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基金暴賺26倍:如何挑選「牛基」?基金經理這一特性很關鍵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券商中國

原標題:羨煞股民!最牛基金暴賺26倍 如何挑選「牛基」?基金經理這一特性很關鍵

在A股科技與消費多輪行情接棒下,最牛基金業績已接近26倍。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7日,23隻基金成立以來的累計回報率超過10倍,其中最強基金成立十六年間累計回報率接近26倍。業內人士認為,最牛基金的出現與基金經理任職連續穩定、重倉消費牛股有關,貴州茅臺在過去十六年間漲幅超過150倍,恆瑞醫藥同期則超過190倍。

基金經理任職的穩定確保了持股的連續穩定,一份研究數據也顯示,基金的長線持倉個股對於基金業績均產生了正向的貢獻,在勝率層面,單只基金的長線個股,能夠跑贏同期市場的概率超過三分之二。但與早期基金經理選擇空間狹窄不同的是,當下明星基金經理的任職連續穩定性相對較差,轉型私募現象較多,從而影響了基金的長期業績表現,同時因為A股市場有效性逐步增強,股市的超額收益的空間也在減少,聰明資金變多的背景下,主動管理型的基金經理跑贏市場的比例也在降低。

23隻基金累計回報率超10倍

wind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6月7日,當前共有2隻基金自成立以來回報率超過20倍,分別是華夏大盤基金、嘉實增長基金,回報率分別為25.8倍、20倍。此外,興全趨勢投資、富國天益價值、國泰金鷹增長、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博時主題行業等基金成立以來的回報率也超過14倍,廣發穩健增長基金、鵬華普天收益基金成立以來的回報率超過10倍,以十倍以上回報率而言,總計23隻基金成為當前市場的最牛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取得十倍以上收益的所有基金全部成立於2006年之前,其中華夏大盤精選基金成立於2004年8月,十六年間的累計收益率接近26倍令基民、散戶豔羨。

華夏大盤基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華夏基金前明星基金經理王亞偉的精妙選股能力。

在市場有效性比較弱的A股階段,王亞偉經常能夠前瞻性的敏銳捕捉市場熱點,並進行提前布局,以擅長挖掘競爭對手資金覆蓋較少的冷門股,從而名噪一時。在「賺上市公司的錢」與「賺對手的錢」這兩種投資風格上,王亞偉被認為是「賺對手的錢」的頂級高手。

數據也顯示,華夏大盤基金在王亞偉任職的6年半時間裡,累計回報率高達12倍,為華夏大盤基金十六年時間取得接近26倍的回報率打下堅實基礎。

嘉實增長基金截止目前取得的回報率超過20倍,其核心原因也在於明星基金邵建的長期任職,顯示出基金經理任職的連續性、穩定性,對打造明星基金大有裨益。數據顯示,邵健在擔任嘉實增長混合的基金經理的11年時間內,其任職回報率超過7.6倍。

此外,博時主題基金、景順長城內需增長混合基金取得超過14倍的收益率,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一批明星基金經理,包括鄧曉峰、李學文等人,李學文更是在兩年不到的時間內取得基金回報率超過5倍,而在由明星基金經理劉彥春接管後,該基金再度開始發力。

A股基金割韭菜已很困難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數據也顯示出,從長期投資策略而言,收益率最佳的基金依然是主動管理型基金,儘管可能只有1%的基金經理才能戰勝股票市場。

不過,基金公司強力布局ETF和指數基金產品的現象,則暗示出A股市場已經出現某些微妙的變化——A股的市場有效性正在逐步增強,意味著像以往那樣在A股市場利用市場的不成熟獲取收益,已經很難持續。

「拉長時間看,一些明星基金經理賺過大錢的股票,實際上都是題材股甚至是地雷股。」有業內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直言,2015年的A股市場還很不成熟,市場有非常多的賺錢方式,賺對手的錢或者割韭菜是一種常見策略,依然是賺快錢的策略。上述人士直言,許多當年被明星基金經理重倉的股票的表現並沒有持續性,到現在大多數股票都已經「廢掉」甚至早已暴雷。

在聰明資金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想要複製早期十年十倍的業績回報,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這種可能性非常小。

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楊宇認為,目前的市場參與者相對而言比較追捧傳統方式的主動管理型基金,但這種趨勢正在改變,因為在A股獲取超額收益、戰勝市場的基金開始變少。他認為,中國股市的超額收益的空間慢慢在減少,同時戰超額收益的主動基金的比例也開始降低,基金經理跑贏市場的比例在降低。

更重要的是,明星基金經理也是一種成本,當基金經理在管理公募基金產品成名後,往往轉行私募基金來獲得更大的個人自主性,而普通投資者、基民購買私募基金產品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優秀的基金經理畢竟是少數,優秀的基金經理會收更高的管理費,很多基金經理已經收2%的管理費和20%的業績提成。」楊宇強調。

比如鄧曉峰在公募基金業成名後,現在已成為高毅資產的首席投資官,而管理過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基金的王鵬輝則創立瞭望正資產。幸好,接管博時主題、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兩隻十倍基金,也均是當前市場的明星基金經理,顯示出基金公司對打造牛基品牌不遺餘力。

在廣發小盤成長基金上這一點表現的更為直接,廣發小盤成長基金在陳仕德管理的十年時間取得高達9倍的回報率,在陳仕德離職後,該基金轉由李險峰管理,或許因為運氣不好,接管基金的任職時間恰好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李險峰管理的廣發小盤成長基金期間回報率為虧損45%,這幾乎要壞了這隻十倍牛基的品牌形象,2017年6月後明星基金經理劉格菘開始接管這隻牛基,在兩年時間又取得超過1倍的回報率。

任職連續穩定才能抓住牛股?

儘管最牛基金在長達十六年的時間內,取得接近26倍的投資回報率,但因基金運作的持股比例和倉位上的規則限制因素,相對於中國的A股的牛股而言,仍是小巫見大巫。

若以最牛基金華夏大盤成立時間為參考,格力電器自2004年8月至今累計股價漲幅高達93倍,貴州茅臺的同期股價漲幅則超過150倍,恆瑞醫藥的同期股價漲幅更是達到驚人的190倍。

也正是因為大消費領域持續湧出牛股的現象,基金經理對大消費類股票的布局可謂情有獨鍾。

數據也顯示,成立以來回報率超過10倍的23隻最牛基金,其截止第一季度末的重倉股主要指向了消費股,比如嘉實增長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即為安井食品,該股自今年年初至今的股價漲幅超過80%,已是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今年以來股價漲幅最高的品種。

華南一家基金公司的人士認為,消費股誕生牛股的概率往往比科技股要更高,風險也更小,同時由於中國巨大的人口特點也使得消費股的空間擴張能力往往很強,在過去十年間出現了許多超級大牛股,而從生命周期的角度看,科技股的風險和波動性可能是許多投資者不能承受的。

而從牛基誕生的角度看,上述人士認為最終取決於明星基金經理任職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也就是持股的連續性。顯然,接管的基金經理換掉前任基金經理的持倉股票,是一種普遍現象。

廣發證券對公募基金持倉研究的一份數據也顯示,在超額收益層面,近3年基金的長線持倉個股整體來看相對於市場以及行業均獲得了一定幅度的超額收益;在勝率層面,對於單只基金而言,其長線持股的個股能夠跑贏同期市場的概率超過三分之二;在交易層面,長線持倉個股在持倉期間的權重變化同樣能夠對基金業績帶來小幅的正面影響。從近5年的情況來看,同樣基金的長線持股整體來看能夠獲得較高的超額收益以及勝率,顯示出基金的長線持倉個股對於基金業績均產生了正向的貢獻,意味著最牛基金誕生的必要條件包括基金經理任職的連續穩定。

上述信息也意味著,隨著私募基金在過去幾年的快速發展,公募旗下明星基金經理奔私越來越普遍化,明星基金的任職連續穩定性已面臨挑戰,這與早期基金經理選擇空間狹窄大有不同,也意味著主動管理型基金未來創造更多牛基的概率也在降低。

相關焦點

  • 最牛公募基金長什麼樣?業績至少賺10倍
    最牛公募基金長什麼樣?業績至少賺10倍! 拆解50隻10倍基,最高已賺39倍  2020年「瘋狂的基金」終於告一段落。110隻基金淨值翻倍,股基平均狂賺近60%,收益最高的冠軍基金年回報超過166%,每個數字單拎出來都相當炸。  乘著2020年業績的東風,「十倍基」(Ten bagger)的隊伍也進一步完成了擴容。
  • 優質賽道牛基篇(二):食品飲料行業最牛基金經理都有誰?
    最牛基金經理都有誰? 回到我們的文章主題,食品飲料行業最牛的基金經理都有誰呢?下面,我們來逐步篩選一下: 第一步,老司基把篩選範圍設定為申萬一級食品飲料行業,共得到66位基金經理,範圍有點大,繼續篩選; 第二步,挑選業績領先的,篩選條件設定為最近1年、最近2年、最近3年和任職以來排名前25%,範圍縮小很多; 第三步,把管理規模小於3億元
  • 優質賽道牛基篇(一):電子行業最牛基金經理都有誰?
    老司基準備從今天開始寫一個系列文章,幫大家尋找一下最近兩年在布局最優質賽道方面,管理能力最突出的基金經理以及他們的牛基產品。當然,我們的選擇範圍在主動管理領域,不包括被動投資的指數基金。 第一篇文章,老司基就先從眼下最為火熱的電子行業開始吧。 最優質的賽道有哪些?
  • 2019基金業績落定!牛基佔比不足1%,買牛基堪比中彩票,45%基金跑輸...
    雖然2019年的A股跑出許多大牛股,但是戰勝市場的基金經理卻不多,能抓住大牛股成為牛基少之又少,以收益率80%作為年度牛基的標準,這一佔比僅為0.9%,收益率超過80%的牛基在全部基金中佔比不足1%,買到牛基的難度堪比買彩票。
  • 公募基金半年考「交卷」,最牛醫藥基金爆賺83%「霸屏」
    而與「懷著憐憫的心」配置金融、地產大相逕庭的是醫藥類個股頗受機構和投資者青睞,最牛醫藥基金創金合信醫療保健股票A爆賺83%奪得上半年公募基金冠軍。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和海外資本市場的影響下,A股走出結構性行情:上證指數微跌2.15%,滬深300微漲1.64%,深證成指上漲14.97%,創業板指大漲35.60%。
  • A股四年大考:大盤慘跌44%這些基金猛賺50%!為何這麼牛?基金經理:這...
    摘要 【A股四年大考:大盤慘跌44%這些基金猛賺50%!為何這麼牛?基金經理:這兩點至關重要!】2015年6月15日是A股市場的牛熊分水嶺,公募基金更是在市場的大幅波動中經受考驗,數據顯示,股災至今有24%的基金取得正收益。
  • A股關鍵時期 今年最牛一批基金經理最新觀點來了!
    作為資本市場重要力量,在目前市場情況下,公募基金經理後續有何調倉策略?又將如何整體投資節奏?哪些領域更有機遇?市場風險在何方?對此,中國基金報記者專訪了五位年內業績超80%的優秀基金經理,分別為廣發新經濟基金經理邱璟旻、中歐品質消費基金經理郭銳、招商行業精選基金經理賈成東、長城環保主題及長城久鼎基金經理廖瀚博、信達澳銀基金權益投資總部副總監兼信達澳銀健康中國基金經理曾國富,這些基金經理談及後市,這些基金經理紛紛看好結構性行情,認為後市將高位震蕩,流動性邊際收縮
  • 首批基金四季報亮相,最牛基金經理新寵曝光,大買三隻科技股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劉芫信最牛基金經理最新調倉了!昨晚,廣發、國泰等多家基金公司公布了旗下基金2019年四季報。這些已經公布的四季報顯示,2019年最牛的基金經理劉格菘操盤的基金一方面進行了加倉,另一方面則在調倉換股。整體看,偏股型基金繼續保護著高倉位運作,部分基金經理則選擇加倉房地產等低估值板塊。
  • 買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三年、四年和五年最牛基金經理名單
    因此,從基金實際選擇的角度,今天基金君特地推出了基金經理榜單,選取那些持續管理基金滿三年及五年的基金經理作為考察對象,看哪些基金經理能夠在中長期脫穎而出。 一、業績領先的權益類基金經理(過去三年、四年和五年) 1、三年期業績領先的權益基金經理(2016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 統計顯示,以持續管理單只基金滿三年的基金經理作為考察對象,有32位權益基金經理過去三年管理主動權益基金的業績超過50%,多數回撤控制較好
  • 又見爆款基金頻出!刨根爆款爆起源頭:到底是業績牛還是股市牛?這...
    新基金還沒進入市場,業績一分錢還沒賺,在基金髮行首日,散戶就已經預期自己會賺爆,饑渴式的搶購基金,令基金一日售罄成為常態現象。許多人會問,爆款基金到底是怎麼爆起來的?A公司的爆款基金死去活來華南地區有兩家有名的基金公司,也各有兩隻爆款基金,各有兩位響噹噹的明星基金經理,投資能力很強,市場認可度都很高。
  • 中國近20年最牛基金經理:常青樹朱少醒
    "資本市場中有這麼一群特殊的人,他們掌控著以「億」為單位的資金遊刃有餘,挑戰史上最難的「遊戲」卻百戰百勝。有的已是百戰名將成一方英豪,有的卻厭倦江湖解甲歸田。今天就為大家一一盤點中國近20年最偉大的基金經理們。"
  • 「雙十」基金經理鄒唯領航新基 匯安泓陽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值得關注
    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而基金賺錢效應顯著。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年內收益率達33.20%、36.40%,均大幅跑贏大盤指數。但同時,目前全市場基金產品已超7000隻,投資者該如何挑選?業內人士表示,選基金產品也是選基金經理,尤其是挑選主動權益類基金時,經過牛熊市場考驗、投資實力出色的基金經理無疑是「加分項」。
  • 基金年終排名迎來決戰時刻,前11月最牛基金出爐!
    一、公募產品能投股票了;二、不強制首次面籤了,還允許發行分級理財;三、取消部分非標限制;四、放開與符合條件的私募合作;五、如何看待按管理費收入10%計提風險準備金?;六、股權為引外資開口,適度放寬自有資金;七、10億註冊資本成為門檻?;八、信託迎來最強衝擊?;九、從直銷到代銷,子公司也要辦APP了?;十、公募最強勁對手?
  • 國泰滬深300指數:新聘任基金經理謝東旭
    、國泰中證計算機主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聯接基金的基金經理於2021年1月8日離任。新聘任基金經理謝東旭,任職日期為2021年1月8日。 謝東旭的過往經歷為:「碩士研究生。曾任職於中信證券、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創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8年7月加入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基金經理助理。
  • 中國基金經理50強
    對於主動型基金來說,優秀的基金經理直接決定了你未來3-10年的投資收益。我評價優秀基金經理的標準一向很簡單:業績牛,並且持續都很牛。基金經理,業績代表一切。它能幫助你節省大量搜資料、翻論壇的時間,建議大家點讚、收藏,反覆學習,後續基金出現了新的動態我也會在這篇文章內及時進行更新...文章將分為兩部分進行展開第一部分主要根據不同的投資風格,分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基金經理。
  • 公募基金「自購」大比拼,這類基金最受青睞,員工買的才是最...
    富國天惠:十年十倍基 富國天惠精選成長A成立於2005年,是一隻偏股混合型基金,截至5月18日,其A類份額最新規模99.74億元,C類份額最新規模8.96億元。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富國天惠精選成長共計被富國基金員工持有5397萬元,佔到了基金規模的0.5%。
  • 買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最牛基金經理在此:第七屆中國基金業...
    經理個人的評選活動——中國基金業英華獎最佳基金經理評選,到今年已成功舉辦七屆。,也大大提升公眾對優秀基金經理的認知度,推動大資管行業健康發展。的最重要參考。擁有卓越投資能力的基金經理的價值得到了空前提升。  七年多來,英華獎榜單中產生了一大批長期業績優異的基金經理,他們戰勝了市場的長期波動,實現了遠超市場的收益,成為資管行業閃耀的明星。  唯一的大資管行業投資人才專門評選、極高的獲獎難度、完全量化的指標體系、中長期的全面考察,不斷完善的評價體系,造就了中國基金業英華獎極高的含金量,這也是優秀投資人才如此看重英華獎的原因。
  • 公募基金20年:26位冠軍基金經理風雲
    全年收益率翻倍的基金超百隻,如此多基金在短短一年時間實現翻倍收益,這在公募基金史上還是首次。嘗到賺錢甜頭的投資者瘋狂追捧偏股基金,當年12月12日,嘉實策略增長募資419.17億元成立,成為成立規模最大的偏股基金,至今這一紀錄都沒被打破。   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精選奪得了半程冠軍,而在四季度的金融股行情中,幾乎沒有配置金融股的華夏大盤精選淨值漲幅落後。
  • 傑出的中歐基金經理——曹名長
    ,百瑞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信託經理,新華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助理、基金經理。(圖片來自於中歐基金官網)中歐基金經理曹名長在中歐基金管理時間最長的兩隻產品——中歐價值發現混合A、中歐潛力價值混合A為例,wind數據顯示,自2015年11月20日擔任基金經理以來,截至2018年6月6日,
  • 基民的靈魂拷問:什麼樣的基金經理值得託付?
    也就是說,但凡在2019年年初或2018年以來持有基金或定投的基民們,大概率是不會虧的,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這是想虧都難的一年,然而就在這樣的年份,偏偏有部分基金另闢蹊徑,虧得一塌糊塗。在基金行業,有一句經典之言,「買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基金的投資效益與基金經理的個人因素存在密切的關係,尤其是主動管理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