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所長譚琳做報告 莊白羽攝影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聽取報告會 莊白羽攝影
中國氣象報記者苗豔麗 莊白羽報導 3月7日,第102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前夕,在中國氣象局慶祝國際勞動婦女節專題報告會上,近兩百名氣象部門女性幹部職工共同學習、探討了新時期的職業女性發展問題。這一旨在開拓女性氣象幹部職工視野,提高女性氣象幹部職工的素質和能力的紀念方式,為女性幹部職工打開了一扇心門,帶來了極大的精神支持和動力。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聽取了報告會,並向全國氣象部門女性同胞致以節日的祝賀和問候,希望她們進一步加強學習,承擔好家庭和社會的角色,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績。
「新時期的職業女性,不僅要秉承幹一行愛一行的傳統職業操守,還要有規劃、有目標、有步驟地追求、實現職業理想或目標。」在報告會上,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所長譚琳對女性的職業發展現狀、發展理念和策略的分析為與會者實現自身的再認識提供了一次契機,她建議「一定要樹立職業發展榜樣,完善職業生涯各階段任務,平衡職業發展與家庭生活,增強壓力管理能力。」 特別是關於男女社會性別差異、如何扮演女性、家庭和職業生命周期角色的觀點引發了與會者的強烈精神共鳴。
據悉,目前全國氣象部門女性幹部職工人數佔總人數的40%左右。其中,正研級高級工程師中有三分之一為女性,全國首席預報員中近半數為女性。氣象部門的女性幹部職工作為一個知識型、事業型群體,在氣象事業改革發展中發揮著「半邊天」和「頂梁柱」的作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突出貢獻。
(責任編輯:孫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局舉行慶祝「三八」婦女節表彰暨時裝表演大賽
中國氣象報記者潘繼鵬攝影報導 3月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局舉行「時代巾幗建新功,創先爭優展風採」為主題的慶「三八」婦女節表彰暨時裝表演大賽。有12個單位的50多名女氣象職工在「T」型臺上一展風採,最終新疆氣象服務中心代表隊一舉奪冠。
(責任編輯:蘇玉君)
河北省衡水市氣象局慶祝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李春蘭 楊繼攝影報導 3月2日,河北省衡水市氣象局鼓樂齊鳴,來自市直各單位的婦委會主任代表,全市女企業家代表和市婦聯、市氣象局的女職工共計120餘人齊聚一堂,慶祝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提高廣大婦女對氣候環境變化的了解、關注及應對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的能力,增強節能環保、節能減排意識,以便更好地保護利用人類的生存環境,同時加強市直婦女、女企業家等各界婦女的溝通交流與聯誼,衡水市婦聯和市氣象局聯合舉辦了以「婦女發展 防災減災」為主題的聯誼活動,活動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主題論壇,第二部分為文藝聯歡。
主題論壇採取現場會議形式,衡水局組織與會代表到觀測場、氣象臺、人影辦、影視中心等進行參觀,並就「應對氣候變化」、「科學節能減排」等問題與各代表交換意見。
文藝聯歡活動中,技藝精湛的肚皮舞,唱腔圓潤的京劇,自導自演的模特秀,意境幽遠的詩朗誦……婦女同志們各展所長,歌出了歡樂,舞出了激情,走出了豪邁,誦出了美好。全體與會女同胞在交流中收穫了知識,在聯誼中增進了友誼,度過了一個意義深遠的「三八」婦女勞動節。
(責任編輯:孫禕)
黑龍江:重視婦女工作 充分發揮「半邊天」作用
中國氣象報記者任桂林報導 2月20日,黑龍江省氣象局向全省氣象部門下發通知,對在氣象服務、科研、管理等工作中表現優秀的青年予以表彰,並授予他們「全省氣象部門青年新秀」榮譽稱號,在受表彰的44名青年新秀中女性職工比例達到了50%以上。近幾年,女性職工在全省氣象現代化建設、科技服務等工作中已經開始扮演起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黑龍江省氣象局高度重視婦女工作,始終把「關心婦女、服務婦女」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婦女組織建設納入創先爭優活動工作大局,按統一部署規劃,統一配置力量,統一檢查指導,統一考核獎懲的標準做到黨建、婦建「四個統一、四個銜接」,不斷完善婦女幹部培訓、人才培養和推優、檢查考核等制度,建立健全女性人才庫,實行動態管理,積極推動女幹部參與全省氣象事業發展的決策。
最近幾年,省局黨組要求女職工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婦女同志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並在工作中為女性職工提供了更多造就自己的機會。通過培養、選拔,一大批工作能力突出、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的婦女充實到管理崗位,鼓勵她們大膽、創新工作,為婦女幹部的成長創造了寬鬆、良好的環境。目前,無論是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的女性比例,還是領導幹部中女性人員的比例都呈現逐年遞增趨勢。「女幹部要有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明確的生活目標,在工作中善於抓住機遇,不要害怕失敗。」剛剛被評為全縣「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的黑龍江省集賢縣氣象局局長周穎爽快的說。
除了健全機制外,黑龍江省氣象局還關心女職工生活,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切實解決女職工在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召開全省女職工代表座談會,組織晚會、外出採風、體育比賽等活動,不僅加強了精神文明建設,活躍了集體氣氛,增強了團隊協助,還極大地激發了工作熱情,寓教於樂。另外還組織做好了女職工體檢工作,落實女職工特殊勞動保護政策,使女職工切實感受到組織的關愛。
黑龍江省氣象局黨組強調,2012年要繼續加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女幹部的綜合素質,全力維護婦女兒童的權利,鼓勵女幹部在新的一年裡強化素質、提升能力、愛崗敬業,充分發揮「半邊天」作用,使其在各自的崗位上作出新的貢獻。
如今,在黑龍江氣象舞臺上,女英雄們在各項工作中發揚「巾幗不讓鬚眉」的優良作風,充分發揮「半邊天」的作用,展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新時代女性的颯爽英姿。
寧夏氣象服務中心榮獲自治區「三八紅旗集體」稱號
中國氣象報記者柳薦秋 通訊員梁培報導 近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婦聯組織召開的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102周年大會上,寧夏氣象服務中心被評為自治區「三八」紅旗集體。
寧夏氣象服務中心共有女性職工32人,佔職工總數的60%以上。她們用自己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寧夏的氣象事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2011年寧夏氣象服務中心就被自治區政府授予十三屆運動會「優秀參與獎」、 「2011寧洽會暨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經貿論壇服務保障工作先進單位」,自治區林業公安局、寧夏考試院、自治區農牧廳園博會組委會多次送上感謝信和錦旗,中心有3位女同志被評為「第三屆中國(寧夏)國際文化藝術旅遊博覽會·感恩母親河活動」氣象服務先進個人。
(責任編輯:王永慶)
秦皇島局舉辦慶「三八」女性知識講座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雪洋報導 為喜迎2012年「三八」國際婦女節的到來,打造一個「和諧、健康、美麗、快樂」的女人節,3月6日,河北省秦皇島市氣象局舉辦了女性知識講座。
秦皇島市局在職、退休女同志歡聚一堂,仔細聆聽了資深專家閆會華老師題為「家庭教育暨身心減壓」的精彩講座。閆老師以輕鬆互動的形式與大家交流,用生動的語言和典型的事例,深入淺出地講授家庭教育的方法技巧,倡導用尊重賞識的眼光教育孩子,妥善處理工作、婚姻等各方面的問題和矛盾,微笑面對每一天,輕鬆自我減壓,給女同胞們送來了溫暖的「心靈雞湯」。氣象節目主持人武妮南傳授了美容知識,並現場示範化妝知識與技巧,激發了女同志「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精神,引導女同志敬業愛崗、自強不息,以飽滿的熱情,高昂的鬥志,嶄新的風貌,積極投身到工作中。
(責任編輯:王永慶)
焦作市氣象職工喜獲「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宋自福 張珍報導 在婦女節即將到來之際,河南省焦作市各界婦女代表歡聚一堂,隆重舉行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102周年暨巾幗建功經濟轉型示範市建設動員大會,河南省焦作市氣象局張珍同志榮獲焦作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近年來,河南省焦作市氣象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爭先創優,爭做先鋒」活動,積極創建「巾幗文明崗」,爭做建功標兵。一是通過加強女職工的培訓,鼓勵女職工參加各類學習和再教育,提高女職工的科技文化水平,更新知識結構,逐步形成多種職工教育形式,專業涵蓋大氣科學、應用氣象、計算機等多領域;二是大力開展了崗位練兵和業務比武活動,制訂了《焦作市氣象部門崗位練兵及業務比武實施辦法》,與市勞動競賽委員會聯合,開展預報、防雷等崗位技能競賽活動。業務崗位實行每月一考制度。通過開展各類練兵比武,人員技術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先後有三名女職工參加了第一、第二、第三屆全國氣象行業天氣預報職業技能競賽,一名同志獲得個人全能三等獎;三是進行公開承諾,評選優質服務標兵活動,把提高氣象預報準確率、氣象服務及時率、氣象保障成功率放在首位,充分發揮業務骨幹在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保障重大活動的重要作用,為加快焦作經濟轉型升級、建設更具活力新型城市提供更加優質的氣象服務。
合肥市氣象局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活動拉開序幕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方茸 張新亮報導 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即將到來之際,安徽省合肥市氣象局婦委會積極籌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2月28日,一場「健康與快樂」的專題講座拉開了「迎三八 慶三八」系列活動的序幕。
隨著工作、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越來越關注身心健康和精神愉悅。為了緩解工作壓力,提高個人情商,使大家能夠在壓力和逆境中調整心態,積極面對生活,合肥市局婦委會邀請了健康專家,為全局職工講述了一堂活潑有趣,寓教於樂的「健康與快樂」的主題講座,教大家認識健康,尋找快樂。講座從健康與快樂的內涵與關係入手,用大量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鮮活事例,闡述了身心健康和心情快樂的重要性,詳細介紹了保持健康和尋找快樂的方法。講座期間,笑聲不斷,職工們也與專家進行了現場互動,圍繞「健康」和「快樂」提出了自己的認識和看法。通過專家講座,職工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將更加從容,更加積極的投入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去,也希望以後舉辦更多類似的活動。
「三八節」期間,合肥市氣象局還將組織女職工參加市直機關保齡球比賽、考察縣局氣象科普基地等系列活動。
為得百姓安 只把迅息報——記河北省「三八」紅旗手天氣預報主播楊瑩
中國氣象報記者毛翠輝 通訊員胡曉蓉
小銀屏,大舞臺。作為河北省氣象服務中心影視製作科天氣預報節目主播,楊瑩每天在這個公眾熟悉的舞臺上「談天說地」,為百姓播報最新天氣變化迅息。她勤奮敬業、銳意進取,用心做好每一期節目。從參加工作至今,楊瑩先後榮獲中國氣象局重大氣象服務先進個人,全國氣象影視節目評比節目一等獎,主持藝術二等獎,全省氣象節目主持人評比第一名等多項殊榮。
2002年,楊瑩自原北京廣播學院畢業之後,便走上了主持氣象節目的崗位。她利用自己的一切時間學習和儲備氣象知識,處處留心學習氣象知識,認真留下每篇稿子,標註和整理每個氣象知識點;閱讀和收集報紙、雜誌上的氣象知識,將氣象知識巧妙地應用於節目主持之中。
工作中的楊瑩善於利用貼心、通俗,便於老百姓理解的語言去傳遞天氣預報信息,讓河北天氣播報告別了藉助氣象專業術語來解讀天氣的時代,更有人情味。通過對天氣預報語言的研究和歸納總結,楊瑩撰寫了《論天氣預報的語言》論文,在2005年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班獲得唯一的優秀。
2009年11月10日至12日,石家莊迎來歷史罕見的暴雪天氣,所有的交通工具幾乎處於癱瘓狀態,出行完全依靠於兩條腿。恰逢休班的楊瑩接到單位電話之後,步行一個小時將1歲的女兒送到奶奶家,又踩著膝深的雪直奔單位。一到單位,楊瑩查就拿起話筒就「淹沒」在雪地裡,為大家播報最新的氣象信息,為觀眾提供最貼心的氣象服務,為市民送出最具意義的建議。
為了讓氣象服務更具針對性,楊瑩開始考慮從各方面提供雪後服務信息。她詢問身邊的所有人,了解他們在雪後遇到了哪些問題,掌握他們想獲得哪些信息;諮詢專家、搜集整理相關建議,及時地在節目中傳遞給大家;雪後乘公交車、走訪醫院,真切感受體會降雪給大家帶來的不便,進而在節目中做出最貼切的提示與指導。為此,楊瑩被評為中國氣象局年度重大氣象服務先進個人。
工作10年來,楊瑩始終堅持提前把稿件深刻領悟記憶,把短短幾十秒的天氣預報節目錄得更完美。2005年,楊瑩開始獨立負責一檔生活類氣象節目的策劃、撰稿和主持,她總是在前一天下節目之後,利用晚上的時間準備第二天的節目素材、策劃方案,保證每天按時播出,從不懈怠,從未抱怨。
2006年,在河北省氣象科技服務創新產品演示會上,楊瑩負責的生活氣象節目《天氣時間》獲得河北省氣象局服務創新產品二等獎。成功的背後是不懈的付出,楊瑩時刻都會用心感受天氣,即使在上班的路上也會留意著人們對天氣的反應,她將這些感觸與收穫,都適當地應用到生活類氣象節目中。
2009年,楊瑩第一次參加全國氣象影視節目評比大賽,全力負責一檔節目的策劃、撰稿、拍攝、主持的系統工作。在此過程中,她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在保證日常工作的同時,楊瑩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參賽節目的準備工作,期間共策劃了3個不同主題、錄製了4版成熟樣片。連續工作50多天的楊瑩,沒有休息過一天,為了彌補自己對家人和孩子的虧欠,她還堅持晚上一個人帶孩子。在臨近節目評比的最後關頭,楊瑩放棄了陪孩子過第一個生日的機會,堅持留在了工作崗位上。
付出終有回報。在2009年全國氣象影視節目評比中,楊瑩負責的生活類氣象節目獲得全國一等獎、主持人二等獎。在2011年全國氣象影視服務業務競賽中她及她所在的團隊又獲得省級預報類節目綜合二等獎和團體一等獎。日前,楊瑩被授予河北省「三八」紅旗手稱號,受到表彰。
三八紅旗展風採 巾幗柔情競上遊——記吉林省白城市氣象臺團隊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瑋鷗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白城市氣象臺共9個人,其中8位是女同志。8個女人的工作環境是不是更加熱鬧呢?走進白城市氣象臺,卻只見一番安靜而忙碌的場景。
王鐵巖,這個聽上去像個硬漢的名字,竟然屬於一位知性溫柔的女性,她就是白城市氣象臺臺長。談到她所領導的團隊,王鐵巖十分自豪,她說:「女同志心細,在提高預報質量方面有不可忽視的優勢。」的確,白城氣象臺連續幾年在全省預報技能競賽中均獲團體第一名,2011年氣象臺獲得「市直機關巾幗文明崗」「白城市三八紅旗集體」稱號,這些是與女同志們的努力奮鬥密不可分的。
王鐵巖介紹說,白城地區處於小興安嶺腳下,夏季刮東風時處於其迎風坡,很容易形成強對流天氣,而強降水和冰雹會給當地的農作物生產帶來重大的影響。「這時咱們值班的責任就尤為重要。」王鐵巖說,但雷雨天氣也給值班的女同志帶來不小的考驗。雷達塔在十五樓,女同志們要一階一階地走上去查看雷達設備,平時還可以給自己哼著歌壯膽,可遇到雷雨天氣,一個人走在空蕩蕩的樓梯上,外面風雨交加、電閃雷鳴,樓道裡映著窗口的婆娑樹影,只有自己一個人的腳步聲在迴蕩,女同志們沒有一個不害怕的。
王鐵巖笑著說:「那也不能不上去呀,雷達值幾十萬呢,一點小問題就能帶來很大的損失。尤其是有天氣過程的時候,如果雷達有故障,記錄數據不連貫了,對以後的預報會有很大的影響啊。」
她說,臺裡的同志各有優點,年輕人都很堅強、樂觀。去年的一場大暴雨來得突然,趕上二十多歲的女預報員於秀娟值班。發布預報預警信息、打電話通知重點服務單位……於秀娟忙得團團轉,而傾盆大雨突然從窗口傾灑進來,地板上瞬間「一片汪洋」。為了避免地板下面的電線線路受損,她一邊關窗戶、拖地板,一邊值班熱線接打不停,本來急得要哭了的她,在忙亂中安靜下來,給自己打氣說:「當幫你的人還沒有來時,就只好把自己變堅強了。」
從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畢業的曹洋,是一個活潑又謙虛的小姑娘,目前負責氣象臺的短時臨近預報。她回憶剛參加工作時的情形時,笑彎的眼中也帶著淚花。
2009年曹洋被分配到白城市氣象臺,孤身一人來到異鄉。從校園進入工作崗位,她發現書本知識不足以支持工作需要,短時天氣本來又具有地域特點,她預報的結果往往跟現實有點差距。夏天的短時過程形成得非常快,特別難預報。她說:「那時聽到農民打電話來抱怨,心裡真的很難過。」但要強的她在困難面前沒有退縮。
此後,經過單位「師傅」傳、幫、帶,她的預報質量越來越高,她謙虛地說:「老師們都把經驗傳授給了我,我又翻閱這幾十年的資料記錄,掌握了一點咱們地區的特點了,現在報得準多了。」其實何止是「準多了」,在2010年曹洋獲得了「全省優秀預報員」的稱號,還有數篇論文獲獎。
在「巾幗文明崗」和「三八紅旗團體」當中,不得不提到的一員就是這個集體中唯一的男同志,朱殊榮。他經常開玩笑地說,這些榮譽都沒有我的份兒嘛。其實不然,自從2003年白城氣象臺雷達剛建立開始,學習雷達通信工程的朱殊榮就被分到此處。他說,「這裡離省城也比較遠,雷達如果沒有大故障的話,就我一個人來修,這麼多年一直如此。」當然,臺裡體力活兒也只有他來幹。如果他出差學習了,女同志們遇到重體力勞動都叫苦不迭,感嘆他的重要性。
工作中,王鐵巖也認識到女性比例過高給工作帶來的短處,比如科研能力弱、網際網路維護和更新困難等問題。她積極帶大家完善資料庫、研究開發本地化預報方法,並開發一些小軟體,以增加科研能力。
但是面對女性社會角色的要求,她們又能如何應對的呢?王鐵巖說,沒辦法,如果兩頭兼顧可能都顧不好,只好厚此薄彼,對不起孩子和家人了。「平時沒時間照顧孩子,關心孩子學習。我就希望我的兒子能健康,學習再好一點,這樣我心裡就能好過一點兒了。」王鐵巖最後道出了一位媽媽的心聲。
(責任編輯:孫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