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專題 報導 2】什麼是毫米波(mmWave)與太赫茲(THz)?

2021-01-08 騰訊網

作者:DIGITIMES毛履兆

在前一篇<認識5G意義(1):全面物聯網(IoT)時代來臨,3秒鐘下載一部電影不是重點!>裡,我們談到5G的三大特性:增強移動寬帶上網(eMBB)、高可靠低延遲通訊(URLLC)、大量裝置連網通訊(mMTC),那麼科學家是使用那些技術來達到這三個特性呢?

什麼是電磁波?

大家都知道手機是經由電磁波通訊,甚至有人聽到電磁波就會害怕,那麼到底什麼是電磁波?電磁波是由電場(Electric field)與磁場(Magnetic field)交互作用產生的能量(Energy),沿著某一個方向以波(Wave)的形式前進,如圖所示,因此電磁波有下列兩個參數:

★波長(Wavelength):電磁波的波峰到波峰的距離。

★頻率(Frequency):電磁波1秒鐘振動的次數,單位為赫茲(Hz)。

由圖可以看出,電磁波的波長愈長,1秒鐘內振動的次數愈少,頻率愈低;電磁波的波長愈短,1秒鐘內振動的次數愈多,頻率愈高,因此波長與頻率成反比。

電磁波如何分類與應用?

通訊電磁波頻譜如圖二所示,愈左邊波長愈長(頻率愈低),愈右邊波長愈短(頻率愈高),頻率由左向右依序為千赫茲(KHz)、兆赫(MHz)、十億赫茲(GHz)、兆赫茲(THz),電磁波可以用來無線通信或有線通訊,特性如下:

★ 頻率KHz的電磁波:應用在航空無線電、海底電纜、電話與電報等,如果應用在有線通訊通常使用雙絞銅線(Twisted pair)為介質,就是我們使用的RJ45網絡線。

★頻率MHz的電磁波:應用在無線電視、移動通訊(手機)、調幅廣播(AM)、業餘無線電、調頻廣播(FM)等;如果應用在有線通訊,通常使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為介質,即有線電視傳輸線。

★ 頻率GHz的電磁波:其中頻率介於30~300GHz的電磁波波長大約1~10毫米(mm),因此又稱為毫米波(mmWave),應用在衛星通訊、衛星定位、雷達與微波等,如果應用在有線通訊通常使用波導(Waveguide)為介質,波導是空心金屬管,可以讓電磁波沿著金屬表面傳播。

★ 頻率THz的電磁波:其中頻率介於300GHz~10THz的電磁波又稱為兆赫茲或太赫茲(THz),屬於遠紅外線(FIR:Far Infrared)的一種,也就是未來6G要使用的電磁波。

★ 紅外光(IR:Infrared):頻率介於10~400THz的電磁波,應用在電視或冷氣的遙控器,如果應用在有線通訊必須使用光纖(Fiber)為介質。

通訊組件只認頻率不認人 頻率不能重複使用

不同的通訊組件必須使用不同的頻率範圍來通訊,不然會互相干擾,因為通訊組件只認頻率不認人,而頻率不能重複使用代表有人在管理這些頻率。

無線通信的頻譜分配非常嚴格,執照費用也很高,因為無線通信的傳輸介質是我們眼睛可以看到的空間,而我們大家是共享同一個空間,所有的訊號都往同一個空間裡丟,如果頻率相同會互相干擾。

例如:收音機用了,無線電視就不能用;無線電視用了,手機就不能用。

因此各家電信業者都必須取得使用執照才能經營無線通信業務。

5G第一輪建設基本落地 下階段關注毫米波發展

5G的官方名稱定為新無線電(NR:New Radio),電信系統包括無線接取網絡(RAN:Radio Access Network)與核心網絡(CN:Core Network),進度分為兩個階段:

5G新無線電第一階段(5G NR Phase I):使用電磁波頻率3~6GHz的sub-6GHz,與現有4G LTE特性相似,技術障礙較低,但是上網速度增加不多,這是為什麼常看到新聞裡提到和4G速度差不多的原因之一。

5G新無線電第二階段(5G NR Phase II):使用電磁波頻率20~60GHz的毫米波(mmWave),繞射特性差,基站數目大量增加,技術障礙較高,可以大幅增加上網速度,我們常在新聞裡看到5G的數據傳輸率要達到10Gbps以上,要到第二階段才能達成。

目前我國第一輪5G建設基本落地,基於低頻方案的5G網絡已覆蓋全國城市區域。下階段5G建設,重點關注具有更高性能的毫米波發展機會。

事實上,中國5G毫米波部署其實起步較早,2017年7月,工信部就批覆了新增毫米波試驗頻段,官方公開信息可以發現,我國5G毫米波頻譜規劃與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基本保持一致。此外,工信部也於今年3月發布《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文中提到「適時發布部分5G毫米波頻段頻率使用規劃,組織開展毫米波設備和性能測試,為5G毫米波技術商用做好準備。」

據悉,包括中國電信在內的多家主流機構都積極參與了工信部組織的毫米波實驗。而且中國聯通已經與2022年北京冬奧會達成合作,將在北京冬奧會期間進行5G毫米波的推廣運用。

那麼5G使用毫米波,6G使用太赫茲各有那些特性呢?且聽下回分解。

相關焦點

  • 聽說「太赫茲」是改變未來十大科技之一?
    在「毫米波與太赫茲測量系統」項目第一完成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測試儀器首席科學家年夫順的帶領下,該課題取得了「2018年度國家進步獎二等獎」的不菲成績。那麼,究竟什麼是太赫茲波呢?太赫茲波又稱遠紅外波,曾被評為「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它是電磁波段中最後一段未被人類充分認識和應用波段。
  • 中國的5G頻段為何選擇Sub-6G,而非傳輸更快的毫米波(mmWave)?
    毫米波和Sub-6GHz是目前全球採用的兩種不同5G頻段,美國和俄羅斯使用了毫米波技術,我國三大運營商、歐洲國家及地區則普遍採用Sub-6GHz頻段。一、什麼是毫米波和Sub-6G?毫米波是指波長在1-10mm之間的電磁波,毫米波頻率高(30-300GHz)在傳輸信號時速度快,存儲容量也更大;而Sub-6GHz是指頻率低於6GHz的電磁波,相比毫米波頻段低了很多,在傳播速度和帶寬容量上比毫米波遜色不少。
  • 太赫茲安檢儀:借你「一雙慧眼」讓違禁品無所遁形
    今年2月份,無接觸測溫安檢一體機在合肥地鐵一亮相就引發關注。這種無接觸測溫安檢一體機看起來貌不驚人,但它同時具備太赫茲安檢、紅外測溫功能,僅需被檢人員正常步行通過安檢區域,即可完成安檢及測溫,所有違禁品在它面前無所遁形,實現全過程「無接觸」。據悉,這種神奇的儀器,就來自於合肥高新區一家企業。太赫茲,這個有點拗口的名詞是什麼?它有哪些神奇之處?
  • 中科院姚建銓:未來十年 太赫茲技術將從實驗室走向產品化
    談到紅外光、雷射和微波等等,相信大多數人都有所了解,不過,知道太赫茲的人就寥寥無幾了。  2004年,太赫茲(THz,10¹² Hz)技術首次被美國提出,並且被列為「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一時間,全球學術界的專家將目光投向了這一名不見經傳的技術。
  • 探訪電子科技大學太赫茲科學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6G有望從這裡開啟
    記者剛來到一樓的「太赫茲輻射源研究部」門口,就聽到嗡嗡的機器轟鳴聲,輻射源正產生源源不斷的太赫茲波。  「太赫茲波是指頻率在0.1太赫茲至10太赫茲波段內的電磁波,波長介於紅外線與微波之間,由動植物自身產生並向外輻射。」實驗室主任鄢揚教授介紹。  實驗室始建於2010年,但這裡的太赫茲科技研究已經有20多年了。
  • 明年的iPad Pro將支持mmWave毫米波技術
    打開APP 明年的iPad Pro將支持mmWave毫米波技術 雪花 發表於 2020-11-27 09:25:38 據外媒最新消息稱,明年年初蘋果要推出全新的iPad Pro,其將支持mmWave毫米波技術。
  • 2分鐘讓你明白:6G是什麼?6G有什麼用處?
    在5G的作用下,可以做到高速度,低功耗,低時延,那麼,6G是什麼概念呢?6G在2018年首次提出,6G是第六代通信技術,6G下載速度可以達到每秒1TB,比5G傳輸速度提升了100倍,這還不算什麼,6G還可以將網絡延遲從毫秒降到微秒級別。6G兩個重要的特點,一是廉價,二是快速。
  • 三款快速檢測「神器」問世,上海孕育太赫茲技術產業
    原標題:三款快速檢測「神器」問世,上海孕育太赫茲技術產業  如今,太赫茲安檢設備已進入我們的生活,上海一些地鐵站、美國許多機場都在使用這類設備。除了安檢,太赫茲在生物醫學、通信、國防等諸多領域也大有用武之地。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名單,上海理工大學牽頭的「上海太赫茲波譜與影像技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榜上有名。
  • 5G毫米波輻射對人體危害大?不必擔心!
    5G毫米波對人體危害真的很大嗎?"5G基站密度極其高,因為是毫米波,這麼微波的、高頻率的、幾千兆的赫茲,在這種情況下,根據我的物理知識,這個頻率其實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因為3G、4G它可能是低頻、波長長一點(因此對人體影響不大)。在5G波長這麼短的毫米波,這種高頻的情況下,可能會對水分子和氧的某些震蕩頻率產生共振。
  • Engalco:mmWave晶片組將集成到5G Xhaul中
    Engalco研究調查了儘可能多的供應商- mmwave模塊以及晶片組。共確定了15個模塊OEM,範圍從BridgeWave到無線卓越。從模擬設備到Viper RF,共有32家晶片組發端商和製造商被確認。並提供了所有47家公司的簡介。分析還提供了經營頻帶,半導體材料的類型,地理區域和公司是否經營自己的晶圓廠,是無晶圓廠或兩者兼備。
  • 蘋果將於明年年初推出新的iPadPro,支持mmWave毫米波技術
    【每日科技網】  據外國媒體的消息,蘋果將於明年年初推出新的iPadPro,支持mmWave毫米波技術。  據報導,蘋果可能在明年年初的iPadPro機型中使用mini-LED屏幕,但這取決於實際的供應量和屏幕細節。
  • 5G擴展,為何不能忽視毫米波頻段部署?
    全球5G部署不僅包括Sub-6GHz頻段,還包括毫米波頻段。 2 預計到2022年,5G手機出貨量將達到7.5億部。2023年,全球5G連接數預計將超過10億,這比4G獲得同樣連接數的速度整整快了2年。
  • 紅外雷射有望填補太赫茲波空白
    過去的幾年裡,一些學術界和工業界的研究小組得到了品質優異的太赫茲波圖像,例如藏在棉布後的陶瓷刀片、硬幣的高解析度三維透視圖以及氣囊的防護罩(見圖2)。[1],[2],[3] 然而太赫茲波圖像通常是用「逐像素」掃描的方式生成的,因此總的採集時間至少要幾十分鐘。德國及其他國家正在集中精力開發多像素、實時太赫茲波像機。
  • 毫米波mmWave頻段之戰的PDF文件詳細介紹
    如圖 1 所示,4G 網絡頻譜效率的提高已經不足以提供 3GPP[2] 定義的三大高級 5G 用例所需數據速率的階梯函數了,這些用例旨在提供無處不在的即時移動寬帶數據。認識到這一點後,研究人員開始尋找更高的頻率作為可能的解決方案。早期信道聲探工作帶來的積極成果使全球無線標準化組織把重點轉移到下一代 5G 無線系統該怎樣整合,以及如何從新的頻率和更廣的帶寬中受益。
  • 5G頻段之爭:中國Sub-6GHz VS 美國毫米波
    可能就有小夥伴會問了,為啥只有美版的iPhone 12支持5G毫米波,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版本都不具備對毫米波的支持,只支持Sub-6GHz頻段。那麼毫米波和Sub-6GHz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為何我國選擇了以Sub-6GHz頻段作為我國的5G頻段呢?
  • 中興通訊王建利:5G毫米波——無線通信之新翼
    GSMA首席監管官John Giusti曾這樣預測5G毫米波業務發展前景。由此也可看出,毫米波對於5G是不可或缺的。業界積極規劃5G毫米波正因為毫米波在吞吐率和時延的優勢,業界對毫米波充滿期待,也對毫米波的應用場景不斷探索。「毫米波未來應用場景主要有:熱點覆蓋和回傳。
  • 澳大利亞開啟5G毫米波拍賣申請程序
    澳大利亞通信和媒體管理局(ACMA)表示,2021年1月21日之前,將一直接受毫米波頻譜的申請。它計劃在27個地區拍賣2.4GHz頻寬的頻譜。此次26GHz拍賣是該國首次提供高頻段5G頻譜,與澳洲電訊(Telstra)、Optus和TPG Telecom(之前的沃達豐澳大利亞)目前使用的3.6GHz頻段形成互補。
  • 人臉門禁雲列印5G毫米波挑起智慧建築大梁
    據了解,全球5G部署基於兩大類頻段,一個是6GHz以下頻段(Sub-6GHz),另一個是毫米波頻段(30GHz—300GHz)。相比Sub-6GHz頻段,毫米波最大的優勢是頻段資源非常豐富,帶寬能達到400兆甚至800兆,無線傳輸速度達到10Gbps。此外,毫米波可以集成更多的天線,形成更窄的波束,空間分布能力非常強。
  • 5G手機毫米波致盲?這篇網帖的立論就錯了
    近日,網上流傳著「5G手機毫米波致盲」的說法。網傳消息截圖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搜索發現,這個說法或來自一篇落款為某大學微波教研室退休教授姚德淼的帖子。作者在帖子中表示,現在的5G手機載頻是毫米波段,而這種毫米波段對我們人體尤其是眼睛傷害非常大。
  • 圖圖小課堂|太赫茲技術
    「大家好呀「全球技術地圖」前沿科技系列視頻 「圖圖小課堂」第三期—— 「太赫茲技術」今天和大家見面啦什麼是太赫茲?