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轉內銷」難在哪兒?

2021-01-18 看看新聞Knews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20年,受疫情以及中美貿易環境影響,很多外向型企業的出口訂單急劇萎縮,在嚴峻的形勢面前,他們把目光投向了國內大市場。然而,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短期內,外貿企業轉內銷面臨渠道不暢、產品不適、資金壓力等難題。若要真正打開國內市場,還需要從長計議。

難點①:出口產品涉及智慧財產權 未經授權無法內銷

2020年3月,對有著41年歷史的上海冠華不鏽鋼製品股份有限公司來說,是最難熬的一段日子。

「疫情之前的話,我們這個進貨、發貨這個門前都是車水馬龍,很多人,然後疫情以後,生產線基本上就是處於一個停止生產狀態了。」回憶起那段日子,董事長黃華峰覺得很煎熬。

事實上,上海冠華是國內年出口額排名前三的不鏽鋼加工製造企業,為德國WMF、菲仕樂、ROSLE等30多個國際知名品牌生產鍋具,去年銷售鍋具超過1000萬隻,98%以上銷往國外市場,實現產值超過5億,這些年日子一直過得很紅火。

然而,讓冠華沒有想到的是,到了2020年3月份,出口銷量突然一落千丈。外貿訂單驟降80%。工人沒有活幹,但工資需要支付。取消或延期的訂單又導致價值上千萬的庫存積壓。

最初的出口轉內銷是指在國內銷售這些原本要出口的庫存。由於產品本身的型號、款式和規格等都由外商提供,產品上又帶有品牌方的標識,一旦在國內銷售這些產品,就涉及智慧財產權問題。在未經品牌方許可的情況下,無法在國內銷售。

「客人跟你溝通,他這個不可抗拒,然後實際訂單也不下下來,其實是看不到希望,也看不到這個後面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很迷茫的。」

難點②:出口產品不一定適合國內市場

三個月過去了,國際訂單業務不見好轉,國外疫情何時結束依然未知,加上複雜的國際形勢,以及全球產業鏈遷移,讓黃華峰充分意識到國際貿易充滿不確定性。他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帶領1000多位員工開闢一條新出路,那就是試水國內市場。

「單純的外貿業務來說的話,對我們這個公司的發展是不健康的。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除了做外貿以外,我們也要把自有的品牌在中國市場上的銷售也要打開來。」

2009年,黃華峰就註冊了自有品牌——喜時,但由於此前對國內市場缺乏關注和了解,再加上投入不足,儘管冠華擁有國際一線的製造實力,但如何培育出屬於自己的一線品牌,黃華峰並不清楚,甚至連應該開發什麼樣的產品都成了首要難題。

拿黃華峰做的鍋具來說,國內外消費者飲食習慣不同,餐廚用具也不同。「中國人比如說像炒鍋,他們希望是輕,希望是便捷,那國外呢,有的這個市場它需要的是個厚重。」

所以,出口產品直接拿到國內市場來賣,消費者必然不會買帳。

難點③:對國內銷售渠道不夠熟悉

中國市場很大,現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冠華創立41年來,一直深耕國際市場,服務於國外品牌方,他們只要按需生產,確保品質和交貨日期,就可以順暢開展業務,完全不必參與營銷環節,如今在國內自立品牌,相應的營銷團隊、線上線下營銷渠道、營銷戰略、方案等都需要從零做起。

黃華峰認為,「產品市場需求調研,品牌推廣,產品推廣,還有銷售渠道的建設等等很多領域,本來我們這個外貿型企業、代工企業是不涉及的,那這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難點④:國內外回款周期不同 企業資金壓力大

在國內做自有品牌,還面臨著不小的資金壓力。上海益森園藝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君亮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外貿代工企業一般是以銷定產,基本上是零庫存,也就是接到了訂單再來安排生產,帳期相對穩定。而做國內市場自有品牌,就要有庫存,庫存意味著資金積壓,能否將產品賣出去,收回成本,其實並不太確定。

難點⑤:繼續代工? 難以擠進國內品牌供應鏈

即便是繼續做代工,選擇服務國內品牌,轉型之路也並不輕鬆。上海華申進出口有限公司銷售總監俞灝向記者介紹,由於國內成熟品牌已經建立起相對穩定的供應鏈客戶群,製造商如果無法研發出市場需要的創新產品,很難加入國內供應鏈朋友圈。

而精準把握市場需求、研發創新產品正是多數代工企業缺乏的能力。「就是原先他們做慣了外貿品牌、外貿的一些方式之後,他們會將所有的產品做到極致的一個低價位,或者說極致的有效率,但是對於產品的一個開發,對市場真正的一個需求,他們沒有關注得那麼多。」

上海:多措並舉助力外貿企業打開內銷渠道

今年5月,上海市通過企業座談、電話訪問、實地走訪等多種方式,發現外貿企業轉內銷,普遍面臨著產品不適、渠道不暢、品牌不響、資金壓力等實際困難。為了幫助企業紓困,上海市在全國率先印發了《關於支持外貿產品出口轉內銷實施特殊管理的若干措施》,從拓展外貿企業內銷渠道、創新監管服務模式、緩解外貿企業內銷成本、建立完善工作機制等四個方面提出11條支持舉措,幫助企業試水國內市場。

今年6月,通過商務委牽線搭橋,上海冠華加入新電商平臺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在新品牌實驗室的建議下。9月,冠華為電商平臺用戶定製了一款喜時「煎炒一體鍋」,上線至今,日銷最高3000多口,至此,這個與歐洲大牌同線、同質、同標的新品牌,才邁出了走向國民品牌的第一步。

與此同時,冠華也在與多樣屋、世紀聯華超市等線下渠道洽談合作,通過入駐實體門店,來加強消費者對產品的了解和體驗。截至目前,冠華鍋具的內銷佔比已經從此前不足2%增長到了5%。

「我是接下來的計劃是,希望組建一個專業的團隊來把時間要縮短,能夠快速地去打開這個銷售局面。」黃華峰對喜時在中國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外貿企業立足長遠,計劃在國內市場長期發展,將有利於企業加速自身戰略轉型,實現多元化發展。能否在國內市場走得長,走得好,將取決於企業自身經營和競爭力。

出口產品長期經歷國際市場的嚴苛檢驗,具有物美價優的特點,出口產品在中國市場銷售可以滿足國內消費升級需求,通過市場競爭倒逼國內生產企業提升發展質量,進而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周智敏 李維瀟 編輯:殷滋)

相關焦點

  • 出口轉內銷 「轉」出新機遇 - 安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今年以來,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幫助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的政策措施支持下,一些外貿企業開始著力出口轉內銷,嘗試「兩條腿走路」。從各地近期發布的數據來看,出口轉內銷成效正在顯現。但還有一些企業存在「想轉不敢轉」「想轉轉不了」的情況,背後原因來自多方面。
  • 新措出臺支持皖企出口轉內銷
    日前,省開放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工作方案,強化財稅支持、完善金融保險服務、加強智慧財產權保障,加快轉內銷市場準入、搭建出口轉內銷平臺、支持融入國內產業鏈、提升轉內銷便利化水平,著力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全省外貿基本穩定。
  • 出口轉內銷成大勢 外貿企業都在忙著「轉」
    今年以來,在海外訂單減少、庫存積壓、現金流不暢等壓力下,外貿企業普遍面臨較大的市場壓力,出口產品轉內銷成為外貿企業求生存、謀發展的重要選擇。國務院和有關部門以及各地政府順勢而為,在政策、標準和渠道等方面積極突破,推動出口產品轉內銷取得積極成效。出口產品轉內銷在給外貿企業帶來新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為外貿企業加速助力雙循環、滿足國內消費升級需求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疫情當道轉內銷 出口企業忙「換擋」
    原標題:疫情當道轉內銷 出口企業忙「換擋」   今年以來,在海外訂單減少、庫存積壓、現金流不暢等壓力下,外貿企業普遍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出口產品轉內銷成為外貿企業求生存
  • 增設出口轉內銷展區
    本屆加博會將有1193家企業攜最新產品參展,增設出口轉內銷產品展、醫療防護設備及用品展、港資企業專區等,全力幫助參展企業保訂單,助力港資企業拓內銷。本屆加博會展覽面積由上屆的5萬平方米擴大到7萬平方米,1193家企業將攜最新產品參展,展位2611個;其中,特裝展位1172個,佔總展位的44.8%。
  • 雄安新區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系列活動啟動
    雄安新區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系列活動啟動儀式。雄安新區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系列活動。人民雄安網胡宇濃 攝劉樹軍強調,外貿是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有利於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促進城鄉居民消費。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支持外貿工作、發揮引導作用,企業要發揮主體作用、堅持市場化運作,三縣政府要落實主體責任,重點幫扶本地區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外貿企業和中小微外貿企業紓困,推動出口產品轉內銷工作。
  • 安徽出臺8條舉措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
    據安徽省商務廳消息,日前,安徽省開放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工作方案》。《工作方案》的出臺,將有利於安徽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有利於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全省外貿基本穩定。
  • 出口轉內銷是塊試金石
    好順歐迪斯是利用身邊市場的眾多外貿企業的代表,這些企業努力通過出口轉內銷挺過寒冬,更有望由此打開一片新的天空。  2020年6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幫助外貿企業紓困。各地各部門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
  • 新措出臺支持皖企出口轉內銷 幫扶外貿企業渡難關
    日前,省開放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工作方案,強化財稅支持、完善金融保險服務、加強智慧財產權保障,加快轉內銷市場準入、搭建出口轉內銷平臺、支持融入國內產業鏈、提升轉內銷便利化水平,著力幫扶外貿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全省外貿基本穩定。
  •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配套措施的...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大企業、事業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20〕16號)精神,按照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部署,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支持內蒙古外貿企業出口產品轉內銷,全力保住外貿市場主體,促進我區對外貿易基本穩定,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就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配套措施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佛山海關:加大幫扶簡化流程 助力出口轉內銷
    德冠是一家集功能薄膜、功能母料(塑膠原料)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一體的企業,產品有近一半出口,主要銷往東南亞地區。該公司的關務負責人李俊介紹,2月初,面對國內需求受挫和物流受阻,德冠快速應變,在海關的各項通關便利措施和政策扶持下,大力開展出口業務,一季度實現出口逆勢增長。這是佛山海關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縮影。
  • 「古早味」的詞再現 傳統出口企業借電商轉內銷
    出口轉內銷,這個有些「古早味」的詞卻是電商企業現階段極願意談及的話題,並陸續有所行動。7月2日,被視為與拼多多打擂的淘寶特價版上線了外貿頻道。受疫情影響,不少外貿企業的海外業務量幾乎腰斬,迫於無奈將陣地轉回國內市場。而面對幾乎為一張白紙的國內銷售渠道,外貿企業,尤其是迫切需要消化積壓訂單的外貿企業,選擇與國內電商聯手。
  • 廣州海關制定出口轉內銷「十二條」 跨境電商出口商品可退回國內銷售
    南方網訊 近日,廣州海關制定十二條措施(下稱「措施」)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推動加工貿易發展,促進內銷更便利。根據措施,在優化出口產品轉內銷業務辦理方面,加工貿易企業可使用內銷集中納稅模式辦理內銷手續,先行內銷加工貿易貨物,再集中向主管海關辦理內銷納稅手續。企業最遲可在季度結束後15天內完成申報納稅手續。對於未取得內銷集中納稅模式資質的企業,海關將儘快指導企業並為其辦理內銷集中納稅模式資質核批手續。
  • @外貿企業:寧夏出臺8條措施支持外貿出口產品轉內銷
    12月1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第8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政策措施》,從加快轉內銷市場準入、促進「同線同標同質」發展、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推動產銷融合發展、發揮投資帶動作用、提升轉內銷便利化水平、做好金融服務和支持、強化財稅政策支持等8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支持措施
  • 深圳羅湖東門步行街舉辦出口產品轉內銷系列活動
    深圳羅湖東門步行街舉辦出口產品轉內銷系列活動來源:聯商網2020-09-08 15:41提到東門步行街,很多市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熱騰騰的美食與價格優惠的商品。在物美價廉、潮吃潮逛的同時,順應消費升級提升品質,尤其是推進疫情下的出口轉內銷產品銷售,讓外貿優品走進市民生活,打造優品步行街。
  • 出口轉內銷!焦作羊剪絨外貿企業溫暖千萬家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成安林 通訊員 李秋10月26日,由省商務廳主辦的「外貿精品惠中原羊剪絨溫暖千萬家」支持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系列活動在焦作市孟州啟動。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我省外貿企業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舉辦本次出口產品轉內銷活動,既是做好「六穩」「六保」的重要支撐,也是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
  • 2020年湖南省「出口產品轉內銷」展銷對接活動在高橋大市場舉行
    12月18-19日,由省商務廳主辦,長沙市雨花區市場採購貿易服務中心、湖南高橋大市場承辦的2020年湖南省「出口產品轉內銷」展銷對接活動在湖南高橋大市場舉行。
  • 淘寶特價版與高鐵電視戰略合作 助力出口轉內銷
    6月4日消息,據天下網商消息,淘寶特價版與高鐵電視今日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助力30萬外貿工廠出口轉內銷。據介紹,消費者在淘寶特價版中搜索「乘著高鐵遊中國」,即可一鍵直達產地直發專區購買外貿商品。據《電商報》了解,淘寶特價版於3月26日正式上線,並在4月14日宣布響應阿里巴巴春雷計劃,推出支持外貿工廠轉內銷的十項措施,具體包括允許外貿工廠「0門檻」入駐、提供10億量級的流量支持、上線外貿轉內銷銷售專區、啟動億元補貼、支持外貿工廠「上雲」等。
  • 購買迪士尼電影IP授權,開平企業加速出口轉內銷
    位於江門開平的廣東可味巧克力食品有限公司是該市較早探索出口轉內銷的企業之一。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專業生產、出口巧克力產品的外貿企業。「在巧克力生產方面,我們的核心優勢在於技術研發強、產品質量控制好,得到了國際眾多知名巧克力品牌商家的認可。」
  • 商務部:25日起重慶解放碑步行街將開展出口產品轉內銷系列活動
    上遊新聞從商務部官網獲悉,為支持適銷對路出口商品轉內銷,商務部將於7月25-27日期間,與浙江省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陝西省人民政府合作,分別在杭州湖濱步行街、重慶解放碑步行街、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共同主辦「外貿優品匯扮靚步行街」出口產品轉內銷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