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相信,這個古老星系的殘骸大約佔了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三分之一——這個區域由星雲、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系化石通常位於銀河系的邊緣。然而,目前的這個星系化石是在宇宙深處發現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天體,或者是銀河系吞噬自河外星系的天體。為了發現星系化石,該研究團隊使用了阿帕奇波因特天文臺觀測星系進化實驗項目的數據,阿帕奇波因特天文臺是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克勞德克洛福特南方18英裡的森史波特薩克拉門託山頂的一個天文臺。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來自銀河系吞噬的河外星系,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天體物理研究所的裡卡多·斯基亞文博士表示:「我們能『看到』那個星系化石真是太棒了。在宇宙學的背景下,它確實很小——只有1億顆恆星——但幾乎佔整個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一半質量。為了找到一個像這樣的化石星系,我們必須仔細觀察數萬顆恆星的化學組成和運動。對於位於銀河系中心的恆星來說,做到這一點尤其困難,因為它們被星際塵埃雲所遮蓋了。」
「阿帕奇波因特天文臺讓我們穿透這些星際塵埃,可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入地觀察研究銀河系的中心。」為了區分哪些恆星最初屬於河外星系,研究小組分析了這些恆星的化學成分。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的研究生丹尼·奧爾塔表示:「在我們觀察的數萬顆恆星中,有幾百顆的化學成分和速度明顯不同,這些恆星如此不同,它們可能來自臨近的河外星系。通過對它們進行詳細研究,我們可以追溯出這個星系化石的精確位置和歷史。」
根據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的研究,該團隊的專家相信,銀河系吞噬河外星系的天體「一定是我們銀河系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這將使銀河系成為一個奇怪的地方,因為「大多數相似的巨大螺旋星系都有更平靜的早期生命」。斯基亞文博士補充道:「作為我們的宇宙家園,銀河系對我們來說已經很特別了,但是這個藏在銀河系深處的古老星系讓它更加特別。然而,銀河系並沒有結束它的吞噬。」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為宇宙誕生之初的天體,仙女座星系是距離我們銀河系最近的大星系,仙女座星系也更大,這個臨近的星系正在向我們逼近。仙女座正在以每年500萬公裡的速度接近銀河系,在20到40億年內,它可能會吞噬我們的家園星系——銀河系。然而,人類根本不必要也沒必要擔憂,因為我們的太陽系早就被摧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