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半導體晶片戰爭的戰火一觸即發,美國商務部直接對華為「卡脖子」,由於臺積電生產中使用了美國技術,因此為華為代工的晶片製造產業鏈,或將遭遇全面封殺。
不過,臺積電的銷售額並沒有因為失去華為這個大客戶而減少,據臺積電官網消息,臺積電今日(10日)公布2020年10月營收報告。2020年10月合併營收約為新臺幣1,193億300萬元,較上月減少了6.5%,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2.5%。累計2020年1至10月營收約為新臺幣1兆970億2,4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7.7%。
在如今的半導體市場上,智慧型手機方向的、較小尺寸的半導體的設計、研發需求正在高漲。臺積電的客戶同樣如此。其實,並沒有太多企業擁有尖端核心技術,中國臺灣地區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副所長洪春暉表示:「如果客戶需要尖端技術的話,首先考慮的應該是臺積電」。
此外,洪春暉還表示,在5G和AI的研發大潮之下,以臺積電的規模,即使失去華為,也依舊可以擴大在半導體市場上的佔比份額。
龍頭地位
如日方中的臺積電,1987年成立於臺灣新竹,是全球第一家專注於半導體代工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首創晶圓代工模式令其迅速躋身為世界一流半導體製造公司。
如今,幾乎全球的半導體企業都離不開臺積電,包括蘋果、高通、博通、聯發科、華為海思等都是臺積電的大客戶。有數據顯示,臺積電目前在晶片代工市場的份額高達51.6%,而緊隨其後的三星,市場份額僅為14%。市值接近2000億美元的臺積電,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半導體代工企業。
持續創新
雖然臺積電成為行業老大多年,但也不曾一刻懈怠,動輒幾百上千億的投資建廠,在新技術研發上也毫不手軟。
日前臺積電宣布,2020年的研發支出將在150-160億美元之間,這將成為臺積電資本支出最大的一年。根據臺積電方面的透露,目前臺積電5nm製程已經準備完成,隨時可以進入到量產當中。
在5nm客戶上,臺積電目前幾乎囊括了所有對於5nm有需求的客戶,包括蘋果、高通、海思、超微半導體、聯發科等公司。3nm技術繼續使用FinFET電晶體結構,將於2022年量產。
善於經營
臺積電的經營理念有三大支撐體系,包括技術、生產和客戶。
全球經濟中由技術驅動著數位化轉型和AI時代,一家企業的戰略和管理可能會決定它是否能站在最前方。
臺積電認為代工是服務導向的行業,因此,臺積電把自己塑造成服務型公司。客戶服務及合作是臺積電的頭等大事。
為了能和客戶建立堅固的合作關係,從而使得自己與競爭對手產生區分、進而享受高價格,臺積電專注於客戶服務的以下幾個方面:在滿足客戶交貨期限的同時提供高質量的產品;讓客戶分享最先進的技術;擁有市場情報,以免被客戶弄個措手不及;給予客戶最大的產能靈活性。
臺積電有效地樹立與客戶做生意的信心,在憑藉世界領先的製造工藝,成就當今的半導體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