不過相比中國最大的島嶼臺灣島,克裡特島的面積大約只是其14。克裡特島是地中海的五座大島之一,它的南面是地中海,北面是愛琴海。狹長的島嶼在希臘國土中顯得有點孤單,卻完美地將愛琴海包容在希臘疆域中。地中海氣候使得這裡夏季高溫乾燥,山上植被稀少,且常常遭受火山侵擾。就是這麼一座海島,孕育了舉世聞名的希臘早期文明—米諾斯文明( Minoan Civilization)。
青銅時代初期,大約公元前300年,克裡特文明逐漸興起,到公元前1700年左右到達頂峰,形成了以克諾索斯為中心的王國,這個王國後來被稱為米諾斯王國。作為三大愛琴文明之一,米諾斯文明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愛琴文明指的是希臘及愛琴地區青銅文明的總稱,包括基克拉澤斯文明、米諾斯文明,以及邁錫尼文明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克裡特島很早就開始了與古埃及和東方國家的交流。這裡的航海條件也相當優越,米諾斯人當時已經擁有非常先進的船隊,可以縱橫愛琴海。此外,儘管夏季氣候乾旱,這裡卻自古有農牧業生產的傳統。克裡特島產出的橄欖和葡萄在全希臘可以說是品質最好的。克裡特人不僅善於飼養牛、羊等牲畜,也擅長種植小麥、豆類等。此外,他們還會養蜂,蜂蜜對於古希臘人來說是無比重要的護膚品和營養品。再加上產出的橄欖、葡萄等,使得克裡特島自古以來就是農耕畜牧的寶地。
種種有利條件疊加在一起,也就順理成章地促使這塊風水寶地成為早期歐洲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在參觀完壯觀雄偉的克諾索斯王宮遺址後,我們對那些曾經在宮殿裡熠熠發光的精美文物產生了更強烈的好奇心。帶著濃厚的興趣,我們從克諾索斯王宮遺址前往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
作為希臘最重要的博物館之一,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被譽為全球最岀色的米諾斯文明博物館。如今大部分關於史前米諾斯文明的重要考古發現都收藏在這座建於20世紀的博物館內。博物館一共2層,有27個展廳,展出的物品從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3世紀,從新石器時代到古羅馬時代數千年的歷史文化在此一覽無遺。毫不誇張地說,如果只有時間在克裡特島逛一座博物館,那非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莫屬了。
早在1883年,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還只是一個收藏了一些文物的簡陋地方,後來在兩位克裡特考古學家的資助下,才建起了一棟專屬的博物館。可惜在1926年、1930年和1935年連續三次經歷地震後,博物館幾乎坍塌。後來在時任館長斯皮裡東·馬裡納託斯的再三努力下,博物館獲得了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得以重新興建。如果沒有馬裡納託斯的努力,或許今天我們就無法在這裡飽覽米諾斯文明的珍貴藏品。
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位於克裡特島首府伊拉克利翁市的中心地帶,是一座典雅的現代建築。博物館所在的地方曾是一座古羅馬天主教修道院,後來在地震中被毀。博物館簡潔現代,寬敞明亮,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的照射,其巧妙的設計使得博物館在館藏和參觀人數容納量上都很可觀。尤其在2014年再次翻修後,更多寶貴的米諾斯文明的文物得以在這裡向世人展示。參觀者可以使用與克諾索斯王宮遺址共享的聯票進入博物館,價格上比單獨買划算一些。
我們很幸運地在去這裡之前聯繫上了克裡特旅遊局的負責人,在表明我們的身份(希臘旅遊推廣項目中的中國籍旅行博主)以及此次來克裡特島的目的後,他們不僅熱情地跟我們介紹了克裡特島的概況,還為我們安排了一位當地的資深導遊陪著我們一起遊覽博物館。導遊叫Eeni,在大致介紹了克裡特島以及米諾斯文明後,她首先帶我們來到了第一展廳,欣賞米諾斯文明時期的陶器。其中最出名的卡馬雷斯陶器莫屬,這種陶器以其發現地卡馬雷斯( Kamares)命名,色彩鮮豔而有活力,線條流暢圓潤。據稱這些陶器有些內壁薄似雞蛋殼,堪比如今的陶瓷茶杯。另外陶器上面還鑲嵌著各式各樣的抽象花卉圖騰,相當精美。考古推測這些陶器應該是當時精英社會階層才能使用的器皿。 Eleni還告訴我們,這種陶器最早發現於埃及,可見當時早期的米諾斯文明已經受到了來自古埃及的影響。
隨後我們來到第三展廳,看到了斐斯託斯圓盤( Phaestos Disc)。這個刻有古文字的泥土圓盤於1908年發現於克裡特島南部的斐斯託斯的米諾斯宮殿,大約製成於公元前2000年。圓盤直徑15釐米,上面一共有45種不同符號241個印記,從邊綠到中心呈螺旋狀排列。這些抽象的符號文字至今未能破譯,成為當今考古學的一大疑團。不過斐斯託斯圓盤足以證明當時的克裡特島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
接下來她又帶我們來到第四展廳,這裡的遊人明顯變多,很顯然大家都不願錯過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公牛頭形狀的古希臘角狀容器(Bu' s Head Rhyton)。 Rhyton是一種古時亞歐地區用來飲酒或者儀式上祭酒的容器般都是底端有開口的圓錐形,器皿邊緣的圖案代表其適用的場合。博物館裡的這個公牛頭形狀的古希臘角狀容器發現於克諾索斯王宮遺址,是米諾斯文明時期石雕的代表性作品。這個用來斟酒的器皿採用的是公牛頭造型,與米諾斯文明時期的宗教崇拜息息相關。宗教信仰在當時相當重要,許多藝術品的創作靈感都源於此。當時人們相信公牛的屠宰犧牲代表著在與大自然強大力量的和諧相處中,人們能以他們的力量和技巧獲得勝利。這或許也與古希臘神話中忒修斯戰勝牛頭怪米諾陶有一定的關係。公牛的雕刻相當精美逼真,以最自然的方式呈現了米諾斯文明時期的力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