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河北省邢臺市召開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恢復重建座談會。邢臺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長田金昌出席會議為創業村官加油鼓勁,勉勵大家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堅守理想,心懷感恩,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為農村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據了解,邢臺市共有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23個,在「7.19」洪災中,6個大學生村官的創業基地受災嚴重。巨鹿縣大學生村官宋利慧創業基地的一個暖棚主體坍塌,其餘4個暖棚棚膜不同程度受損,僅硬體設施損失就達3萬多元。當時棚內哈密瓜正值坐果關鍵時期,損失很大。沙河市蟬房鄉大學生村官王永崗的大棚過水受災,棚內4400袋慄蘑菌棒和6000袋木耳菌棒完全被水浸泡,所有菌棒嚴重損壞,先後投資8萬餘元的基地被大水摧毀。隆堯縣大學生村官陳雪2015年回家鄉任村官,創建益健無花果基地,今年春天,15畝3年生的無花果喜人地掛了果,果樹間套種的草莓和花生長勢喜人,豐收在望。然而,洪災中果樹在水裡浸泡長達半月之久。在大曹莊管理區大學生村官趙新楠的創業基地淵暉生態園內,6畝油葵全部被毀,鋼架結構走廊被颳倒,法桐、白蠟、櫻花、海棠等多種苗木被吹倒,經濟損失6萬多元。沙河市大學生村官崔剛毅的葫蘆種植示範基地,80%葫蘆架子傾倒,葫蘆全部著地,浸泡在泥水裡,經過全力搶救,基地共損失約6萬個葫蘆,按今年的市場收購價,總損失約4.8萬元。邢臺縣王東雲的大棚大面積塌方,保溫被、捲簾機損壞,道路衝毀,莊稼損毀,共計經濟損失25.6萬元。
面對災害,大學生村官們沒有退縮,很快投入到生產自救中。大水過後,王永崗在第一時間召集村民10多人,投入到災後重建,排水、清淤、挖菌棒、修棚、消毒,經過5個晝夜連續不停的搶建,基地基本恢復再種植功能,待條件成熟後即可重新種植。趙新楠在原油葵地裡種植油菜,花費1.3萬元重建走廊,並且聯繫相關技術人員對苗木進行修復。崔剛毅緊急制定搶救計劃,找來有建築經驗的技工,用機械緊線器將每節幾百公斤的葫蘆架拉起,用水泥樁支撐形成三角架固定,再用木樁撐起葫蘆蔓,最後打藥消毒殺菌,在酷熱的三伏天,經過5天的搶救,多數葫蘆架重新支起,把損失降到了最低。
組織部門主動關心幫助村官渡過難關。王東雲是6位村官中受災最嚴重的。市委組織部聯繫到社會愛心人士,給王東雲送去毛巾100條、鐵鍬50把、雨衣40套、雨鞋40套、手電筒40個、被子40床。縣委組織部、鄉鎮領導第一時間來到棚裡查看情況。目前,王東雲的大棚重新開工,種上了番茄苗, 11月下旬就能成熟。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下,村官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崔剛毅計劃在葫蘆種植區中間區域建設以觀光旅遊為主的葫蘆景觀大道,並利用這兩年逐步完善的基礎設施建成葫蘆主題公園。
聽了幾位大學生村官抗災自救的介紹後,田金昌對村官們不等不靠、積極自救的精神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六位村官在洪災中的經歷表現,讓人很感動,也讓人很振奮。雖然遭遇了很大的損失和挫折,但是大家沒有被災難所擊倒,而是堅強地站立起來了。災難對於我們是一個考驗,如果被擊倒了,就變成了人生包袱;如果再一次站立起來,就變成了人生的一個財富。年輕人創業是不容易的,特別是大學生村官創業,不僅是自己創業,還要帶領村民創業。所以,我們不能被災難所擊倒,要在災難中站立起來,做村民創業的火種。「有夢不覺人生寒,此心光明萬物生。」田金昌勉勵創業村官,不忘初心,為農村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據了解,為幫助受災村官們重拾信心,邢臺市制定了幫扶村官創業基地重建方案。要求各縣市區組織部門及時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及時了解創業基地的生產經營情況,實地調查洪災中的受災情況,想方設法協調有關部門給予必要的物質幫扶。同時發動本地有實力的企業與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進行對口幫扶,幫助他們早日走出困境,繼續服務群眾。對原有創業項目進行重新審定,除恢復重建部分有活力、有市場的創業項目外,積極引導那些投資大、回本慢、市場適應力差的創業項目,藉助移聯網信集團發展電商幫扶資金,向朝陽產業轉型。
座談會上,河北農村電商龍頭企業移聯網信集團對6個受災的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分別捐助資金2萬元,共計12萬元。(楊 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